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艺术精神的独立,这种专一的气质来源于他的绘画实践,来源于临场写生带给他的愉悦和自尊。

画有两种,一种是追求耐看,后味绵长,越品越有味道;另一种是喜欢强烈打眼,具有视觉震撼力。石煜的画大多属于前一种。同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戴士和谈论起石煜,说他简单淳厚,作品总有一种写意的意味,概括松动,不拘泥小节,落笔不多而意境深长,这该属于当代的油画文人画。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祭01》20x30cm 纸上油画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祭02》20x30cm 纸上油画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祭03》20x30cm 纸上油画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祭04》25x35cm 纸上油画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上的瓦拉纳西之沉睡》70x15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恒河上的瓦拉纳西之神祭》80x1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石煜从小在北京长大,从央美院附中考入央美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美院任教,受中央美院所代表的学院派的影响。父亲是清华美院工业系的教授,也是“无名画会”的成员,坚定地认为写生是最亲近自然的方式,这让从小生活在无名画会的氛围之中的石煜,亦对父辈的艺术主张耳濡目染。石煜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骑着自行车逛胡同、逛什刹海,车后带着个小油画箱子和几张手工做的油画纸,看到喜欢的景色就随时随地画起来。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阿西西教堂》纸上油画 50x60cm 2019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爱琴海的雅典娜》120x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孔亚》布面油画 250x130cm 2019年

他的油画风景远不同于一般的习作速写。那些取材于京城旧街巷的作品,不局限于房屋瓦砾的细节描述,而是紧紧抓住了一种味道,把京城生活的平和散淡贯穿到作品的每一笔之中,这让他的作品充满一种生机感,那些近乎于平铺的大色块,断续的色线,介于平面与立体的造型,化腐朽为神奇般的有了气韵。艺术能够感动人的,不恰是真切的投入和真诚的表达吗?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三轮车夫》80x60cm 纸上油画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北京·夜》160x150cm 201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涂鸦之八》40x30cm 2014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涂鸦之六》40x30cm 2014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涂鸦之十五》40x30cm 2014年

石煜的色彩语汇并不是印象派的东西,颜色不土;也不是假洋鬼子,很中国。既注重自我心理的真诚表达,又注重艺术语言的提炼,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用夸张的色彩、平实的场景,写意似的用笔,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城市中每个人内心的质朴情感。透过作品,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位对生活饱含激情,又不失沉着的青年艺术家的内心。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火舞-1》布面油画 2021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火舞-2》布面油画 2021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倾听》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21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擎》布面油画 2021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跳动》布面油画 2021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流动的古韵》140x20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流动的古韵之皮影》布面油画 80x200cm 2018年

他的绘画关注现实中的人、场所、时间、空间,从风景中看到自我与身处的社会。于是,儿时的胡同、街道、公交站、乡村、海滩、印度僧侣、一个接一个的都市夜景,一次又一次的出走他乡,被他用速写和再创作的形式记录下来,像是静帧式剪影,略去了对细节的刻画和对环境的铺陈。“大美自简”,在他看来,并不是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他的内心的艺术观照。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行者14》90x6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行者17》90x6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行者21》90x6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如今闲走到街上,在不阻交通,不碍观瞻的情况下,石煜也是想画就画,自自然然地,眼前的景物就化成了笔触和色彩。表面上是颜色与形状的组合,但实际上却是一本精心、认真但不蓄意为之的小说,你慢慢品读完了,才能了解到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维港风雨夜》布面油画 200x450cm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城》布面油画 280x80cm 2020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加利利湖边的伽百农遗址》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艺术工场·石煜:不那么“准确”的笔触和色彩关系反而更接近我的内心

《海峡-1》布面油画 2021年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