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主要生活在云南怒江流域
作为一个极具文化天赋的民族
傈僳族人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
他们十分喜爱自己的民歌
有”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之说

傈僳族民歌内容自由
曲调热情奔放、歌唱形式多样
音乐富有个性特点且种类繁多
可以用”三大调”来囊括
即木刮、摆时和优叶
今天
就让我们
伴着奔流不息的怒江水
走进傈僳族民歌
古歌音乐——木刮
木刮,傈僳语意为”古歌”
又名“木刮基”,寓意”民歌之根”
流行于泸水、兰坪等傈僳族地区
是民歌类中较为庄重的部分
主要反映傈僳族生产、生活、迁徙等内容
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
木刮演唱主要由一人领唱,多人合唱
内容哲理深厚、曲调悠扬古朴
歌词对仗工整,平仄分明
能充分抒发演唱者的感情
通常在较为严肃隆重的场合演唱
是傈僳民歌的瑰宝
代表曲目:《生产调》、《创世纪》、《古战歌》、《猎歌》、《牧羊歌》
赛歌音乐——摆时
摆时,傈僳语意为”要说的话”
作为傈僳族最具地方性特色的民歌
摆时是傈僳族男女社会交往时的对歌活动
所唱内容包含民间传说、生产生活、爱情抒发等
摆时在演唱中由一人领唱,多人合唱
以音调高亢激昂、极富感召力
唱词隐喻含蓄、意寓深厚而著称
大部分即兴而歌,欢乐自如
在傈僳人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代表曲目:《澡塘恋歌》、《爬坡调》
情歌音乐——优叶
优叶,傈僳语意为”情歌”
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和贡山南部地区
是傈僳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意的民歌
优叶以男女青年相互对唱为主
也有野外自娱自乐式的抒情歌唱
其中婚礼是对唱的最佳场合
优叶曲调抒情优美、委婉悦耳
唱词爱意洋溢、沁人心扉
深受傈僳族男女青年喜爱
代表曲目:《逃婚调》
怒江傈僳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承载了傈僳族大量民族文化信息,是傈僳族的珍贵智慧与精神财富,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美丽公路的开通,傈僳族民歌也将乘着风,越传越远……
来源:云报客户端
编辑:周青青
审核:杨洁
监审:陈洁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