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文|图 静水深流

题记:有人说,缘分乃天定。在某时某刻遇到某人,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我与山东金融文学就是如此,并有缘收获了一本珍贵的书籍《金月光》。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图片为作者在办公室收到《金月光》

收获这本《金月光》,源起于山东金融文学这个大家庭。

2019年4月,齐鲁晚报的温涛老师曾在山东金融文学举办的春湖诗语的笔会上,作为特邀嘉宾的身份为大家进行了一次文学讲座“《说他事 悦己心》——关于故事,从老崔的面馆说开去”。那个温和的老温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却英年早逝。才子离去,几乎整个山东文学圈都为之动容、为之惋惜、为之哭泣、也为之祈祷。

得知温涛生病的时候,是魏茁给我的通知,我立刻翻阅了温涛的朋友圈,并微信留言鼓励他征服病魔、安心安然。我说:“温老师,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珍惜身边人,珍惜当下。珍重身体。祝福您早点好起来。为您祈福。”当时的我刚送走父亲,惊闻温涛病重且翻读其病榻之上的文字,我的思绪翻卷,感慨万千,久久无以自拔,我给他微信留言:“生命之脆弱,不及钢筋水泥,生命之坚强,胜过万物。您的文字将与您高洁的精神一样流芳。注意休息,写文字很累,但是我知道,文字是您的拐棍,是您的臂膀,是黑夜里陪伴您的最亮的星。您的一切记录在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致敬榜样,您要好好的。我刚送走了父亲,我们的心柔软而坚韧。让我们向阳而生,欢欣喜悦地面对未来!加油!”那时候的温涛还在医院接受治疗,他还可以看到微信留言,还能够亲自打字并回复一个温暖的拥抱、送玫瑰花的表情。

泪目,斯人已去。

幸甚,他的文字在其身故一周年之际出版成册,我则收获了他的巨著《金月光》。这本书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如温润如玉的温涛先生一样,恬静无华,但其内在的精髓却需要一点点去翻阅、去品读、去回味。

书未翻卷,已然泪流。《金月光》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其实哪里有一甜到底的人生,甘苦与共,才更堪回味。”反面也写了一行字:“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于桂连和妻子刘卉。”温老师是个孝顺的儿子,与其妻伉俪情深,这行字任谁读了都会泪流满面。在其走后,其妻刘卉在公众号发文《老温走了,很安详》,这不温不火的言辞里有多少别人看不到的伤悲和泪水呀。

书中的文字大部分都在《老温不老》的公众号发表过,他的粉丝更是在其住院期间都深耕不辍的坚持写文下,心痛隐隐的同时又忍不住每天扒拉着公众号去读那些看上去平淡的日常。

现在再去捧读手中纸质版的书,去看温先生病中的日常,透着积极向上,透着正能量、更透着坚毅。他在重病之下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创作,应该是非常费力的,但是他留下的文字却是无价之宝。写文创作愉悦了他的身心,留下了他永恒的不可磨灭的足迹。他很伟大,作为一名文人,能够与文字生死相依,临终也有文为伴,寂寞却不孤单。

《金月光》这本书正是温涛先生精气神的写照,也是他留给世人的财富之卷。他的光芒必将照耀更多的爱好文学的人坚定不移地走向梦想起航的路上。

说到与山东金融文学的相识,源于那天午后的一个电话。当我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接到了董传元老师来电,他说山东金融文学有个笔会采风活动,邀我一同前往。

自幼爱好文学并在文学圈里浸润了十几年的我,听到有文事活动,欣然应允,决定推掉之前安排的事情,去参加这个金融文学圈里的盛事。这一决定,也拉开了我与山东金融文学深厚感情的序幕、从而也奠定了与一些兄弟姐妹的情缘基础。

尤其幸甚的是,在这个组织里结识了贾善耕主任、柴洪德行长二位兄长般的领航者。他们为了组织一些文学盛事那真的是呕心沥血,大到策划、主题,小到礼品、行程等等,有时候我在群中看到大家为每次的活动忙忙碌碌,几欲泪眼朦胧。

在山东金融文学这个大家庭里,我认识了我的校友兼同事——师兄李会启,他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也是默默无闻热心付出的工作成员之一。每次活动师兄都负责收取会务费用,这是个琐碎的事情,需要耐心。但是他几载春秋如故,无怨无悔。2019年4月,在泉城济南大明湖畔举办的春湖诗语金融文学采风活动中,我们共同接待了来自我们母校烟台农行干校的老师——井小力。在山东金融文学的活动中,与老师、师兄同一个版本出书、同时参加笔会采风,我感觉幸甚。这是山东金融文学带来的莫大的缘分。

说到井小力老师,她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女。时隔二十多年的岁月,再见,她依然是个优雅的女子。春湖诗语,那个美丽的春天,我们和一众文友相聚于济南大明湖畔,翠柳生烟,心中如湖水微波荡漾。尤其这之后互加了好友的我们,就经常能够欣赏到井老师的摄影作品,具备拍摄者妥妥的艺术气息,每一张都是大片的感觉。人的年纪无畏老幼,活的风采迷人就是青春永驻的体现,这种精彩在井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山东金融文学举办的活动,北京的达娃姐姐几乎每次都克服困难来参加。她有一种执念令人动容:山东是婆婆家,是丈夫的故乡,她是山东儿媳。我想说的是:她是山东好儿媳。一直不遗余力地用文字、用行动支持着山东。她身上体现的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记得也是春湖诗语的活动,我和柴洪舸姐姐被分配在一个房间,清爽干练的舸姐姐晨练回来给我带了两块茯苓饼,特别说明是达娃姐送给我的。我的心中顿生温暖。接过达娃姐姐从北京用背包背到山东的茯苓饼,我想:这哪是一种食品啊,这是达娃姐姐给婆家人带来的一片心意呀。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第一次现场参加山东金融文学组织的活动是在2018年5月,济南章丘紫缘香草园举行的《银海帆歌》首发式暨“述金融情怀.我的金融故事”有奖征文颁奖文学采风活动,我的座次被安排在最后面,同桌的是一个短发女人。这个女人黑皮肤、大眼睛、短头发、休闲衣服,看外表像是男人婆一般,粗狂、棱角分明。她的桌牌写了“魏茁”。一开始我并没在意这个人及这个名字,但是她粗粗的手脖子上戴了一大串琥珀珠子,大脑袋下面的脖子上明晃晃地戴着一大块黄橙橙的蜜蜡,倒是引起了我的些许关注:作为对珠宝首饰、文玩玉器颇有研究的我,扫一眼就知道她身上武器的真假。我暗暗想:她戴的宝贝虽然都是真的,但是这首饰挂的完全和她整个人的气质不搭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发现更不搭的是她的内心。粗狂的外表下居然有着非常细腻的触角。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却是有着蚂蚁般的心思。体量大,心眼却小。一点小事就刨根问底,还爱耍赖撒娇、钻死牛角尖......不过我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位魏茁姐姐的关心、提示下才急忙忙去做的。她更像是我的小秘书,粗中有细,且事无巨细。粗枝大叶的我忘记或者差点错过的事情,在她一遍遍督促下,都完美交了作业。尤其这些年以来的很多活动,在她督导下,我甩掉懒惰、替换行程、几乎都一起去参加。尤其在齐鲁壹点的“馨香雅漾号(后改成了泰岳金融文学)也是她“逼”着我注册的,有些会员的申请、征文的参与也都是她不厌其烦地提醒我参加的,我也因没有错过这些征文而收获了极多奖项。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香草园笔会留影

我和魏茁还在贾善耕主任的关心下,与董传元主任、李殿岭大哥等一起成立了树痕文学社,因为这个组织,我们又因此多聚了几次。其他时间,大家都各自忙于工作,就再没见过面。当然微信上,她每每“骚扰”我:大至珠宝玉器的鉴别,小至身体微恙的治疗等,作为她半个心理咨询师,我也是在这些方面给予她了很多的帮助。朋友嘛,就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能体现友谊之乐。

2021年9月,在泉城济南教师之家宾馆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有奖征文颁奖暨泉城文学笔会活动,她特别请我去附近的芙蓉街吃了美食“老北京爆肚”,而她自己则只吃了一个凉皮。吃完美食,她坚持抢着买单,说要一条龙服务:从住宿到吃饭。想到香草园笔会那个男人婆一般的女人居然和我成了文学好友,还成了生活中的闺蜜,像我的大姐姐一般照顾着我,我深感文学魅力巨大、从而延伸到了生活,并升华了大家的感情。这确实也是山东金融文学这个组织的功劳和魅力。

贾善耕主任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在山东金融文学这个群里,他之与大家应该是亦师亦友亦兄,不仅仅是领头羊、掌舵人。他身体纤弱,但还是为了这个大家庭能够团结友爱、安全健康地走下去,不顾劳累,操碎了心。山东金融文学就像是他的孩子,从襁褓中的婴儿小心呵护到十岁的少年,几度风雨飘摇,他与柴行长、裴希文、李会启、董传元一众人等不离不弃、砥砺前行。我想再美好的文字也无法描述出这种深情厚谊。他们不是母亲,却更胜母亲的爱的滋养,才让这个孩子成长到现在,让这个孩子有幸沐浴阳光,也让我们大家有幸聚在一起共同为其成长贡献一点点绵薄之力。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山东金融文学有个微信公众号,编辑林毅默默耕耘无数年,后来又有刘素萍大爱加入,坚持每天为大家发表文章,传递着文学带来的无限温暖。我也是做编辑的人,明白编辑的辛苦,能够数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事情确实不容易,且要搭上很多时间。编辑工作犹如为人作嫁衣,做的美品漂漂亮亮地穿在别人身上,但是收获的是一份欣赏美的愉悦心情。我想他们二人也是这样想的吧。尤其林毅,每次活动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会务工作人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言语不多,但是只要你需要,他却永远在那里。他像是一只定海神针,稳稳地成为了山东金融文学这个大家庭的核心力量。

在这个家庭中,济南教师之家笔会活动认识的高学廉、崔方春二位老大哥令人佩服,他们不仅仅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不像是一般的老人退休后开始颐养天年,他们依然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且辛勤耕耘着。老有所乐,乐在文学,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当然由于工作繁忙,我不怎么进群聊天,但是群中的张宜霞大姐旗帜一般高高飘扬,她也是退休之后继续为社会做着贡献、且摄影、文学均不耽误。还有徐雯小姐姐、陈玉玲大姐、马素平大姐、刘存玲大姐们都文采与相貌各各美艳如花。

几年来,在山东金融文学举办的各个活动中,摄影大师金庆友每次都有他为大会服务忙碌的身影,章丘农行李登高写歌并勇于歌唱的精神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根雕大师李殿岭的文学及根雕作品体现了艺人的工匠精神......与山东省工行工会主席冯衍华一起做评委的时候,他评选文章的独到见解、以及低调内敛的形象再次让我认识到:一个能够写出长篇小说的人功力确实非同一般。

因为山东金融文学,我认识的这些朋友里,除了欣赏他们的美文之外,我还拥有了友谊的硕果:我的家里挂着一副剪纸:“巾帼英雄走向世界”,这是香草园笔会结识的刘彩虹姐姐赠送的,彩虹姐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家,她这副剪纸卷面布置恰当,阴剪浓重、阳剪开阔,体现了深厚的剪纸功底,且极具艺术感。我与彩虹姐姐也是以文会友,源于山东金融文学这个平台成为了好朋友。喜欢绳艺编织的我也和姐姐同时被山东金融文学聘任为“金融工匠艺术家”。

自从香草园一别,再无见面。但是姐姐几乎年年给我快递她的剪纸作品。姐姐的作品曾在韩国、加拿大等不同国家展出过,我能拥有珍藏实感福分所至。今年春节彩虹姐姐又给我寄来了她的新创作:把剪纸艺术与挂历相结合,这是一个新的发明。我在泰安真诚地祝福她的剪纸艺术能够走向更远更深的方向。

我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李殿岭大哥的荆棵根瘤雕:栩栩如生的根雕人物“老子”,那长长的眉毛、微笑的眼神、卷曲的胡须,非常逼真。李殿岭是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山根雕传承人,他的作品本着尊重自然、追求技艺的精神,力求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成为“天人合一”的精品。我办公桌上摆放的这个人物,就是一枚小小的精品,令我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欣赏之,怡情、怡心。

我们山东金融文学这个大家庭里藏龙卧虎,大家不仅仅爱好文学,还各自在文学之外有着不凡的成就,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深感这个大家庭的不凡之处。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凡的群体聚集了不凡的人才,不凡的人才成就了不凡的群体。这也是我多年来流连、聚集在这个群体中的原因。

时光宜暖,风华易逝,而文学喂养着我们的精神,走过十年的山东金融文学,风华正茂。希望我们这一帮热爱文学的金融人,在这个温暖的群体里优雅地慢慢变老。

2022年3月19日星期六午时于泰山脚下

青未了|《金月光》的光芒及文学喂养

作者简介:静水深流,曾用笔名木子李小四、玉玉的小蜗牛等,诗人、作家、经济师。乐写文、善编织、偶尔涂鸦铅笔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树痕文学社副社长,山东金融文学理事,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肥城作协第一届副主席。拥有微信公众平台【木子李小四】,美篇号【静水深流666】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都市头条·华夏艺苑认证编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泰岳金融文学编辑。目前有千余篇作品散见于各种纸媒及网媒。部分作品收录于《山东散文选》《银海帆歌》《广 原野的十八颗树》等书籍。原创作词获得词曲中国2021年度优秀词曲大奖赛作词组铜奖。祖籍山东平阴,现居于巍巍泰山脚下。

壹点号 泰岳金融文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