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凉山,一到重大的节庆活动,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彝族服饰。彝族人民会身着盛装庆祝节日。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彝族服饰在彝族文化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古朴的纹饰、华丽的色彩、精细的做工,无不体现出彝族人聪明的才智和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准。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去年的2月20日是彝族小伙木乃七斤和彝族姑娘沈悦的婚礼,他们到巴厘岛拍摄婚纱照,与其他新人不同,这组照片里,两人都身着传统彝族服饰,漫步在巴厘岛石庙前,十指相扣幸福凝望。“我们都是彝族,很喜欢我们的彝族服饰,所以拍结婚照时,就决定拍摄一组穿着我们传统民族服饰的照片。”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他们就把照片发在朋友圈里,被网络上的很多平台报道,瞬间火了一把。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今年的鸡年春晚凉山分会场,吉克隽逸及现场演员的彝族服饰,成为春晚的一大亮点,惊艳全国。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

凉山彝族男性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头顶留二、三寸头发一小块,称为“子尔”(汉称“天菩萨”),以长达数丈的青蓝布帕包头,在左前方扎成细长锥形“子帖”(汉称“英雄结”),向前伸出帕外,以示英武。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女性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下穿百褶裙子或长裤。妇女有的也包黑色头帕,中年妇女头覆绣花的瓦式方帕,压以发辫,方帕前端遮住前额,有如帽沿。还喜戴银耳环,在领口别上银排花。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彝族男女所穿的外氅),形如斗篷,下端缀以长穗,长可及膝,用羊毛线织成,多为黑色。冬天以领部有裥褶的羊毛披毡套在“擦尔瓦”内,夜间又作被盖。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具体分为依诺大裤脚服饰、什扎中裤脚服饰和阿都小裤脚服饰。

1

依诺服饰

依诺服饰精致、艳丽。主要分布于美姑、雷波、甘洛和昭觉的部分地区。

一般女性和新娘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依诺中年妇女头盖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甘洛男上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甘洛女上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美姑女上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甘洛女头盖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彝族女性三角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美姑男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2

什扎服饰

什扎服饰厚重、适用。主要分布于喜德、越西、西昌、冕宁、盐源和昭觉的部分地区。

什扎男女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3

阿都服饰

阿都服饰古朴、大方。主要分布于布拖、普格、宁南、会理、会东和昭觉的部分地区。

阿都男女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阿都男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阿都女套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阿都女童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妇女三角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其他服饰

童帽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背包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原生态的彝族服饰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彝族服饰也带动了彝族文化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彝族音乐,彝族口弦,彝族美食,与彝族服饰搭配,显得彝族文化更加灿烂。让更多人了解,发扬民族文化。

图片来源 | 网络

彝族人都在看

自豪!这位冬奥火炬手是咱彝族姑娘

微信团队

盛世怡人文娱乐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品

审核 | 沈金贵,赞助 | 石一黑马

法律顾问 | 成都昊通律所-毛军

本文由“中国彝族网”整理发布,

END

彝人视窗

传承 发扬 彝文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