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同样是一日三餐,为啥有的人1天拉1次,而有的人能3天才拉1次,到底哪个更加健康呢?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定要每天都排便才健康。

实际上,排便次数多少,和每个人的体质、饮食情况、生活习惯等相关。

比如有的人胃肠蠕动快,食物通过速度就比较快,那么他可能1天排便1次。

也有的人食量比较小,没有那么多食物残渣,那么他可能3天排便1次。

无论你是1天3次大便,还是3天1次大便,其实都是健康的[1-3]!

有的人虽然1天1次,但却一直拉稀便,这也是不正常的。

因为大便的形态也是健康的“风向标”。

目前描述评估大便形态最有效的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简称BSFS)。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来源:考文献[4,5])

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如果你的大便是3型和4型,那就是便便中的“理想型”了,代表它软硬适中、适合“上路”。

其中4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状。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但如果你的便便像1型和2型,则说明你的大便比较干,可能有便秘;5型-7型则可能属于拉肚子了!

除了大便频率和形态以外,很多人不知道,排便时有这些感觉,也提示大便可能存在问题:

大便后没有明显的轻松舒畅感;

大便时肛门有阻塞感;

总是没有便意、想大便时又排不出;

粪便带有黏液或血迹。

这些情况都建议去消化内科或肛肠专科看看[6]。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1

每天定时排便。

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大便,养成“排便生物钟”。

比如早起后可以喝1-2杯温水,刺激胃结肠反射形成,引发结肠蠕动,将消化物推向直肠,刺激便意产生。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2

不憋大便。

经常憋大便,容易让便意消失,也会让便便在肠内停留太久,因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

3

不要在厕所玩手机,等便意来。

简单来说,就和厕所培养成“一见面就开黑”的关系,一蹲下来就想“开大”。这样还能减少排便时间,预防痔疮。

4

感觉排便费力时,试试换成蹲厕。

蹲着比坐着肛肠角更大,通常拉得更快。

肛肠角

对于年纪大的人或家里是马桶的人,坐马桶时可以在脚底垫个小板凳。

5

每周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让我们排便更加通畅,上班族哪怕是步行、骑共享单车等也行。

6

每天喝水1.5~2.0 升。

大概就是8杯水或3瓶矿泉水。

7

每天摄入20~35克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比如:

谷物:燕麦、红米、全麦面包;

蔬菜:芥兰、西兰花、菠菜;

菌菇类:草菇、冬菇、蘑菇、木耳;

豆类:鹰嘴豆、红腰豆、黄豆、红豆。

8

吃西柚、西梅、火龙果可能比香蕉更好。

一般来说,西柚、西梅、火龙果的通便效果较好,但也有个体差异,需要自己去试。

香蕉的膳食纤维含量不算高,不成熟的香蕉还有鞣酸,反而容易加重便秘。

大便1天1次和3天1次,哪个更健康?

9

不买通便保健品。

保健品不是药,并且很多酵素、通便茶、肠清茶还含有伤害身体的成分,长期服用,反而会让排便功能变差。

如果大便每周少于3次,持续超过6个月,建议去医院消化内科做个全面的检查,因为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还是去医院排查一下更放心。

最后祝大家所有的便秘说拜拜!

审稿专家

李鹏| 北京佑安医院消化肝病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eaton KW, Radvan J, Cripps H, Mountford RA, Braddon FE, Hughes AO. Defecation frequency and timing, and stool form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Gut. 1992 Jun;33(6):818-24.

[2]Fang X, Lu S, Pan G. [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 bowel habit in adult non-patient population in Beijing area].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01 Nov 10;81(21):1287-90. Chinese. PMID: 16200717.

[3]XiongL, GongX, SiahKT, et al. Rome foundation Asian working team report: real worl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Asia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32(8): 1450-1456.DOI: 10.1111/jgh.13730.

[4]Lewis SJ, Heaton KW. Stool form scale as a useful guide to intestinal transit time. Scand J Gastroenterol. 1997 Sep;32(9):920-4. doi: 10.3109/00365529709011203. PMID: 9299672.

[5]蒲秋霞,李红伟,宏亚丽.国外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启示[J].护理研究,2019,33(9):1552-1555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 [J] .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 (9): 577-59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9.09.001

[7] 2020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805-806

[8]Di Costanzo, Margherita, Berni Canani, Roberto. Lactose Intolerance: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J]. 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8, 73(Suppl. 4):30-37.

[9]江维, 张虹玺, 隋楠, 李荣, 严常开. 中国城市居民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10). 1293-1296.

内容制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