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端制造: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长趋势|兴·研究

一周研报

华兴证券“兴·研究”为您摘编华兴证券研究所上周研报精华,助您全面了解海内外经济走势,透析细分市场热点。

华兴证券研究所依托华兴资本集团与华兴证券在新经济领域的资源获取能力,触达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多个角落,将二级市场研究方法和一级市场投行经验相结合,力求带来新经济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敬请持续关注。

高端制造:

二月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长趋势

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7.2万辆,同比增长181%,当月渗透率达21.4%

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31.8GWh,同比增长236%;装机量达到13.7GWh,同比增长145%;比亚迪及中创新航增长强劲

新能源车企上调零售价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我们对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超500万辆持乐观态度

2月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当月渗透率达21.8%:根据乘联会数据,国内2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24.6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减少40.4%,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放假期间产销天数减少。2月广义乘用车零售量达127.2万辆,同比上升6.5%。2月新能源车销量达27.2万辆(纯电/插电混动销量分别为20.6/6.6万辆),同比上升181%,环比下降21.4%,走势优于历年2月情形。当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1.4%(高于 1月的16.4%)。1-2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2.4万(纯电/插电混动分别为48.0/14.4万辆),同比上升153.1%,累计渗透率达18.3%。2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Top5车型:宏光MINI(26,116辆)、比亚迪秦(24,501辆)、比亚迪宋(22,754辆)、特斯拉(Model Y)(18,593辆)、比亚迪唐(10,026辆)。2月比亚迪维持领头羊地位,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表现依然强劲。

比亚迪及中创新航增长强劲,宁德份额小幅下降:2月动力电池需求与新能源车增长态势保持一致,较去年同期增速加快。根据动力电池创新联盟的数据:1)产量方面:2022年2月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1.8GWh,同比增长235%,环比增长7%。三元电池产量为11.6GWh,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7%;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0.1GWh,同比增长367%,环比增长7%。2)装机量方面:2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7GWh,同比上升145%,环比下降15%。三元电池共计装机5.8GWh,同比上升76%,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机7.8GWh,同比上升255%(高于1月 的170%),环比下降12%,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加速增长。1-2月,大陆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29.9GWh,同比上升110%;其中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分别累计达到13.1/16.7GWh, 同比分别累计上升51%/203%。3)企业集中度方面:根据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1-2月国内装机量Top5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14.7Gwh)、比亚迪(6.29Gwh)、中创新航(2.35Gwh)、国轩高科(1.64Gwh)和蜂巢能源(0.77Gwh),合计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5.8GWh,占总装机量86%。国产品牌地位进一步稳固,二线厂商竞争加剧,比亚迪、中创新航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累计市占率分别达到21.1%/7.9%(2021年累计市占率分别为16.2%/5.9%)。

尽管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仍对新能源车销量持乐观态度:近期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其中碳酸锂价格上升至50万元/吨。作为三元正极核心材料的镍也出现期货价格的异常波动,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投机因素所致,并未反映实物供需状况。自去年底以来,多家新能源厂商(特斯拉、小鹏和比亚迪等)均已经上调零售价格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其中特斯拉在3月10日宣布再次上调Model3/Y高配车型的售价各1万元。对于中游动力电池厂而言,我们认为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将抵消部分电池厂商年初上调出厂价的效果,因此两者对毛利率的综合影响仍有待观察。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表明国家对支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态度并未改变,因此我们仍然对今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超过500万辆持乐观态度。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高端制造 - 二月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长趋势,宁德装机份额小幅下滑》,报告日期:2022年3月15日)

宁德时代:

基本面持续向好趋势未变;扩产及新业务开拓稳步推进

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25Gwh,全球市占率达33%

率先推出换电业务,抢占先发优势;快速扩产打开业绩上行空间

下游需求维持强劲,龙头地位稳固: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前两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62.4 万辆(同比高增153.1%), 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9 Gwh (同比增长110%)。宁德在前两个月的装机量为14.7Gwh (同比增长 91%),市占率为49.2%,龙头地位稳固。根据SNE Research, 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32.6% (对比2020年为24.6% ),进一步拉开了与LG新能源(20.3%)和松下(12.2%)之间的差距。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车在2022年油价上涨、补贴削减的情况下仍然有较大可能实现高速增长(>50%),因此我们维持对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530万辆的预期。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龙头,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125Gwh,全球市占率在33%左右。

新业务稳步推进,构筑新型护城河:宁德在一月发布了全新的换电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巧克力换电块”)。换电块为标准电池箱,含电量为26.5kwh(对应能量密度160wh/kg), 可单独或多块合并使用。据公司介绍,巧克力换电块能够适配80%以上已经上市及未来3年将要上市的纯电动车型。我们认为,宁德推出换电业务主要有以下考虑:1)里程焦虑仍然为电动车核心痛点,换电模式推广能够吸引更多客户购买电动车;2)宁德作为率先推出换电业务的电池厂商,能够在标准化制定上具有先发优势;3)宁德能够通过运营换电站为车主提供换电或其他衍生服务以增加收入。同时,叠加去年钠电池发布,我们认为宁德正通过不断衍生其产品和业务模式来构筑更稳固的护城河,进一步拉开与二线厂商之间的差距。

产能扩张加速,盈利弹性空间增大:根据公告披露,宁德时代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在140-16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50.8-195.5%),意味着四季度净利润为62.5-87.5亿元(同比增长181%-293%),好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强劲的业绩主要是由于:1)下游新能源车及储能需求的大幅增长;2)对上游原材料和供应链的强势把控稳定毛利率水平;3)规模效应带来经营效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另一方面,宁德不断加速扩产节奏,我们预计其2022/25年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到316/734Gwh。在2022年厂商纷纷上调动力电池出厂价格及在高毛利储能业务快速增长的预期下,我们认为宁德时代具有更大的业绩上涨空间,上调其2021/22/23年净利润至150/273/374亿元。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原材料价格波动;4)单一市场风险。

(《宁德时代 (300750 CH) - 基本面持续向好趋势未变;扩产及新业务开拓稳步推进》,报告日期:2022年3月15日)

平安好医生:

优化C端、聚焦B端,战略转型助公司未来中期目标实现

2021年核心财务指标符合预期

公司深化发展受益于新战略及新的商业模式

2021年核心财务指标符合预期。2021年报显示,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73.3亿元,同比增长6.8%,毛利率为23.3%。其中医疗服务实现收入为人 民币22.9亿元,增速为8.0%;健康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0.4亿元,增速为 6.3%。(全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5.4亿元,主要由于在渠道、服务和能力方面費用的加大投入, 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注册用戶达4.2亿(+13.4%),累计咨询量为12.7亿人次(+26.4%),全年累计付费用戶数超3,800万,较上半年LTM数据增加600万。持续性增长的付费客户数量有利于提振公司的盈利预期。着重于优化C端、聚焦B端的新战略,加速公司实现中期目标的进程。在C端服务内容上,公司深挖垂直領域,新增专病服务包、提供会员产品灵活权益组合。实行付费问诊后,付费率提升,五星好评率提升至97.2%。企业是个人医疗健康管理的主要支付方,因此中国的3.1亿企业员工市场是公司当前的聚焦市场。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包括:1)达到 5,000-6,000 万付费用户;2)两倍/三倍的 ARPU;3)用户留存率在 40%以上(目前30%+);4)医疗保健服务占总收入 50% 以上。

商业模式的独具优势,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HMO(支付方)+家庭医生会员和+O2O(供应方)”的整体商业模式,确定了会员制收费匹配增值服务收入的盈利模式,通过对客户及产品的分层和分类,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平安健康 APP,可实现7*24 小时服务;公司线下服务网络,涵盖 3600 家医院(超过 50%是三甲医院),超过20.2 万家药房(全国覆盖率约 34%),超过 225 个中心仓,并且在 140 个城市实现 1 小时送药,超过 1700家体检机构等覆盖全国范围的履约网络。我们认为公司的在线平台更有望在行业不断规范的背景下健康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1)政策的不确定性,2)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3)公司业务发展缓于预期进程, 4) 战略深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5)潜在医疗索赔风险,6)无法留住关键人才,7)技术及数据风险。

(《平安好医生 (1833 HK) - 优化C端、聚焦B端,战略转型助公司未来中期目标实现》,报告日期:2022年3月18日)

保利物业:

2021业绩符合预期,第三方项目增速亮眼

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2%/25.6%,符合预期

基础物管面积增速符合预期,公建类项目增速强劲

保利物业发布2021全年业绩。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34.2%;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25.6%。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表现符合其业绩指引和我们的预期。

基础物管面积增速符合预期,公建类项目增速强劲。截至2021年末,公司合约/在管面积分别为6.6亿平/4.7亿平,同比增长15.7%和22.4%。全年公司住宅类平均物业费为2.24元/平/月,同比增加0.4%。公司合约面积和在管面积中第三方项目占比57%/60%,较往年保持稳定,第三方项目收入增长75.8%,在物管收入占比提升8ppt至34.4%。公司基础物管收入同比提升34.8%至66.7亿元,主要受益于公建类项目同比81.8%的收入增速,略高于我们预期。公建类项目占基础物业服务收入比同比提升5.7ppt至21.9%。年内公司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了医院业态项目上的突破。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表现分化。全年公司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1.6%,略低于我们的预期。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为21.3%,同比下滑0.4ppt。从子业务看,美居业务收入4.0亿元,同比微降,收入占比下滑5.7ppt至17.5%;社区零售业务实现收入4.8亿元,占社区增值服务的20.9%,占比较2020年下滑1.1ppt。社区空间、社区便民等业务表现强劲,同比分别增长193.1%/48.8%,收入占比分别提升8.8ppt/3.8ppt至15.9%/32.6%。公司单位在管面积社区增值服务收入/毛利分别为5.4/1.7元/平/年,同比+3.8%/7.7%。

降本增效整体毛利率稳定,超出预期。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18.7%,较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基础物管及社区增值服务盈利均有所改善:基础物业服务毛利率为14.3%,同比上升0.1ppt,受益于物管单价微升;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同比上升1.1ppt至31.4%。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下滑1.4ppt至18.7%。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ppt至9.3%。

分红比例下降,预计加快第三方项目扩展。公司计划派息1.7亿元,对应20%派息率,同比下滑15ppt。公司降低分红,有意加快收并购机会,重点布局公建项目。公司预计2022年收入增速不低于30%,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0%,与此前业绩指引一致。

风险提示:项目外拓不及预期、社区增值服务开展不及预期。

(《保利物业 (6049 HK) - 2021业绩符合预期,第三方项目增速亮眼》,报告日期:2022年3月17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