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汽车用户对于“运动”二字有着持久的争议,车迷们对特供加长嗤之以鼻;普通人则对操控无感。反映到汽车销量上的结果则是——纯粹运动车型不好卖,但表面运动车型除外。在如今年轻消费者希望彰显个性的大背景下,看起来运动,但实际很居家的“表面运动”或许才是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国内2022年前两个月的汽车销量:
您只需要记住排名前几的车型大概是谁,接下来再看看我们所谓“运动型车”的销量,我在此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
第一张表里车型销量相比下面这张表的多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您还会质疑为什么年轻消费者当道的时代,国内仍旧还是没有任何一款以“驾驶乐趣”为卖点的运动型车吗?
按销量而不是按话题度来评判,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符合国内大多数人需求的车型特点:大的方面只有2个——花费以及空间。细化起来,花费方面则包括了像价格、省油、可靠性(不爱坏)、品牌、面子、保值率等;空间方面则包括空间大小与乘坐舒适度。当然,热销车型中的新能源车还有政策倾斜因素,但把新能源车单独分出来之后,你会发现热销的顺序还是以价钱、空间两方面来排序。
很“奇怪”的一点是,作为一台汽车,唯独缺少了其中的核心——动力。是中国消费者不看重一台车的动力水平——或者换个词“驾驶乐趣”——吗?这里我们可以给个结论:中国消费者是看重的,但到了花钱的时候,所谓驾驶乐趣可以给花费、空间二者无限让路。
根据大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22年1月公安部发布的数据,大陆汽车人均保有量约为0.21辆/人。这个数据日本与欧盟的水平是0.6、美国是0.8。形象些的描述是大陆5人一辆车、日本/欧盟2人一辆车、美国则几乎人手一车。
不过近些年随着自媒体兴起,原本属于小众圈子的汽车运动、驾驶乐趣等被推到台前。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汽车编辑、还是车迷自发形成的自媒体,都疯狂地向国内用户输出驾驶乐趣的概念。在此类认知下,加长轴距、大空间成为了汽车不纯粹、向市场妥协的“喷点”。
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了80%的话语权。我们在网络和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车迷朋友们在嘲笑“德原朗”、“日产牌智能路障”等车型受众的“不懂车”。甚至上述两个称呼本身就是一种歧视。但实际上作为沉默的大多数,80%所谓“不懂车”的群体才真正成就了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大环境,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受交通拥堵的问题困扰,在自驾的过程中,80%以上时间根本不需要驾驶乐趣。相比灵活的转向、有路感反馈的底盘减震、聪明的变速箱逻辑,堵在车河之际,可能你更需要像智能语音助手、座椅按摩、车载小视频甚至车载KTV这类功能。
当然,国内汽车消费者中也有不少热爱驾驶的车迷,但车迷里也是有“坏人”的,他们讴歌着某几款车的驾驶乐趣,但都不愿意购买任何一台讴歌的车型——尽管讴歌车型在空间、驾控两方面都做到了顶级,但非常不保值且易被误认为长安——说明买车这个事还是要现实一些的。
一个作证就是网络热梗——下次一定。福特引入嘉年华/福克斯ST、败;雷诺引入梅甘娜R.S、再败;本田引入手动挡高配两厢思域、还是败……足以说明驾驶乐趣属于小众,太多太多的车迷太多太多上喊着来了必买,真到进口了,上市了,要掏钱的时候还是去买了后排更大一点的车型。
年轻用户想要运动与个性,但同时又需要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舒适配置。这是当下年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国内制造商给出的答案就是“表面运动”——看起来很运动,实际很家用的前驱车型——长安UNI-V如此、传祺影豹如此、领克03同样如此。
无论是长安UNI-V、影豹还是领克,共同的特点就是个性突出、外观运动且——适合家用——空间不小,配置不低。年轻人喜欢,不多花钱拿到了可以去炫耀的运动感以及个性,但离真正的操控王者还是有不小的距离。至少以车迷的标准来看,他们和运动不沾边。
近期与“运动”沾边的新车不少——斯巴鲁BRZ、丰田86就是例子。但厂家连国六B都不愿意给他们做,厂家脑子想得很明白,做了,一定卖不出去,赔本的生意。当然也有愿意赔本赚吆喝的,某厂某TYPE R。
最后一个问题,国内汽车制造商有能力去造一款“臭编辑”开了都说好的车吗?很多人在见识过数量众多的“市场妥协车”后对中国品牌失去了信心,认为中国品牌造不出机械素质一流的好车。但更大的可能是,造出这款车来,并不会有人买账。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有着完备上下游产业链的中国,其中一个故事是仅有5-6亿规模的圆珠笔尖钢产业被太钢集团一炉钢降低了25%成本,断送了海外几个笔尖钢产业的生路;另一个故事是近期搭载自主研发WS-15发动机的歼-20开始列装……
全文总结:表面运动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以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以及交通状况来考量,年轻人表达个性、自我的方式唯有“表面运动”一条路径。车企深谙此道,因此我们也陆续看到了越来越多像长安UNI-V、传祺影豹这样披着运动外衣的家用车面市;那些手握雄厚财力的买家也有自己各种各样快乐玩车的渠道,不必为他们操心;最纠结的,恐怕就是手头预算不多,却又想追求驾驶乐趣的这么极小一部分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