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家长:教育是一次爱的碰撞,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孩子就越成功,共勉!

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更重要。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老师。

01

教育最忌讳的

就是父母怕麻烦

有多少父母说过这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又有多少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

每当老师联系家长,希望和家长一起商量孩子的问题时,得到的答复总是:

“老师,我太忙了,麻烦你好好教育!”

“老师,您一句话顶我们十句,麻烦您帮我教教他。”

可是,家长要知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除了学校教育,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家庭与父母。

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耽误。

教育最怕的就是省事,父母的怕麻烦最终误的肯定是孩子。

02

再优秀的老师

都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是教书育人。

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这是老师的使命,也是老师的责任。

然而再优秀、再负责的老师,也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二是学会做事所需要的文化知识。

而家长主要负责孩子做人的本分,老师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事的本领。

换句话来说,家长偏重育人,老师偏重教书。

家长和老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03

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

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李嘉诚说过:“一个人事业上最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失败的缺憾。”

而且,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如果不是从小就好好教育,孩子长大以后真的很难改变。

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

父母一旦缺席,孩子的人生中、性格里,就会有一个再也补不上的漏洞。

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将来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04

遇到问题要理解老师

学会冷静处理

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

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05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

教育越会成功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并且说:

“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

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

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写在最后:

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各自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成就一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为了孩子我们都要努力。

让孩子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 END ■

部分内容配图 / 源于网络 侵删

致家长:教育是一次爱的碰撞,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孩子就越成功,共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