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光字片”到北大 ——《人世间》里找到你!

全文共4135字,阅读约需13分钟

关键词:北大精神

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热剧集《人世间》中,北大以一种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的方式惊喜“客串”了一把。周家的大儿子周秉义与二女儿周蓉在恢复高考后,双双考入了北京大学。

在剧中,还有不少场景,反映了80年代初的北大校园生活。

对于剧中人物的成长而言,北大的出现是情理之中的——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独家

梁晓声谈北大精神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特别邀请到《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先生分享他眼中的北大。在梁晓声先生看来,“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是北大精神的核心诠释。他笔下的周家兄妹则尽显80年代北大学子的精神面貌。

点击视频,聆听梁晓声先生赠言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尊敬的北京大学的朋友们,毛主席关于长征说过三句著名的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北大的历史看,自从《新青年》落户北大,其上所发表的好文章,已具有新文化运动宣言书的属性。当年许多北大师生都热忱而自觉地充当了新文化运动宣传员的时代角色。

从北大走出的许多学子,皆具有时代之担当精神,具有中华民族新青年的风貌,对于新文化运动及后来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北大的许多师生又热忱而自觉地发挥着思想的光和热。万事开头难,改革是难中难。拨乱反正,思想为先,在此点上北大继承了自身的精神传统。

我认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务要固守的当是爱国主义。民以食为天,民以国为地。倘某人并不爱国,不论自诩多么地爱人民,在我这儿总觉得可疑。而只要具有爱国之情怀,其思想、主张、精神和能力,必可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人民,促进时代之逐步向好的改变,同时有益于自身的与时俱进。

故所以然,诸君若问我对北大精神的理解,那么我的回答是: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到五四时期,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到现而今,北大精神一步到位的诠释,提取核心的诠释,其实便是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无此核心的存在,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便也没了其所扶立的根基。恕我直言,若北大人不爱国,既不但负往圣、负先驱,亦必负万众斯民。

至于小说《人世间》中的周家兄妹,同是八十年代北大学子。我的创作初心,当然是想使他们具有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年轻知识分子的新的精神风貌。在原著中,周家兄妹和郝冬梅在一起,所议话题,所思所想,每与改革的难点、国家的前途有关,但我水平有限,力所难及。

我没有什么可对北大说的寄语,北大人也完全不需要我说什么寄语。但我在北大也是有朋友的,局限于中文系,如谢冕先生、陈平原先生,陈晓明、张颐武、曹文轩教授。大学永远是国家新人的摇篮,是国与国之文化、科技、艺术相互交流的实体。有知识的和有情怀的这两点如何能在教育学中相得益彰、知行合一,这是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每觉困惑、每觉无力的。我多么希望仍在教学岗位上的诸君能够总结出好的经验啊!

敬爱你们的梁晓声

2022年3月16日

李路谈创作心得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对电视剧《人世间》的导演、总制片人李路进行了独家专访。近年来,李路导演先后执导了《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和《人世间》几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作品。

“大爆款”背后,是李路导演拍戏时的认真、努力,更离不开他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选题上,李导演从不随波逐流,而是紧贴百姓所想,力求打造契合时代的新作品。同时,“真情实感”是他眼中“好剧”的标准:“好剧跨越年龄,会在不同层次里让大家产生共鸣,主要还是靠真情实感。”新颖和真挚,成为这些作品“火出圈”的秘诀。

剧中,周家兄妹是北大学子;现实中,《人世间》的导演、总制片人李路先生也曾于北大进修过。他寄语北大同学,要“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工作中做出突出的成绩,为校争光,为国争光”。

点击视频,聆听李路导演寄语

长河

有拨动心弦之力

从“光字片”到北大 ——《人世间》里找到你!

《人世间》这部大戏以东北普通工人周志刚一家三代人的人生轨迹、命运沉浮为线索,串起了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五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与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从北方某城市的平民区“光字片”到天南海北、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与社会嬗变透过这部充满生活质感的“史诗”缓缓铺开,苦痛与欢乐、挫折与追求、现实与爱情,个体与时代交织在一起,不知不觉间,观众与角色实现了共振,剧集也在好评如潮中成为火爆荧屏的现象级作品。

《人世间》剧作的走红有着许多内在的必然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将这部剧作引发的跨代关注归因于某种“熟悉”与“陌生”——

“首先与作品中人物年龄相似、有相同成长背景的一代人,他们因背景的贴近性、细节的真实性等诸多因素会喜欢看。而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Z世代对知青故事相对陌生,知青一代的生活与际遇距离他们已经很远了。正是这种陌生和隔膜让他们有探究的好奇,而且可能会在作品中读懂父辈,甚至是祖父辈的生活。”

作为一部讲述“50后”故事的作品,《人世间》成功做到让从“50后”到“90后”的受众都追着看。这部作品投注着作家梁晓声对知青命运一以贯之的关注,它是一部“长河小说”,从知青岁月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也是作家本人总结性的作品。《人世间》并无惊世骇俗之处,但曲折的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逼真的细节却有着拨动心弦的力量。剧中周家兄妹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骆士宾南下成为自由经商者、吴倩买断工龄再就业,这些世事变迁中百姓的共同生活碎片,使遥远的历史余音得以回响在新鲜的时代空气当中,年轻一代从纸面上得来的历史经验由此被激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