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滑溜书院|杨晓敏:读刘建超《我家就在岸上住》

文 |杨晓敏

滑溜书院|杨晓敏:读刘建超《我家就在岸上住》

当代小小说的萌芽、发轫和兴盛繁荣,与河南文学有着内在关联。因为郑州有专事发表原创作品的《百花园》和专门选载海内外佳作的《小小说选刊》,还有河南省小小说学会、金麻雀网刊等新兴自媒体,40年来,这些文学组织坚持倡导文体,扶掖作家以及组织笔会、编纂图书、理论研讨、设置奖项等,2010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把小小说品种引入评选序列,这是对一种时代文体的专业认同,对河南和全国当代小小说文体创造者们的肯定。

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处中原的数以百计的老中青三代小小说写作者,呈现出河南小小说作家队伍的良好生态构成和具有独特风貌的群体画像,如获得过小小说金麻雀奖的孙方友、王奎山、刘建超、范子平、司玉笙、非鱼、张晓林、秦德龙、江岸、红酒、侯发江、赵富海(理论)秦俑、赵文辉、薛培政等等,他们数年来取得的创作成就令人瞩目,不仅是河南的小小说代表性作家,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读写领域,也产生着广泛影响。

刘建超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坚持以小小说创作为主,从“职场系列”“将军系列”“老街系列”到当下创作的“洛河系列”等,一如继往地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主题和刚健的文风,他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故事构思巧妙,素材剪裁自如。今年发表在《广西文学》第1期的《我家就在岸上住》,依然格调昂扬,有着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悲悯情怀。

洛河的水,日夜流淌,岸边的故事,延绵不绝。《我家就在岸上住》虽然讲述的是时代变迁,回环缠绕的却是亘古与水浦相拥的人家——他们的人心向背与得失权衡。主人公水生的根在洛河,长在洛河,在洛河上捕鱼做河运,以洛河为生,把大半辈子的心血与情感付诸于故乡故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岸边的水生家成了开发商眼里的香饽饽,明着高价利诱,暗中恐吓威胁,都被水生断然拒绝:我家就在岸上住,一百年不搬家!而当城市规划需要,市里要在此建立洛河保护区时,水生、老巴这老一辈子的水浦人家,舍弃高额拆迁费,含泪离开祖辈生存的老窝:心里装着洛河,走到哪里都是家!令人感叹泪目。

作品对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注,是本篇作品的一大亮点。位卑未敢忘忧国,水生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和典型细节,即两次与老巴在岸上谈心,留与走的纠葛变化,反映出一个在社会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深明大义,以及他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不为金钱与物质的诱惑所动,却可以为了社会民生而慨然付出,让洛河故 事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作品的语言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厚重之中体现了写作者的文化责任。

我们总想以少的文字承载大的思想容量和艺术含量,唯有故事简约、描写精准和人物聚焦才能体现出来这一点。那些总在故事叙述上下功夫,在人物肖像上浓墨重彩而不注重删繁就简,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和深刻体味,除了会让人觉得文学意味少些,也会感到故事的平庸。

【编辑制作:滑溜,本名刘健,高级教师,憨派文学创始人。在其《滑溜》一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憨则精,精则憨。/ 憨者因为憨走向了死亡,/ 精者因为精走到了尽头。/ 人生不同,/ 人死相通。/ 活着,曾经为一根鸡毛面红耳赤,/ 可以为一个女生舍身忘死;/ 死了,不骄傲广厦千万美女满城,/ 不沮丧……】

滑溜书院|杨晓敏:读刘建超《我家就在岸上住》

壹点号中国憨派文学滑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