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旧时在冬天,大陆民间广泛流传着“数九”的习俗。
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算起(也有说法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即:
冬至往后数九天为“头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第三个九天为“三九”,依此类推;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九九”),共计八十一天。
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开始暖和,便到了春耕的时候。
“数九”
“数九”习俗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存在。
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在民间,人们按照各地的农事物候以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版本的“九九歌”,比如下面这一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此外还有很多谚语,比如“春打六九头”,是说“立春”一般都在“六九”的第一天。
这些民谣和民谚琅琅上口,即使不识字的农夫农妇乃至孩童,也很容易记忆,具有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的实用价值。
梅花型九九消寒图
而对于文人雅士和上层社会的人们,则把“数九”玩出了很多花样,既雅致,又有趣,例如——
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记述: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这是说,在冬至当天,画一枝墨色梅花,上有九朵,每朵花开九瓣,一共是81瓣。每天用红笔着色一瓣,等到全部花瓣都染红,就出了“九九”,寒冬已过,春天到来。
此幅梅花就叫做《九九消寒图》。
这种通过画画来记录“九九”进程的方式,俗称“画九”。
文字型九九消寒图
此外,还有通过写字(书法)的方式来数九的,俗称“写九”。这种方式曾在清朝宫廷中盛行——
据清代吴振棫所著史料笔记《养吉斋丛录》载:
“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
这是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写的消寒图模板,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这九个字都是九画,一共81画;
每年冬至前将之挂于室内,入九后每天填写一笔,写完一字便过一九,九个字都写完则过了“九九”,春天就到了。
你可能已经发现,上述九个字中,“风”是四画,“垂”是八画,并非九画。
需要说明的是,“风”是繁体字“風”,为九画;“垂”字的中间那一横,要拆写成两个小“十”字,这样就也是九画了。
图上还题有“管城春满”四字,这里有个典故: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号“管城子”。“管城子”后来便成为毛笔的代称。
所谓“管城春满”,就是说笔画全部填满,春天就来了。
九九消寒图(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古人还作了许多这种九画九字的句子,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等等。
可能是觉得每天仅写一笔太单调了,古人往往还会在该笔画内,用其它颜色以小字记录下当天的天气情况等。
来看上面这幅“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
其中,“头九”的第一天,即“春”的第一画(横)内,有标注:“晴冷日”;
第二天第二画(横):“云开见日”;
第三天第三画(横):“飒飒寒风一日”;
第四天第四画(撇):“终日凉风侵入皮肤如刀刺”
……
这样,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就成了当年冬天天气情况的记录。每年都有一幅,经年累月下来,既是一种“岁月的收藏”,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几何图案型九九消寒图
此外,还有各种几何图案的消寒诗图,也很有创意,例如上面这一幅。
这是将一首九九消寒诗的文字排列成了一个葫芦的形状。葫芦是大陆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之一。
该诗的内容是九九歌与三国演义故事的拼接,是一首打油诗:
“一九升至一阳生,孔明登台计东风;二九节气近消寒,三圣大战虎牢关;三九硬冻遍地冰,三国英雄赵子龙……”
葫芦内外环绕出九个圆形区域,入九后每天用红笔在圆形区域内画一个小圆圈,九天画满一个圆形区域;81天后画满九个圆形区域,蕴含了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上图仅画满四个圆形区域,还有五个“九”没有绘制。)
末代皇帝溥仪所用的九九消寒图
最后,再来看一张设计比较复杂的《九九消寒图》,如上图。
据说,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用的九九消寒图。
该图采用“九宫格”结构,每格内有九个小圆圈,同样排列成九宫格结构,一共为81个圆圈;入九后每天以阴阳鱼图案来画一个圆圈,以记录冬季“九九”期间每天的天气情况。
具体的画法是:“上晴、下阴、左风、右雨、雪点当中”(上涂为晴天,下涂为阴天,左涂为风,右涂为雨,雪点圆圈当中)。
这与民间流行的《点九图》的画法口诀一致:“上点晴天下点阴,左风右雨雪中心”。
其特色是通过阴阳鱼图案来记录天气,“阴阳”连着“太极”或“道”的概念,这就具有了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意味。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