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座落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及考古现场发掘动态的专题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A级景区,被誉为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馆之一。
“南海一号”小档案
●朝代:南宋
●沉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
●船身(不算桅杆)高约3.5米
●排水量估计可达400吨
●出水文物:18万余件
“南海一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其中“南海一号”沉船被列入水下考古重大项目。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南海一号”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近年来,广东海丝馆依托“南海一号”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馆内全程开放考古发掘过程,展出4000多件文物与展品,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逾1000万人次。“南海一号”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南海一号”是和平之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早在1993年,“南海一号”第一批出水的文物就赴日本的大阪、名古屋、长岛等地巡回展出,获得了日本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近年来,广东海丝馆积极推动以“南海一号”为载体的对外文化交流。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已相继赴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参与数场国际展览,向西方观众展示了南宋时代中国发展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大陆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和保护的成就。2022年春节,“南海一号”首次面向东南亚,突破时空的限制,在马来西亚推出数字化全景展览和宣传活动,为当地民众送去丰富海丝文化体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郭享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