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红楼梦》中怡红院里的小丫头坠儿,趁雪天联诗吃鹿肉人多事乱、偷了平儿的手镯。

事发之后,怡红院宋妈将赃物送往王熙凤之处,适逢王熙凤外出、被平儿拦下。

平儿素来知晓王熙凤的雷霆手段、深为忌惮,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时常当面劝说或者背后“悄悄放水”。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此前为查访偷王夫人屋子里玫瑰露的贼,王熙凤喝令将几十人放在烈日之下“人肉烧烤”,动辄“狠狠给一顿板子没有不招的”。

对下人喜欢立危、手段狠辣残酷。

此次坠儿手欠、偷窃竟然偷到了王熙凤的人身上,王熙凤会如何对付她、想想都很可怕。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纵使王熙凤有心、完全依照规矩办事,不从严处置,对坠儿而言下场也很可怕。

在贾府的语境之下,丫头婢女一旦成为背着污点的罪人,此后人生再无坦途,大概不存在“悔过改造”、此后再重头开始之路。

被王夫人当众打脸、辞退的金钏儿跳井,不是因为薛宝钗所言“她不过是个不值得的糊涂人”,而是因为她明白风霜刀剑严相逼之下,清白名声被毁、工作饭碗被砸,等同于走投无路。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坠儿和金钏儿的事件属性固然不同,一个是偷盗、一个是“(被)桃色”事件,但后路都一样渺茫、艰难。

所以平儿愿意给她另一条路,让麝月等袭人回来之后、找个别的理由悄悄打发她。

如此一来,纵使坠儿没有了怡红院的好差事,也不至于陷入绝境死境。

或许你会说:坠儿既然偷盗犯罪,被惩罚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为何需要格外对她“网开一面”呢?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坠儿当小偷固然该罚,但在贾府语境下、在不平等的因素影响下,并不存在真正的“合适恰当”的量刑。

罪和罚不相匹配,平儿无力改变这样的制度格局,只能悄悄尝试用另外的方式来解决。

当然,平儿这一举动,不仅仅是想拉扯坠儿一把,同时还顾及了宝玉的脸面,知道他最希望自己的丫头们能给自己长脸;

避免了袭人被问责“失职”的责任;

同时体恤了晴雯,知道她暴脾气忍不了。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宝玉偷听完这一段之后,对坠儿很是可惜、对平儿唏嘘又感激,转述给晴雯听之后,晴雯顿时大怒,高呼要叫坠儿。

彼时宝玉尚且在场,硬生生拦下晴雯。

宝玉虽然拦了这一次一时一刻的举动,却并未能解开晴雯心中的愤恨之情,他只是从他的角度随口安慰“这有什么不能忍的”。

(事实上从宝玉本人角度出发,他并无分分钟要爆炸的激烈情绪,他不需要忍)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但晴雯处在脾气爆了又被迫中止、爆了又没完全爆的边缘,状态自然不同。

此后晴雯看见坠儿,当即发怒。

拿起发簪就戳坠儿的手,程度相当失控。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试想,平儿用心良苦,顾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脸面,虽没有“程序正义”,但事实的有限条件限制之下、她能想到的最理想最不伤害人的解决办法。

既然对所有人都好,晴雯为何偏偏不领情呢?

晴雯是要坚持规矩和所谓的程序正义吗?

当然也不是,晴雯本人这一顿拿簪子扎手的做法,本质上是不合规矩的私刑。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贾府等级制度森严,主子可以打奴才,奴才可以欺负比自己等级更低的奴才,但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上述行为都会被认为是恶行。

听闻府中井里有人淹死之时,贾政非常震惊,极力撇清我家三代都善良待人、从不曾虐待殴打下人,态度很有典型性。

此时晴雯当众对坠儿下如此重手,却又没有可以公之于众的正当理由,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这和“拿身份压人”“虐待小丫头们出气”,大概并无本质区别。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此后晴雯找来送妈、撵走坠儿,又和坠儿母亲大吵一番、彻底激化矛盾,算是彻底辜负了平儿的用心良苦。

一定要做到如此地步吗?

晴雯的做法,对于肃清怡红院风气当真更有效吗?恐怕也未必。

归根结底,平儿目光长远、处事周全,而晴雯容易情绪失控、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薄弱。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第一点,晴雯对自己和袭人“平起平坐”身份的认知。

平儿交代的处理方式是“等袭人回来换法子支开坠儿”。

人人心知肚明,袭人和晴雯虽然名义上平起平坐,虽然都是老太太放在宝玉身边的预备役姨太太,但实际境况却大不同。

袭人混成了王夫人的走狗心腹,是真正意义上的的“预备役姨太太”。

但晴雯的境遇,却越来越危险。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晴雯不服气输给袭人的“下三滥手段”,更不肯承认自己身份低于袭人,也不愿意事事等袭人回来裁决。

平儿在做此安排时给足了晴雯面子,说她脾气爆忍不得;

这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来遮蔽“晴雯不是管理人才,没有日常处置经验,且实际地位远低于袭人”等残酷事实。

平儿不说,晴雯却依旧要将这一点翻上台面:凭什么要等袭人回来处置?我现在立刻就要她滚。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第二点,嫉恶如仇心态燃烧、情绪管理能力掉线。

平儿这般思虑周全、想出了一个几乎保全所有人的办法。

百密一疏,被宝玉偷听到、转告了炸弹晴雯。

与其说晴雯惩罚坠儿,完全出于“她归我管”“不必等袭人来管”自我认知的身份驱动,不如说这其中更为关键的轴心动力是“嫉恶如仇”的朴素正义感。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坠儿作恶,晴雯生气的程度,远远超过贾宝玉。

贾宝玉固然也看不上一个小偷,但不似晴雯这般情绪激动。

论作恶属性,小偷小摸固然犯罪、但远算不上罪大恶极;

坠儿人品固然有严重问题,但和“十恶不赦”“人神共愤”这些词语也并无关系。

晴雯的反应,不像坠儿偷了手镯,反倒像坠儿干了伤天害理天地不容的大奸大恶之事。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晴雯拿簪子戳坠儿手的时候,大有“恨你如此不争气”的意思,仿佛坠儿丢了她的脸、辜负了她的情意。

如此奇怪的情绪反应,根源依旧是晴雯的认知混乱。

宝玉和袭人,才是“坠儿有罪”“疏于管理”的实际责任人,他们尚且不会觉得“坠儿让我蒙羞我好生气啊”,晴雯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负面反应,一点就爆。

《红楼梦》:平儿一番好意,晴雯为何偏要辜负?

是晴雯比宝玉和平儿更正义吗?更眼里揉不得沙子吗?

未必。她只是更不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晴雯无法约束好怡红院,此次事件表露愈加明显。

晴雯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好的出发点和好的结局之间尚且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