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可以说是我们带娃时会遇到的一种常态了。

但是我相信没有父母会喜欢孩子哭闹,所以有一些父母会经常对娃说:“不准哭!”

如果言语不能阻止,那就会用打骂来制止。

那么这样,对孩子的将来会有什么影响呢?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出现心理问题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他在小时候的,很爱哭闹、发脾气,于是父母会以打骂来制止他的哭闹。

有很多次,他在父母的强压之下,不敢大声哭泣了,但是却仍然控制不住地抽噎。

可是他的父母并不满意,于是将他拖出门外,直到他完全安静下来。

长大后,他认为悲伤哭泣只会打扰到别人,是脆弱的表现。

于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他就会拼命压抑自己,不允许自己悲伤低落。

后来他抑郁了,脑海里经常闪现想结束自己性命的想法。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书中认为:

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是他的内心。

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

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这位网友正是在自己的情绪前设置了障碍,导致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发泄出去,长期郁结于心,最终伤害他自己。

●影响大脑正常发育

有一位妈妈说自己的老公很不喜欢女儿哭闹,只要女儿一哭就会凶道:“不准哭!”

女儿现在5岁了,一直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声哭过,即使再难过,也会将眼睛朝上翻,不让眼泪掉下来。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心疼女儿的妈妈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去咨询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跟她说:如果再不改变,就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发育。

脑科学研究表明: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脑分别掌握情绪和理智的这2个区域,会发生强烈的连接,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

如果阻止孩子发脾气,就会阻碍大脑的正常发育!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孩子发脾气、哭闹,这是正常的表现。

如果父母不允许这种情绪的存在,那么其实就是在割裂孩子的完整性。

那么,面对孩子哭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抱持”这个概念。

意思是说,父母既要在孩子生理上抱住孩子,让孩子不受到伤害,又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安全感。

所以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我们应该去接住孩子的发泄,而不是去对抗,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处理情绪。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育,那么怎么去接住孩子的情绪呢?

第一步:让孩子发泄出来

孩子哭闹的时候,让孩子发泄出来。

像嗯哼不小心踩到了玩具,很痛,气得摔了玩具,坐在地上哭闹,霍思燕并没有立马制止嗯哼哭闹。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而是让嗯哼把不好的情绪先发泄出来。

要知道不单单是小孩,大人也一样,不好的情绪发泄了出来,心情才会好点,才会平静下来。

第二步:了解孩子情绪不稳的原因

等知道了嗯哼为什么这样的原因后,霍思燕先安抚了嗯哼,询问和查看嗯哼有没有受伤,表达自己的关心。

而嗯哼看到妈妈这样做,会觉得妈妈是爱他的,在乎他有没有受伤,原本糟糕的情绪又会好很多。

第三步:开导孩子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嗯哼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后,霍思燕开始针对刚刚嗯哼发泄乱扔玩具这一行为,展开了教育。

她告诉嗯哼:

“我们不能生气就乱扔玩具,否则妈妈或者别人不小心都会被踩到。

所以碰到这样危险的东西,你把它拿给妈妈或老师,或者扔到垃圾桶里,或者放在高的地方。”

那么嗯哼听进去了吗?

他在沙滩上,看到有碎玻璃,他会记住妈妈跟他说过的道理,怕别人也像他当时那样踩中受伤,于是捡走玻璃。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最佳时期。

只要我们一次次处理好了孩子糟糕的情绪,那么孩子自然会从你身上学会很多东西,成为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如果你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和方法,带娃全靠一时兴起。教育孩子的办法还是通过东拼西凑的,这肯定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那么,你是否也想学会与孩子做有效沟通,希望孩子从小就培养出好习惯,孩子自律、专注又独立的家长,就有必要去了解小学这6年中,都要怎么样来培养孩子。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本书作者是一位从教20多年的优秀老师,她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全部融合在了这本书中。同时她也很清楚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痛点,比如磨蹭、偏科、专注力差、学习效率低、乱花钱等等,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年级: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时间等。

二年级: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等。

三年级:让孩子改变磨蹭的坏习惯,学会灵活掌握知识等。

四年级:让孩子的学习难度升级,教会孩子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等。

五年级:兼顾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引导孩子交友等。

六年级:加强心理疏导,减少学习压力,让孩子充满自信等等。

经常跟孩子说“不准哭”,娃抑郁了?霍思燕给了一份完美答卷

同时还包括孩子假期篇、品德篇、能力篇、沟通篇,满满的干货,没有一句废话。

通过这本书,家长能清楚地知道小学6年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各项基础的学习能力,不会摸着石头过河,毫无头绪,耽误孩子。

如果你家正好有小学生,或者孩子将要上小学,遇到问题随时翻一翻,也许就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