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昨夜急诊|近半月3名儿童误服这些被送到浙大儿院急诊,2个进了ICU!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祝姚玲

洗衣凝珠、清洁剂、消毒液等家里常备的日用品,稍加不慎,可能成为孩子健康的“杀手”。

最近2周,浙大儿院急诊科已接诊3名因误服腐蚀剂受伤的患儿,其中2名进了ICU,其中1名受伤尤其严重,唇部、口腔、咽部、喉部都被腐蚀,一度病情危急。

急诊科主任吴秀静提醒:家中常备的众多洗涤清洁用品大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外观看起来像软糖果糖的,家长尤其要妥善保管好,万一被儿童误服,后果将不堪设想。

8个月大宝宝误食一包烧碱片

送进了ICU至今没有脱离危险

只因吃了一包白色粉末

1岁4个月大的萱萱,萌萌的十分可爱,妈妈做梦也没想到,一直健康活泼的女儿会住进ICU,起因竟是吃了家里常备的管道疏通剂。等家人发现时,她已在卫生间哇哇大哭,还不时地咳嗽着,唇部有少许出血,手里捏着一包已拆开的管道疏通剂,地上有零零散散的白色粉末,家人赶紧把她送来医院,萱萱在急诊做完紧急处理后,被送进了PICU,上了呼吸机。幸好送医及时,吃下的也不算多,萱萱在三天后成功撤机,不再有性命之忧。

1岁8个月的灿灿,走路越来越稳,活泼好动的他时不时跑去厕所,好奇地摸摸这里、摸摸那里。让家人都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翻出了放在厕所柜子里的一包烧碱片,还成功把它拆开,把烧碱片倒进嘴里吃了起来。

昨夜急诊|近半月3名儿童误服这些被送到浙大儿院急诊,2个进了ICU!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家人发现后,赶紧夺下,然后用清水想给他冲洗,嘴里的伤口却更严重了(这个动作危险,强碱遇水放热,会造成口腔粘膜大面积灼伤)。家人赶紧把他送来浙大儿院急诊,医生发现他唇部、口腔、咽喉部肿胀非常严重,有性命之忧,急诊予以气管插管后,立即被送入PICU。灿灿成为这些孩子中受伤最重的那个,已经在监护室里住了十几天了,还没有脱离危险。

不要让家中的腐蚀剂

成为伤害儿童健康的“杀手”

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超过130名;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大陆儿童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最近2周以来,浙大儿院急诊科连续接诊了3名误服腐蚀剂患儿,其中2名患儿收治PICU抢救监护。

昨夜急诊|近半月3名儿童误服这些被送到浙大儿院急诊,2个进了ICU!

近3年,浙大儿院急诊科接诊的误服腐蚀剂患儿共39例,其中男孩21例,女孩18例;年龄分布最小4个月23天,最大年龄7岁5个月,以1岁~2岁年龄组居多,共22例;2岁~3岁年龄组7例,其余年龄组共10例。

误服腐蚀剂最常见依次为管道疏通剂16例,烧碱、工业碱6例,洗衣凝珠4例,其他包括氢氟酸、高锰酸钾、硫酸、各种清洗剂如彩漂粉、污垢清洗剂、涤尘清洗剂、汽车发动机油污清洗剂,还有染发剂等。

从统计数据来看,误服腐蚀剂最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因为该年龄段孩子好奇心非常强,已学会爬及走路,但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必要的判断力,抓到物品就往嘴里吃;现代家庭家用清洁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多,各种管道疏通剂及厨房、卫生间清洁剂,通常是液体的、粉状的或颗粒状的;浓缩型的衣物或洗碗机用洗涤剂,尤其是一次性小包装产品(胶囊、凝胶袋或凝珠形式)越来越多见,这类产品通常体积小巧且色彩鲜艳,外观类似糖果,孩子很容易误认为是糖果吃进嘴里。

腐蚀剂摄入后可发生唇部、口腔、咽部、喉部腐蚀伤,腐蚀性食管炎,腐蚀性胃炎,食管溃疡形成,吸入性肺炎等,严重者可发生食管狭窄,食管穿孔,气管食管瘘,声带麻痹,主动脉弓穿孔、纵膈炎、脊椎椎间盘炎、胃出血和穿孔、肠穿孔,甚至死亡。摄入碱性腐蚀剂后食管狭窄发生率为47%~90%,摄入酸性腐蚀剂后食管狭窄发生率为6.5%~50.0%。文献报道儿童摄入腐蚀剂后15~40 年有出现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曾有消化道腐蚀性损伤的儿童,其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较未曾摄入腐蚀剂者高3000倍。

吴秀静建议,发现孩子误服腐蚀剂家长可以这样做——

1、第一时间将患儿送至具备救治条件如儿童内窥镜检查的医院。途中注意防止呕吐、窒息与误吸的发生。

2、最好带上该腐蚀剂产品或外包装或说明书。

3、禁止诱导呕吐或洗胃治疗,因为如果呕吐使得胃内容物接触食管黏膜,可能造成额外的食管损伤。

4、不能使用中和剂,因为担心中和过程中释放出的热能造成额外的伤害。

5、不能使用稀释剂(如牛奶或水),因为有安全性顾虑且缺乏疗效。服用稀释剂的安全问题是大量摄入稀释剂会诱发呕吐,可能进一步引起并发症。急性气道肿胀及梗阻是明确的稀释剂禁忌证。(这一点家长容易犯错,尤其引起警惕)。

6、对于摄入酸性或碱性腐蚀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者盐酸或硫酸)的儿童,通常不能使用活性炭。因为活性碳会遮蔽内镜医师的视野,而且活性炭不易吸附高度电离的小分子化学物质。

7、最好详细准确地告知急诊科医生腐蚀剂的种类、摄入量、摄入时间、末次进食时间及进水时间。

另外,家长作为孩子的看护人,平时也要注意以下事项,避免此类意外事件发生。

1、大量的清洁剂不能放在家里,尤其是厨房里。

2、家中存放的化学物品如烧碱片、硫酸等应放在上锁的柜子和上层架子上,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3、若是一些化学材料应保存在有标签的容器内,并保持密封。

4、父母应该避免将这些化学物质储存在日常的、没有标记的饮料瓶中,特别是已知可以存放可食用物质的容器中。

5、任何家用清洁剂或洗涤剂不要放在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地方。

6、千万不能让孩子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童一个人置于任何有意外风险的空间或环境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