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翁森和柯九思都是仙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翁森(生卒年不详),字秀卿,号一瓢,今浙江仙居县双庙乡下支村人,南宋诗人,活动于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南宋灭亡后,翁森立志不再做官,隐居教授。元至元年间,建安洲书院于县东南二十五里崇教里(今双庙乡),以朱熹白鹿洞学规为训,坚持以儒术教化乡人。从学者先后达八百多人。元代废科举,乡里人甚少攻读,学风日下,本县地处穷僻,文化尤其日衰,经翁森的力挽,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至元二十四年(1287),道士翁道全于县东南三十五里建葆真书院,翁森为之作记,所著有《一瓢稿》。内《四时读书乐》一文,脍炙人口,被选编入民国时期的初中国文课本,现在台湾地区国文课本里还有保留。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柯九思(1290-1343),“诗书画三绝”的元书画家、鉴藏家。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柯谦子,受其父的影响,自幼爱好书画,天历元年(1328),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王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被授予正七品典瑞院都事,翌年,迁升为正五品奎章阁鉴书博士,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文宗去世后,束装南归,退居吴寓松江姻脂桥。博学能文,擅写墨竹,长于画山水、人物、花卉。一生好文物,富收藏,精鉴赏。

由于年代久远,柯九思与翁森是否有过直接的交往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在最近发现的《翁氏宗谱》中,发现了一篇由柯九思撰写的人物传记,倒是把柯九思与翁森后人联系了起来。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翁森的老家双庙下支(现为括苍村)已经没有翁氏后人,翁氏宗谱是在淡竹乡下郑村被市博物馆副馆长张峋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翁氏后人在破四旧中怕文物被毁坏,把宗谱藏在牛棚的稻草堆中才得以流传至今。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宗谱中对翁森的记载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翁森的《百梅咏》也记录在宗谱中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宗谱中的《会仙公行传》由柯九思撰写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会仙公行传

公讳沛,字一臯,号会仙。鞍山妇科之医祖也。生而颖异。与缙邑学论茫裔纯公交最善。一日,同入山林,遇鹤发苍髥老叟。止宿深山石舍。见山川环绕,松竹抱围。未入室有琴音灌耳,登其堂,皆古画名书,心目开畅,真仙人之所居也。叟曰:“求志达道,致君泽民由于十载寒窗,何不以医济世康寿乎,入余筪中有书二部,而两人各取分阅,朝夕研究,自然神明透彻。” 与友受书偕返,在山方匝日,回家已一年。思之骇异。自是授之子孙,世代相传。凡胎前产后疑难莫决者,皆来求其方脉,无不立效。此岂人间之所传,实仙人之所授也,即卢医扁鹊何以过焉,其际会为何如哉。余从不道荒唐,述艳治,今亲见其如此,故乐为之传,以垂不朽云。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柯九思记录的翁森后人遇仙奇闻

仙居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神仙的故事,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将永安改名为仙居。感谢下郑村翁氏后人的精心保护,才能让我们在今天还能听柯九思给我们讲故事。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我们今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