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橘子倾听元式催眠: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纠正时要记住这10条!

孩子的性格虽说是从小就养成的,很自然的形成,但成长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观察孩子性格,便于家长教育。

孩子好性格的养成,是父母精心栽培、用心引导的结果。不断地“逼孩子”,反而会阻碍孩子成长。

孩子小的时候,正处于成长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性格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智慧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慢慢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

而不靠谱的父母,通常都忽视了孩子的内心诉求,急于让他们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导致孩子变得郁郁寡欢。

橘子倾听元式催眠: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纠正时要记住这10条!

在纠正孩子的性格问题时一定要记住这10条。

1、自信的孩子都是赞出来的

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乐于帮孩子找问题,指出孩子哪里做得不好、有什么缺点:

这道题居然做错了,太粗心了吧

每天起床这么晚,拖拖拉拉,以后怎么办

要主动跟阿姨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很多家长很困惑,我也经常说:“孩子你真棒!”但是孩子并没有变得很棒。细细想来,这些“你真棒”大多数时候是不走心的。

而那些“你太粗心了”、“我都讲这么多遍了,还听不懂吗?”既具体又戳心,像一根根刺一样,直奔孩子的心房。

仔细回忆一下,在孩子刚学会走路、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状态?你的眼里肯定溢满了慈爱,反复地鼓励他、夸赞他、安抚他。

于是,孩子会不断努力尝试,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做得怎么样,妈妈都不会责怪他。

我们的文化语境里,谦虚、谨小慎微受人推崇、传唱了几千年,但这是过时的。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爸爸妈妈们突然就开始害怕了,怕孩子骄傲大意,就把自己的认可藏了起来;怕孩子不懂人世险恶,于是主动地扮演险恶——给孩子压力,不断地告诫孩子竞争残酷、生活不易。

其实,孩子都不傻。学校不是天堂,老师不是天使,公交车司机也不会每天面带微笑。这个世界的坏,他们早就能感受到了。

孩子也一样,他们更需要鼓励、接纳和认可,而不是太多的压力。

2、耐心的孩子都是磨出来的

缺乏耐心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散漫而较难坚持。他们玩玩具喜欢看这个、拿那个,兴趣广泛却难以专攻。

凡事依赖被人,遇到困难动辄求助旁人。长时间这样会使孩子丧失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意志力慢慢变得薄弱。

这时候家长要耐心敦促孩子静下心学习,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孩子出现浮躁情绪,家长就要去他学会克制并且坚持做好自己的事。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孩子“约法三章”。若是孩子表现良好,适当给与他奖励;若是孩子做得不会要,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并严格执行要求。

孩子有想要的东西,家长可以稍迟些给他,让他体会着“等会”是个怎样的感受。孩子若是安静等待,家长就要适时赞扬他;孩子若是不能乖乖的,家长就要费心去锻炼下他了。

橘子倾听元式催眠: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纠正时要记住这10条!

3、勇敢的孩子都是闯出来的

孩子适当经历些挫折困难,才能变得更加勇敢进取。家长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准备些“小目标”,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进而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家长给机会让孩子经历一些小小的“风雨”。这里所说的“风雨”可以是出来玩耍上走一条稍微崎岖的小道,让孩子去战胜困难;也可以是教他勇敢地去面对打针,让他战胜疼痛;更可以在孩子跌倒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学会去承担意外的伤害。坚强的性格就在一次次的承受中变得强大。

同时让孩子适当地参加一些锻炼坚强勇敢品格的活动。一个人的品格的形成要通过各种活动历练,一些体育运动很能让孩子勇敢起来,比如溜冰、游泳、爬山、过独木桥等等,还要安全措施得当,要敢于让孩子去“闯”,既锻炼了身体,又锤炼了勇气。

4、懂事的孩子都是苦出来的

“懂事”真是一个可笑的褒义词,有多少人因为懂事这个词压制住自己的喜好,性情,痛苦的蹒跚前行。

太懂事的人只会顾及别人是否开心,所有的委屈都自己默默承受。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当孩子常常被父母教导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为了懂事,就算再喜欢的小裙子,也会说“我不要,还是给弟弟买新衣吧。”

为了懂事,就算再喜欢的食物,也会说“留给妹妹吃吧。”

为了懂事,即使期盼了整整一周的游乐场游玩落空,也会说“爸爸你忙吧,工作要紧。”

让孩子过早的懂事,是种残忍的教养。

孩子的懂事背后藏着深深的自卑,害怕别人不喜欢他,把所有的委屈和不快乐都放在心底。

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习惯,变得做什么事情都要察言观色,小心翼翼。

5、阳光大气的孩子都是养出来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演员杨迪和母亲张加丽的采访文章,很有感触。

荧幕里的杨迪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积极欢乐的,这一点受妈妈的影响很大。

在演员杨迪的记忆里,妈妈似乎永远都是快乐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

“我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太希望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完美的,其乐融融的世界,不想让我看到一丝负面情绪。

包括她跟我爸,我没见过他们吵架,我爸有时脾气怪,说话不中听,只要我在,我妈也不恼火。”

妈妈对他影响至深,让他明白了快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他也因此收获了快乐的能力。

快乐的父母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明朗阳光,内心充满了安全感。

橘子倾听元式催眠: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纠正时要记住这10条!

6、懒惰的孩子都是疼出来的

很多父母抱怨:自家孩子懒特别懒,让他动动,出去玩都不肯,小时候孩子就这么懒,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呀?想要帮孩子克服懒惰,首先要先找到懒的原因。

如果家长心疼孩子什么也不让他们做,那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

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家长越是勤快,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考虑得很周全,难免孩子会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那父母该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勤奋的人呢?

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比如出去旅行,让孩子背包;在家里安排孩子打扫卫生;节假日,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让孩子做小主人,招待朋友等等,都可以锻炼孩子。

7、任性的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其实熊孩子一般都是溺爱放纵出来的,他们一般具有不知进退,做事没有分寸,不懂尊敬父母、长辈、师长,没有规矩,特别是公共场所胡作非为,去别人家乱翻乱拿别人东西等不良习气。

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将孩子捧在手心,什么事都围着她转。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狠心拒绝后,看到孩子伤心、难过,又免不了心软,回头又答应。长期下来,孩子形成了思维定势。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采用各种哭闹的方式去威逼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别的一律不吃。这种任性的表现,就是从小过于宠溺的结果。而我们的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对孩子毫无原则,太心软,什么事都满足孩子。

8、脆弱的孩子都是打出来的

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对父母变得疏远,因为打怕了,所以不管父母说的对或者错,都会对父母唯命是从。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的自卑,懦弱。

在这样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变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错,讨好父母,非常的脆弱,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地。

如果父母经常用打骂惩罚孩子的失误,那孩子就会不敢接受挑战,总是在问题面前退缩、逃避,没有成功的体验,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理脆弱,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

9、虚伪的孩子都是哄出来的

之前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幼儿园时,有次家里来客人,我正在翻一本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书,这本书很有意思,是正面一个问题,背面就是问题的答案。

客人随便指了一个问题,我想了想就回答他了,然后翻过去,发现对了,于是很高兴,客人也很高兴地夸我聪明。

可是他又翻到后面问我其他的,我紧张就答不出来了(其实我都看过一遍的,就是紧张),于是就耍了一个小聪明——我假装很努力的思考。

其实是盯着这页纸——这本书是塑料薄膜做的,想必是为了不让小孩撕坏,所以每页都是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纸我只要盯久点就可以看到背面的答案。

于是客人后来问的问题,我都不再去想了,直接盯着答案,当然,装着在想。于是每题都对了。

称赞让孩子没有领悟到自己做错事情,反而很享受这种夸奖的感觉,如果我们在发现孩子有这种虚伪心理的时候,没有及时改正就会增长孩子的这种心理。

所以我们在哄和夸奖孩子的时候要选对办法。

10、自卑的孩子都是苛出来的

如果父母异常苛刻、严厉,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孩子只要达不到要求、或者做得不够好,父母就批评、指责、否定,这样的话,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孩子的自尊、自信会受到打击,在关于“自我”的底层信念系统中,形成“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我是不受欢迎的……”的核心信念,长大后可以发现这个人可能比较自卑。

如果家长经常让孩子感觉自己的付出不被认可,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认为自己很没用,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被家长喜欢。

如果父母从不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孩子就无法参与到与同龄人的社交之中,无法融入小伙伴的谈话,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家长应该适度批评,适度夸奖,并且多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可以度过更好的童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