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作者:百科漫谈

世界军事2022.2 智库·本刊专稿

乌东冲突,难止难休

□ 王一笑

2021年岁末,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形势令人忧心。在媒体的报道中,双方在边境集结的部队有十几二十万。由乌克兰与乌东民间武装的冲突演升为俄乌两国间的冲突,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已有一段时间了。近来双方的碰撞几近白热化。乌克兰外加美国,一面言之凿凿地说俄罗斯将要入侵乌克兰,一面加速武装乌政府军、并在俄罗斯周边大量部署军力。

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最大一次冲突,要追溯到2014年。当年3月,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超过96%的投票者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犹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乌东地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独立公投行动、克里米亚事件的惊悸尚未平复,乌东又要闹分家,乌克兰政府紧急派兵镇压。于是拉开乌东冲突近8年的战争大幕。

其实,乌东冲突早已跨出国门,战火的点燃与熄灭更不由自主,而是取决于各方的博弈。位于“大黑海沿岸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注定难逃被地缘政治摆布的命运。而地理位置夹在北约与俄罗斯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弃背景下,政治经济搞得一团糟的乌克兰,天生就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这是莫斯科保卫战中最著名的口号,激励了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勇往直前。80年后,这一口号在莫斯科再度响起。而这次事件的背景,则是北约东扩下的乌克兰"入约"。

伴随北约的5次东扩,俄罗斯的欧洲近邻相继加入北约。热切盼望"入约”的乌克兰,却因俄罗斯的阻碍始终未能如愿。俄罗斯将乌克兰加入北约视作做攸关自身生死的问题。俄媒"今日俄罗斯”指出,北约东扩一直是俄罗斯最关心的,也是俄罗斯-北约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俄罗斯真的会入侵乌克兰吗?北约东扩的实质是什么?地理意义上的乌克兰之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继克里米亚之后,乌克兰问题会出现下一个爆点吗?本期《乌东冲突,难止难休》专题,将以《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地理视角看乌“入约”》《乌东冲突能否“破防”》三篇文章,带您拨开假象的纷扰,洞悉事物的本真。

-4 -

智库·本刊专稿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乌东地区 克里米亚入俄 公投独立 乌东冲突 明斯克协议 乌东入俄

乌东问题的缘起

由于历史原因,大致以第聂伯河为界,乌克兰东西部在经济、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差异较大。

乌克兰东部地区主要指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和哈尔科夫州三个州。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的统称,这里是乌东冲突最激烈的地方。

顿涅茨克是顿涅茨克州的首府,是乌克兰第四大城市。卢甘斯克是卢甘斯克州的首府。哈尔科夫是哈尔科夫州的首府,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与哈尔科夫,是乌克兰东部最重要的三个工业城市。这三个地区一起组成特殊的经济“金三角”,总量占乌克兰工业的1/3。

苏联时期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就是非常重要的煤炭和工业基地。顿涅茨克更有“顿巴斯煤城”之称,境内有非常闻名的亚速钢厂、伊里查钢厂,还有大量的焦炭厂、化工厂等。卢甘斯克除了有强大的矿产和钢铁工业,其铁路机车制造更是世界闻名。哈尔科夫则是乌克兰最大的工业和交通中心。

早在沙俄时期、乌东地区就有俄罗斯人在此生活。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大量涌入此地,与当地乌克兰人融合。所以乌东三个州一直与俄罗斯很亲近。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苏联解体后,乌东地区仍是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工业配套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里的经济运行主要依赖与俄罗斯的贸易。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使得乌东地区比乌西地区更为富裕。由于受俄罗斯影响较深,这里的人以俄罗斯族人为主,普遍信仰东正教,讲俄语。

乌克兰西部多为乌克兰族人,以农牧业为生,主要靠向西欧国家出口农副产品谋生。历史上,这里长期被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天主教文化背景深厚。讲乌克兰语和波兰语的人更多,在政治倾向上更亲欧反俄。

正是这些差异,给乌克兰今日的分裂埋下隐患。乌西想倒向欧盟乌东想倒向俄罗斯。乌克兰最初的内乱,就是因东西乌克兰是否加入欧盟的分歧引起的。

2004至2005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乌亲西方势力逐渐坐大,长期把持中央政权,不顾乌东地区民众的基本诉求,在国内强行推动去俄化措施,诸如,立法取消俄语官方语言地位,终止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再比如,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很大,每年都要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俄罗斯也给予很优惠的价格。但是,乌克兰不再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而是花高价从美国进口页岩油与天然气。这就严重损害了乌东地区民众的利益。

2013年底乌克兰的亲西方势力与亲俄势力打得昏天黑地。本来乌克兰要与欧盟签署自贸协定,但因俄罗斯拿出更好的筹码,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决定终止与欧盟的协议。在西方势力的煽动下升级版“橙色革命”爆发。

2014年1月19日,约一万名乌克兰反对派在首都基辅集会,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混乱中,亚努科维奇辞职并出走。

此间,媒体(2014年3月25日报道)曝光了一段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与前议会副秘书长涅斯托尔·舒弗里奇的电话录音。在两人的对话中,季莫申科表示,对乌克兰境内的800万俄罗斯族人,应该“直接用核武器消灭”,这样才能保证乌克兰的国家安全……

凡此种种,乌东地区对政府的不信任和离心倾向加剧。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发起全民公投,超过96%的克里米亚民众投票决定加入俄罗斯。3月18日,普京签署命令派俄军进驻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犹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此后,乌东地区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三州的亲俄民众群起效仿,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公投决定三州的未来。

乌东冲突大事记

乌东冲突自爆发以来,已近8年。其间,乌东民间武装与乌政府军几度停火谈判.却终究难以止戈。

2014年4月,卢甘斯克、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三地的亲俄民众举行抗议集会,提出实行联邦制、加入俄罗斯等要求。哈尔科夫当地亲俄抗议者在州政府大楼旁宣布“哈尔科夫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顿涅茨克,集会者占领了州政府大楼.升起俄罗斯国旗。有抗议者向政府大楼中扔燃烧瓶.造成政府建筑起火。

2014年4月7日晚,乌克兰政府向乌东地区派出特种部队,镇压当地抗议民众。随后,乌政府军与民间武装爆发大规模冲突,乌政府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2014年5月11日,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举行关于两州地位问题的地方公投。两州公投组织者均宣布公投获高票通过。“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中央选举委员会称,在关于顿涅茨克州独立问题的公投中,赞成独立的选票为89.07%。“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中央选举委员会称,在关于卢甘斯克州独立问题的公投中,96%的选票赞成独立。

为控制乌东局势,防止克里米亚事件再次上演,乌克兰政府派军队前往乌东地区开展“反恐行动”。冲突中,不少乌政府军士兵临阵倒戈,使得乌东地区的战事胶着。

2014年7月,乌政府军发动“夏季

-6-

攻势”,很快拿下杰巴利采沃,切断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两州民间武装的联系,尽管后来民间武装夺回一些城镇,但双方形成对峙。7月,欧盟以“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为由,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

2014年9月5日,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与乌东民间武装,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包含12点内容的《明斯克议定书》,要求乌政府军与乌东民兵武装无条件停火。但是,因在撤军及顿巴斯地位问题上分歧太大,无法达成妥协。这注定了明斯克协议是一个脆弱的和平协议。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2015年1月,俄军、乌东民间武装与乌政府军在杰巴利采沃爆发大规模会战,双方都动用了上万人的兵力。这场战役,乌政府军惨败。战场上的失败,让乌克兰政府丧失了对顿巴斯地区的话语权。

2015年2月,在欧盟的斡旋下,德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四国签署了升级版明斯克协议。新的明斯克协议,包括乌政府军与乌东部民间武装停火、确定停火分界线、从接触线后撤重型武器等内容。

根据升级版明斯克协议、乌克兰政府要给予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高度自治权。其实。这是变相承认了顿巴斯地区的独立地位乌克兰要履行这个协议,甚至要修改宪法。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此后,乌东地区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但小规模交火事件时有发生。

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4月中旬到2015年3月19日,乌东地区冲突造成至少6072人死亡,并造成冲突区15345人受伤。另外,仅乌克兰境内登记在册的难民数就超过110万人。

2017年,国际社会对乌东冲突的关注度持续减弱,乌东局势形成周期性升级的新特点,每两三个月急剧恶化一次“唤回”人们的目光。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调解工作,虽然还在做,却难以达成共识。2017年7月,“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扎哈尔琴科发表声明称,在三年过渡期后,将成立新国家“小俄罗斯国”取代乌克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方强烈反弹。

2018年6月,德国、法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外长就乌克兰局势会谈。11月,俄罗斯以“侵犯俄国界”为由,扣留三艘试图穿越刻赤海峡的乌军舰船。12月,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签署关于不再延长乌俄友好条约的法律文件。

2019年7月,乌东冲突各方商定,自当月21日起实施无限期停火。无限期停火的主要内容有:冲突各方的最高司令部以公开声明的方式下达停火命令,强调不得采取任何侦察破坏和攻击性行

-7-

动,不再使用任何武力措施。不得在居民点,尤其是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附近布置重型武器装备。

持续63个月的乌克兰内战,终于迎来无限期停火的曙光。

2020年7月乌克兰国防部发布在乌东地区全面停火的声明。声明称,自7月27日零时起,在顿巴斯地区实施全面停火,冲突双方禁止从事进攻、侦察和破坏活动,禁止包括狙击在内的一切敌对行为,将有效执行对违反停火行为的约束性措施和汇报制度、建立顿巴斯军事接触线停火协调机制……

然而,6个月后,乌东局势骤然紧张。2021年春,乌东民间武装与乌政府军小规模交火不断,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自2021年3月起,乌政府军不断向乌东前线增派部队和坦克、火炮、步兵战车等武器并使用重型武器进攻乌东民间武装,造成多名军民伤亡。双方交火次数越来越多,冲突烈度逐渐升高。据欧安组织乌克兰特别监测团的报告显示,仅2021年4月2日一天,顿巴斯地区就发生511起爆炸事件和1000余起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

3月间,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旨在让乌政府军重新夺回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与乌克兰重新统一。乌东战火正炽,乌克兰竟然想要将已被俄罗斯攥在手中的克里米亚“拿回来”,国际社会愕然。

直到2021年底,乌高官不断渲染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增兵,准备入侵乌克兰。美国自然也没闲着,使劲给乌克兰打气,表示支持其“收复领土”,对乌予以武器援助……

一时间黑云压城,山雨欲来。

下一个爆点在哪儿?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保留了其自治共和国的名称。2016年,普京签署总统令,将俄南部联邦管辖区和克里米亚合并为“南部联邦管区”,从行政上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管控。

乌东问题的前世今生

时至今日,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已经存在了近8年。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暗中帮助,乌东民间武装难以支撑到今天。在近8年时间里,上述两地并入俄罗斯的声音不时响起。

早在2014年闹公投时,上述两地就表示要加入俄罗斯。2017年扎哈尔琴科提出,将在三年过渡期后建立“小俄罗斯国”,但未得到积极回应。当时乌总统波罗申科的新闻秘书采戈尔科在推特上援引总统的话称:“新俄罗斯’的方案已被埋葬。乌克兰将恢复对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主权。”卢甘斯克负责国际问题协调的代表德伊纳戈表示,顿涅茨克关于建立“小俄罗斯国”的提议是不合时宜的。俄官方的态度则是俄罗斯支持明斯克协议。

2019年,普京签署了出于人道主义目的,简化申请俄罗斯国籍人员相关程

-8-

序的法令。该法令允许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居民轻松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这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加快了与顿巴斯-体化的进程。

时至2020年7月,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想要并入俄罗斯的声音再次响起,俄罗斯回应称,“不太知道具体情况”。显然,普京的态度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积极。

最新的动态是,2021年9月,普京签署了建立俄罗斯-顿巴斯单一海关空间的总统令;2021年11月,普京允许顿巴斯民间武装的产品不受歧视地进入俄罗斯市场,参与国家采购,并决定对其进行经济援助。2021年12月5日,顿涅茨克民间武装领导普希林在就乌东局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顿涅茨克获得俄罗斯护照的人数已超过35万,随着时间的推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居民都将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

普希林还指出,基辅政权已准备在顿巴斯恢复军事行动,向东部地区调集了大量军人、装备,频繁地训练及战前动员,已成为明斯克协议的真正威胁。顿巴斯不会向乌克兰提供煤炭。基辅缺乏要求顿涅茨克出售煤炭的先决条件,就算乌克兰强烈要求购买,顿涅茨克也不会供应……

《不被承认的“国家”: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地缘政治》一文的见解专业而独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中心地区——“大黑海沿岸地区”。它们位于“大黑海沿岸地区”的北部,东边紧邻俄罗斯。顿涅茨克离黑海北岸的俄罗斯塔甘罗格和马尔库波里分别只有233公里和115公里,离黑海最西端的俄罗斯亚速夫(罗斯托夫)只有158公里,隔塔甘罗格海湾与俄罗斯南部黑海边上的埃伊斯克的距离只有130公里。当黑海地区成为各超级大国地区大国的必争之地时,对乌克兰东南部这两个“自行宣布的共和国”的关注与争夺,就变成一场地缘政治之战。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掌控了“大黑海沿岸地区”的主动权,甚至是控制权。这两个“共和国”得以存在近8年,是地缘政治较量与博弈的结果。

打个比方,一场牌局,输赢未判,牌是不会收起来的。这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对俄罗斯来说,在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后,必须权衡再将乌东地区拿下的必要和风险。乌东之重要毕竟不能与克里米亚同日而语。一旦拿下乌东地区不必说来自西方更猛烈的制裁,单就乌克兰会死心塌地倒向西方这一点,就是普京绝对不能接受的。留下已控制在手的乌东,其与基辅的冲突,可以为普京操控俄乌关系的牌局提供一张又一张的好牌。

乌东冲突并不是单纯的乌克兰内战,而是深度的地缘政治较量。对乌克兰来说,克里米亚已经远去,下一个爆点会在哪儿?(编辑:马瑛)

-9-

文章来源:

世界军事杂志(半月刊)2022年第2期

页码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