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浮生六记,薄薄一本小书,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因为民国时期林语堂评价书中人物的一句话,“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轰传一时,影响力直到如今。全书六章,一记一章,各自独立。据说,这本书的后两章本已散失,现有的是后人添加补全的。不过原本这本书的精华,也是在前三章,真正触动人心的,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情”字。

其中,既有作者笔下的妻子“芸娘”,毫不矫揉造作,对美好浪漫的天真追求的“真情”,也有芸娘对丈夫,无论穷通,一以贯之的“爱情”,更有作者沈复本人,字里行间对于妻子芸娘的“深情”。然而,正如那句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作为读者,看到书中如神仙眷侣的年少夫妻,一步步陷入困顿,直到病卧床头,没钱等死之时,很难不为之深深叹息。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读到书中夫妻病榻前执手永离,犹言“来世”,“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时,想来再坚强的人,也很难掩住自己的泪水。自古有言,“情深不永”,即便是北宋文豪苏轼,情深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也难逃,“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只是如这浮生六记中,前后落差之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难怪很多看完这本书的人,都说积郁难平,经日方消。

那么,沈复,芸娘这对夫妻,是如何将他们的浪漫爱情,无可挽回地走入这个结局的呢?

沈复,芸娘,夫妻之情,之所以触动人心,在于二人相知相守,相互尊敬又相互包容,在二十三年的颠沛人生中,始终如一。沈复为人落拓不羁,难免有时开玩笑就不分轻重。芸娘性子相对平和稳重,沈复于是也就收敛性情,夫妻间对话的口头禅是“岂敢,得罪”,以为平常。然而时间长了,芸娘也难免被沈复带跑偏。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刚嫁到沈家时,芸娘“事上以敬,事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生怕被人说闲话。家居日常,迎来送往,两人路遇,总得执手相问,“去哪里?”。两人情好处,同行则执手,落座则并坐,刚开始还避开人前,觉得不好意思,时间长了,竟自然而然,毫不避讳。

这样的真情自然流露的生活状态,若是在如今,那真是叫人羡慕,但是以清朝乾隆末期的士族大家庭生活而言,恐怕就很难不让人侧目。简单说,生活在那样的官绅大家庭中,得“注意影响”,是没有多少夫妻间真情地表达空间的。

沈复,芸娘这种毫不掩饰,做作的真情流露,习以为常,在这个大家庭中给种种人等留下的印象,恐怕正是后来诸多事件的起点和背景。这一份真情,是全书最为打动人心的所在,然而也正由此,成了悲剧的起点。而这,至少从全书看来,夫妻俩至死都没能明白。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沈复,芸娘,同样出身读书人家,家境却是大不相同。沈家在多地置有房产,在苏州家常宴席,便招来歌舞班子助兴,对门就是苏州名胜,“沧浪亭”,家境可见一斑,在当时妥妥的中产。芸娘自幼丧父,全靠她稍稍长大,学会针织刺绣,奉母养弟。无论她此后有多努力,小心,缺乏自小的耳濡目染,对大家庭生活种种礼数,“潜规则”,人情往来的分寸拿捏,很难做到完美不出纰漏。

偏偏丈夫沈复又是个洒脱,不拘礼数之人,在这方面能帮到她的很少。如果只是这样,那也罢了,最多让家中长辈一笑而过,回头慢慢跟她讲解就是,并不是多大的事。然而,一来因为上述两人日常的真情流露,“不庄重”,二来沈复的这般“名士”性子,体现在他的外出求职过程中,可想而知的不顺利,以至引起父亲,家族由对他的不满意,迁怒到芸娘身上。

客观地说,在后来芸娘的种种失误上,沈复是有责任的,正是他的各种不拘小节,导致了芸娘百般周折,而进退失据,最后把公公,婆婆一起得罪了。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沈复自小家境不错,生活优渥,又自诩诗画通才,性子上就有些收不住,花起钱来,那是眉头都不带皱的。芸娘虽然自小家境贫寒,相比丈夫知道些疾苦,但原本她的性子里,就有向往自由洒脱的一面,这从夫妻两人后来对李白来说,杜甫诗句评价,可以得知。对沈复的诗酒风流,芸娘从不曾有怨言,这里头既有她个人的喜欢,也有对丈夫的由爱而“宠”,甚至到了“拔钗沽酒”的程度。

然而,风花雪月终究是不能拿来过日子的,当夫妻二人的率性真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交友不慎”,“家产危机”时,种种的尴尬,不幸也就随之而来。相较于弟弟,弟媳争夺家产的百般算计,暗中诋毁,夫妻二人竟如天真的孩子般,毫无防范,一再地被伤害,被侵夺,书中读来,教人感慨。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自己挣钱的本事不大,花钱却如流水,又为“义”之名所困,不屑争“利”,但凭这一身的“正气”,“骨气”,又如何养家活口?以上种种,若是在一个好的时代,在一个家境足够宽裕的读书人家,那都不是个事。大家庭嘛,养个把全脱产的“名士”,多大点事?

那么,沈复,芸娘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们家的家境,究竟如何?沈复自述,“余生乾隆癸末冬…”,是为1763年。以此推断,沈复,芸娘夫妻二人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时期。

清朝自入关而至康熙时期,人口约为7000万。随着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明朝时期引进的高产作物,如玉米,红薯,土豆,花生等种植技术,也开始成熟并得到推广。此后约莫百余年相对稳定的生活,到了乾隆中期,清朝人口暴增至4亿。人口的高速增长,摊薄了社会总资源的分配,到了乾隆末年,民生凋敝,千疮百孔之下,“盛世”之名,其实难副。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具体到读书人的出路,生计,也在这人口的快速扩张下,日趋艰难。原因很简单,读书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科举入仕的名额,却始终没变,绝大多数人,一生功名不就,成为常态。于是,这时读书人,尤其是沈复身处富裕江南地区读书人的主要出路,由科举一变而为“游幕”,就是在全国各处大小官员身侧,充任“幕僚”,负责处理来往公文等等日常工作。

后来广为人知的“绍兴师爷”,即是其中一例。相比开办“学馆”,幕僚的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在经济尚可的州县,年收入4~500两,只是寻常,能力强,会交际的,能达到年入2000两以上。由书中所载,“游幕”多在“江宁”,“海宁”等富裕州县看,沈复的父亲,个人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成就了沈复自小的优渥生活。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然而,正因为多年身处官场之中,对整个社会经济下行,对幕僚工作激烈竞争,相互倾轧的状态,沈复的父亲心知肚明,深知危机所在。由于沈复自小在诗文上的悟性,才气,沈父对他的职业期许,必定也是抱着极高期望值的,这从他几次亲自为沈复选择名师,可以看出。

然而,沈复个性上的不羁,在求职之路上的一再任性,受挫,让他的父亲恼恨之余,就又很难不因为上述种种“小事”,迁怒于儿媳芸娘的“一味纵容”,不加劝导。如上,在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出路极其有限,除了“学馆”,“游幕”,再一个相对多的,就是“经商”了,这也是那段时期出了很多“儒商”的缘由。

然而,无论“游幕”,还是“行商”,都是需要人际关系加持的,就不免接触到“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这又与沈复的性情冲突,唯一一次经商“成功”,其实就是人家带着他出了趟远门。若是在当下,沈复夫妻,大可以“一技之长”,不问世事,保持个性,做一对平凡烟火中的神仙眷侣。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可是,身处那个时代,无论是在家族内,还是在社会中,留给“个性”的空间,实在太小。既然直到最后,沈复,芸娘都坚持着个性,不肯动摇,那么在整个时代的重压之下,他们的悲剧命运,也就是注定的了。

沈复,芸娘,二十三年的夫妻日常,从最初的无限美好,到堕入深渊的每一步,我们作为读者,总难免会想着,“假如…”没有假如,美好之所以炫目,正因为他的超脱寻常的脆弱,悲剧之所以撼动人心,正因为在坚硬的日常之下,美好过于不堪一击。

试想,若是沈复,芸娘夫妻妥协了,动摇了,还会有这本“浮生六记”带给我们对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我们心灵的撞击吗?进而,还会有林语堂口中,那个“中国文学史中,最可爱的女子”,芸娘吗?

再读《浮生六记》发现,理想与爱情,如何被现实逼入了绝境

小结:沈复,芸娘,一对各自都有性格缺陷,不完美的两人,以其自身不完美的爱情结局,在那个不完美的时代,却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在日常的人世烟火中,升腾出的,并不惊天动地,却直透人心的,完美爱情故事。情与真,义与利,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也总会有永恒的东西,存在其间。

沈复,芸娘作出了他们的选择,为此至死不悔。作为读者的你们,又会如何看,如何想,作出自己在这个时代的选择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