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2句你一定说过,请父母们嘴下留情!

01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

“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请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翘起你的大拇指,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威风。

“独断专行”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

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尊重是最好的办法,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给孩子争辩的权利,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你如果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你如果……我们就……,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作为目标与计划。决定权在家长,而不是孩子。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2句你一定说过,请父母们嘴下留情!

“胆子也太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恐惧其实是儿童期的正常现象。

否定孩子的害怕等于否定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父母倒不如像孩子一样表现出胆怯,让孩子知道害怕是多么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无力感。

“你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笨!”

“哎呀,你怎么又……”充满抱怨或无奈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失败后的孩子更需要肯定。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

摆正期望的天平。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驱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阴影。

“都是小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告诉孩子,成功不在于角色的大小。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关键在哪?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精神。”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学习上,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不可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力,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你还像个男孩儿/女孩儿吗?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2句你一定说过,请父母们嘴下留情!

02

今天孩子最缺的4个方面

童年快乐的缺失

精神文化的缺失

亲情沟通的缺失

成就感的缺失

03

给爸爸妈妈的5句忠告

1、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2、经历比名次重要——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

3、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4、对话比对抗重要——别跟孩子“较劲”

5、激励比指责重要——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教育孩子是个漫长又富有智慧的过程,请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少挖苦、讽刺,让孩子在温暖又和谐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附:

不懂唤醒孩子的内力,你累成狗也是徒劳!(不可思议的案例)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2句你一定说过,请父母们嘴下留情!

文|曲刚

写这篇博客源自于我最近和一位年轻妈妈的对话,这位妈妈来自四川的一个小城市,她无比爱她的女儿,她带着12岁的女儿来北京向我学英语,在北京呆了半个月。学英语之余她与我的所有对话几乎都是询问女儿教育的,能看得出,这位妈妈在努力把她对女儿全部的爱都转化成最好的教育。

但最近她与我的一次谈话,使我发现了她的困惑:别看她一心一意在为孩子寻找最好的教育,却对教育孩子的大方向模糊着,她的困惑代表着中国当代父母对教育孩子的普遍困惑。因此我把与她的对话写成博客发表在这里,以启发更多的父母们如何爱孩子。

“女儿考上了哈佛耶鲁,

我就算对得起她了”

这位妈妈很郑重地问我:“曲刚老师,有孩子的这12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送给孩子一个最大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让孩子上美国哈佛或耶鲁大学,我这么远带她来北京向你学英语,都是为实现这个大理想。可我一直不知道这个理想如何才能实现,您对教育问题研究的这么深入细致,我很信任您,您能不能帮助我设计出一个长远的规划来,协助我一步一步把女儿送进哈佛或耶鲁大学?”

这位妈妈说上述话时表情是凝重的,姿势是立正的,手里拿着笔和本,她要记下我说的话。半个月来我对她说的很多话她都匆忙地记录在了这个本子里,这个本子(以及她包里装的所有本子)都记满了她到处搜集来的教育方法,她的这些本子有多厚,她女儿的表现就有多优秀。

我曾经对她的女儿说:“你妈妈将来会给你留下一个珍贵的礼物,就是她现在每天写的这些本子,长大后你一定要把妈妈的这些本子保管好,每当遇到困难时,看到它,感受到这种大爱,就没有闯不过去的人生难关。”

然而此时面对这样一个突然的问题——如何上哈佛耶鲁,我却一时语塞了,因为我自己也没上过哈佛耶鲁,怎么给人家出主意呢?

我发愣了一会,突然找到了将谈话进行下去的方法,我招呼这位妈妈坐下,给

她倒杯水,将气氛放松,然后神情舒缓地问她:“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女儿送进哈佛耶鲁,原因何在呢?” 反问她这个问题时,我心里在想,一心要让孩子考上哈佛耶鲁的父母虽不在多数,但巴望着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的父母不是比比皆是吗?干脆深入探讨一下父母的心里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如何思考的。

面对我的问题,这位妈妈想都没想地坚定地回答我:“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是哈佛耶鲁,让孩子上最好的大学当然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了,若能实现这个愿望,女儿考上了哈佛耶鲁,我就算对得起她了,就算完成了对她的教育,今后我就再也不管她了。”

我笑着说:“你为了养孩子记了这么多笔记,还会不管她?等着瞧吧,你一辈子都不会对女儿撒手的,将来她长大成家婚恋生子,你全会插手的,小心将来成对头哦。哈哈!”

“女儿的优秀全来自

我这个妈妈的时刻监督和努力”

妈妈被我的话逗笑了,手里紧握的笔松了下来。见她心情放松,我立刻说:“你女儿是最优秀的,这毫无疑问,就说来北京这半个月吧,她英语的进步比有些大学生还快,就凭她这个优秀劲一路发展下去,考个一流的大学还会困难吗?她现在刚上小学六年级,等她考大学那会,没准哈佛耶鲁的分校都办在你家门口呢,到时候没准会有八抬大轿请你的优秀女儿上哈佛耶鲁呢,你发愁什么?哈!”

听了我的话,这位妈妈并没有轻松地附和着我笑起来,而是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发现的愁容。待我笑过之后,这位妈妈诚恳地说:“哎,曲刚老师,我承认我的女儿很优秀,我女儿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都是出名的,要不怎么敢放弃学校课程请假来你这学英语,因为学校的那点课程对她根本不是问题,耽误半个月不碍事。可是有谁知道,女儿的优秀全来自我这个妈妈的时刻监督和努力,她上小学这六年来,我一时都没有放松过对她的监管和督促,一时不管孩子的成绩就会下滑,说实在的,我带孩子已经筋疲力尽。她再长大些,上了中学后我真的就带不动了,女儿现在就已经表现出来一点学习上的懈怠情绪,我很担心将来有一天,她会逆反和停止不前,我就不知道到那时该怎么办了。”

“那你让女儿一定要考上哈佛耶鲁的想法又是怎么来的呢?”我问她。

“哎,其实让女儿考上哈佛耶鲁也不是我的真心想法,我只是不知道该找到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女儿的学习动力继续保持下去,就挑战哈佛耶鲁吧,挑战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我希望用最高的目标唤起女儿的动力继续努力下去,一路不松懈。”

“那么你对哈佛耶鲁又了解多少,这两所大学对世界的影响力如何?” 我继续问。

“这……”,妈妈答不上来了,“我只知道它们是最好的大学,很多成功的人都来自那里。”

“那么为了实现女儿上哈佛耶鲁的目标,你每天都做多少努力?”我再问。

妈妈立刻说:“我现在全部精力都扑在女儿的学习上了,每天平均6个小时吧,我要照顾她的所有生活,每天送她上下学,每天放学后检查完她的所有作业,每天监督她背论语国学什么的,背英语单词,一切忙完了都到晚上十多点了。”

“那你自己的工作呢?”

“我…… 我已经放弃工作了,全职在家带孩子。”

……

(各位家长,我把和这位妈妈的对话完整地写在上面,目的是让您对照一下,你家带孩子的情况是否也如此,如果也如此,或相似,我下面要说的教育诊断结果对您就带有通用性了。)

没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

家长都不合格

这位妈妈讲完了所有话后才发现我表情陷入安静,她感到我好像并不是随便和她闲谈,而是用漫谈的方式把她带入到了一个我事先设计好的结论里,但她又不知道我想说的结论是什么,因此她不多说了,仅试探地问我:“曲刚老师,我做的是不是很错误,有什么错误您尽管说,我来您这学英语,一半也是冲着解决教育困惑而来……”

见铺垫已完全成熟了,我单刀直入地说:“你在教育女儿上所做的一切牺牲和努力可谓可歌可泣,感天动地,但遗憾的是,你和很多很多天下父母一样,在教育问题上忽视了一个最该做到的大问题——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

这位妈妈听了我讲话本想立刻动笔就记,但听到“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时她一下停住了,她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奇怪名词搞愣了。

我见时机成熟了就直接地说:“请原谅我把话说得非常直白,非常刻薄,甚至非常狠毒 —— 所有没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家长都不不合格家长,都是愚蠢的家长,都是葬送了自己又去高风险地赌注孩子的家长,搞不好还是残害孩子的家长!

你要小心,你对孩子的一切牺牲和用心不见得能得到最好的回报,孩子不一定沿着你设想的哈佛耶鲁路线走,孩子再大一些,上了中学,搞不好和你会陷入双累、互恨的困难关系,就像无数中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那样,陷入互不买账的僵局困境。”

我的话着实吓了这位妈妈一跳,她听出我把她含辛茹苦的努力都否定掉了,她不解地期待着我将话展开说下去,期待我把内力、觉醒……什么的都说个明白。

我一口气地说:“按照我的心理问题研究心得,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人的肢体力量显然是弱小的,即使是最有劲的大力士,他的力量也没有一个普通的牛有劲,他所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

而人的心理力量一旦被唤醒,则是巨大无限的,就能改天换地,无坚不摧,势不可挡。过去说一切人间奇迹都是人创造的,今天我告诉你,具体地说是由人的心理内力创造的。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心理内力。”

我继续说:“当代社会里人们对教育的一个普遍错误认识是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或‘技术就是力量’,甚至过分畸变为‘考分就是力量’、‘名校就是力量’、‘出国就是力量’,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这都是因为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心理力量才是最强大无比的力量。”

“心理内力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块无比巨大的核电池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但上帝和每个人都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即没有告诉人们这个巨大电池的存在,只让少数人通过受教育来激活和唤醒这个电池。

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而只要能唤醒这个心理力量,则上什么学,学什么专业,到哪里去上学,受什么教育都可以。这就好像只要能到达河的对岸,走什么桥都可以一样。”

“你教育孩子的最大失误,就是把每天完成作业和将来考上哪个学校这样的小目标当成了教育孩子的大目标,而没有觉悟到通过教育活动唤醒孩子的心理内力才是教育的总目标。你和孩子所取得的一切骄人成绩,都不是孩子心理内力觉醒的结果,而是你的肢体力量加上孩子的肢体力量联合的结果,这两股弱小的身体力量再怎么拧到一起也大不到哪去,因此你们母女俩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就完成个区区的小学生教育,并且连你自己都没信心,这条费劲的路能走多远……”

我的话让这位妈妈既愣了又好奇地迷惑了,她顾不上记笔记,而是安静下来默默地思索着,想找出什么问题来问我,又一时找不出问题来。她想了一会问我说:“曲刚老师,按照你的观点,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是靠心理内力成功的,是吗?”

“是的,不过我说的成功和你说的成功可能不太一样,你说的成功可能更多指名和利上的成功,那种成功不一定非靠心理内力,靠关系,靠机遇也可成功,而我说的成功,指心内不弱小、有幸福感、有满足感、有成就感、有自由、有尊严的成功,这种成功的人可能默默无闻,在名利上不张扬,但他们却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一生幸福无憾。”

我继续说:“你让孩子上哈佛耶鲁,说白了,不就是想让孩子一生强大、安全、自信、幸福、自由吗?那么我告诉你,再有名的大学也不过只是个牌子而已,而不是保险箱,只有让孩子的心理内力觉醒了,赋予她一生使不完用巨大力量,才是你送给她了一个最好的礼物。”

来源: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小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