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图森未来出售中国业务

3月16日晚,图森未来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

据悉,图森未来出售中国业务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图森未来曾在今年2月表示,已与美国相关部门达成协议,以解决与其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相关的安全担忧。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然而,更令人关注的是图森未来背后的资本故事。图森未来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完成10轮超6亿美元的融资之后,图森未来于去年4月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称为“自动驾驶第一股”。

但是,不到1年时间,公司董事长和CEO就双双辞职。3月3日,图森未来发布公告称,原CEO吕程和原董事长陈默辞职,两者职务均由现任CTO侯晓迪接任。

从2021年全年业绩来看,图森未来营收为626.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84.3万美元,同比增长24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78亿美元。公司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亏损率将大幅上升。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还拥有超13亿美元现金储备。

受到高昂的研发费用及盈利困难的影响,图森未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同时股价也随之不断下跌。

这不免让人疑问:自动驾驶,这个资本眼中的好故事,还能讲得下去吗?

自动驾驶的「降维落地」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技术最为复杂、落地难度最高,且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也正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涉险深入。一时间,谷歌、苹果、特斯拉、百度、华为等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巨头们纷纷涉足其中。自动驾驶赛道日渐拥挤的同时,资本也闻讯而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其中,自动驾驶卡车因处于封闭场景、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等因素,普遍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最接近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也被称为“降维落地”。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自动驾驶卡车,图源:tusimple

2022年以来,自动驾驶行业又迎来了新年一波的融资潮。2月以来,西井科技、慧拓智能、擎天智卡、主线科技、宏景智驾、云骥智行、嬴彻科技、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均获得融资。

从披露信息来看,慧拓智能、宏景智驾、云骥智行、嬴彻科技的融资金额都超过亿元人民币,包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君联资本、五源资本、蔚来资本、碧桂园创投、美团、北汽产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企业纷纷加码。

除了高速公路场景外,自动驾驶卡车与港口、矿区、城市货运等有显著的相似之处。尤其在港口、矿区等场景,自动驾驶卡车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应用,吸引了包括小马智行、驭势科技等原本聚焦于乘用车的企业,也开始涉足卡车业务。

商业化落地之痛

资本不断加注的同时,商业化落地依旧是一道坎。

率先上市的图森未来就是典型的例子。图森未来成立于2016年,资料显示其是一家专注于打造完整的L4级别无人驾驶卡车(即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实现卡车在干线物流场景下的真正的无人驾驶的初创企业。

商业模式方面,图森未来主要为两类,一是技术输出,即为物流公司打造自动驾驶重卡,并提供按需订阅付费服务;二是运营,以自有车队,为物流公司提供运力服务。此外,自动驾驶货运网络整体解决方案也是图森未来的“杀手锏”。

卡车一直是美国重要的运输工具,但卡车司机却始终缺口严重,占物流成本的比重不断增长。据美国卡车协会估计,2024年美国卡车司机的缺口将扩大到17.5万人。因此,理论上,自动驾驶卡车在美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也是图森未来选择首先将美国作为突破口的重要原因。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但是,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化落地并非轻而易举。虽然自动化和无人化能够帮助物流公司大幅节省人力和运营成本,但毕竟自动驾驶是前沿科技,让物流这样的传统企业迅速转型,依然有不小的难度。

据图森未来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卡车预订数量总计为6,975辆,较上一季度新增100辆,但尚未进入交付量产阶段。而据其第三季度财报披露,图森未来目前依然仅拥有80辆卡车。

同时,图森未来的研发、管理等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21年第四季度,研发支出高达8,239.3万美元;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为3,191.0万美元,均大幅上涨。

除了不断增长的测试里程外,图森未来的其他数据皆难以令人满意,直接反映出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商业化落地之痛。

自动驾驶卡车是个好故事吗?

所有成功的故事都需要严密的逻辑和结构,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化落地也是个渐进的过程。

2021年被称作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化量产元年”。

“量产”,意味着具备自动驾驶技术的卡车真正的下线、上路;“规模化”,说明其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规模化”“量产”被认为是商业化落地之前的必经之路。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图森未来L4自动驾驶卡车,图源:tusimple

对于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来说,他们仍然在技术输出方,只有与物流等领域产业链合作伙伴之间保持紧密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同时推动规模化量产,并向商业化落地迈进。

例如,智加科技为亚马逊、一汽解放打造自动驾驶卡车;主线快科技与重汽、徐工机械、解放一起合作研发。同时,嬴彻科技、智加科技等企业还与一些物流企业、商超等产业链下游伙伴合作,构建商业化运营的网络。

此外,降低成本也是推动规模化量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通过技术的成熟和优化,以降低量产自动驾驶软硬件以及运营的成本,从而加速其规模化量产的进程。

自动驾驶卡车依旧在商业化落地的路上,目前正处于规模化量产的过程中。从公开信息来看,智加科技、图森未来、嬴彻科技分别预计2023年、2024年、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量产。

业界普遍认为,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化落地,即真正上路,仍需5-10年时间。当然,这过程中,所有自动驾驶企业都要迈过一个又一个坎,而现阶段规模化量产则是首要任务。

所以,自动驾驶卡车,是否是一个好资本故事仍然没有定论,因为它还没有讲完。■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传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资本故事还讲得下去吗?

关注《福布斯》微信公众号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