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是叛逆还是抑郁?你分得清吗?

青春期的孩子,如同一朵长在悬崖边上的花,

既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能否安然度过“危险期”

取决于父母是否懂得孩子的心声。

01

维护孩子的自尊

明代学者吕坤曾提出,孩子犯错有“七不责”,其中第一条,就是“对众不责”。

很多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关系的恶化,都是从不尊重开始的。

还记得那个写了万言控诉书,拉黑父母6年的北大才子王猛吗?

他从小被父母管控,哪怕上了高中,交朋友也必须父母过目;拥有不懂尊重的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还记得去年,那个在学校走廊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的14岁男孩吗?

孩子是叛逆还是抑郁?你分得清吗?

谁也不知道,在跳下栏杆之前,那沉默的2分钟里,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山崩地裂。“这位母亲有没有想过,孩子被你随意打骂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他的朋友,他的同学,也许还有他暗恋很久的女孩。

郑渊洁说过:“要想毁掉自己的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

维护孩子的自尊,是每一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该学会的功课。

请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和我说话

因为比起你说话的内容

我更在乎你说话的态度

02

有效激励,有效沟通

很多父母深有体会,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只能软着说,不能硬着来。你越是命令他、控制他,他越是跟你对着干;你越强硬,他越排斥、越叛逆。

电视剧《小欢喜》中,高中生方一凡对待父母的态度截然不同。妈妈董文洁对他是“命令式教育”,凡事喜欢呼来喝去,他要么假装“失聪”,要么阳奉阴违;爸爸方圆则是把他当成大人,说话和风细雨,态度温和,他不仅能听进耳里,也能装进心里。

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少不了一个夙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正确表达爱意与鼓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许多孩子认为:“爸爸妈妈总是不看好我。“亦或者”反正他也会觉得我不够好!”那么,在沟通之前,孩子的心里就已关上了理解的大门。

03

坦诚和不加批判的倾听

《极简父母法则》的作者理查德泰勒普,曾在书中提到自己和青春期儿子相处的故事。有一次,他叫儿子跟自己出门办事,但儿子正在看电视,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对此,他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极为认真地询问孩子原因。了解到这个节目是儿子最喜欢的,而且他为此等了两个星期后,泰勒普和孩子商量,把节目录了下来,然后一起出门。泰勒普说,之所以事情能够顺利解决,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对他的尊重。

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尊重,是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最有力量的语言。

“青春期孩子的悲剧,很大原因不是父母爱得不够多,而是沟通的方式错了。“‘倾听’是相当有效的一种非语言信息,让对方感到真正地被接纳。”

孩子是叛逆还是抑郁?你分得清吗?

坦诚和不加批判的倾听,是和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你允许我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尊重并且接纳我所有的情绪,你是爱我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04

耐心和信任

孩子是叛逆还是抑郁?你分得清吗?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是最有力量的,因为有爱的托底,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和风浪,都不会胆怯退缩。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

当孩子卸下尖锐的外壳,重新展现柔软的那一刻,便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为圆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