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季羡林活到98岁,被问养生之道,答: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喜欢我们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为了追求长生,秦始皇开炉炼丹;为了找到让人类延年益寿的方法,现代科学也开始了基因研究;就连西游记里面的妖怪,为了长生不老,死活也要尝一口唐僧肉。

然而,是人,终有一天都会老去,直到有一天直面死亡。

当代社会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许多人也开始注重起自己的身体。

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场。

上帝爱开玩笑,有时候,越是想要的越得不到。

有些人从三十五岁就开始保养自己了,可他也许只能活到六十岁。而有些人,其实也没做特别的保养,却能长命百岁。

季羡林就是这样一个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的长寿老人。

季羡林活到98岁,被问养生之道,答: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一 | “邻居大爷”季羡林

季羡林太出名了。

只要谈起他,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是他那精通12门语言、会14门学科、集古文字学家、作家、历史学家等头衔于一身的万千荣誉与成就。

而“学神”形象,留给一般人的大多是枯守青灯黄卷、了无生趣的印象,不由得使人在面对他时,生出庄严肃穆、崇拜之情。

其实,季羡林除了成就比别人多一点以外,在本质上,他也是个普通人,远没有一般人印象中那样难相处。

据说有一次,北大正值开学迎新季,一个外地的新生开学来学校报到,行李实在是太重就卸下来放到路边。

正好当时一位老人从旁边走过,那位学子便拜托这位老人帮忙照看一下行李,而自己轻装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

学子一去便是一个多小时,回来一看,老人还在原地帮他看守行李。谢过老人之后,两人便分别了。

几天后的新生开学典礼上,这位初来乍到的学子,发现坐在主席台上的副校长季羡林,竟然是那天帮自己看守行李的老人。

事后,这位学子还对同学说:“真的一点也看不出来,就像个邻居大爷。”

季羡林活到98岁,被问养生之道,答: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二 | 幽默大师

季羡林在朋友眼中,往往充当着丑角,负责演绎“笑话”。

2007年,季羡林在北京某医院住院部住院,尽管此时的季羡林已经96岁高龄了,幽默细胞仍旧活跃得很。

住院期间,香港著名影星林青霞前来探望季羡林。

一起去的朋友问季羡林知不知道林青霞是谁。

季羡林瞧了那位朋友一眼,表情好像在说:你们真把我当成老人家啦?当时他保持着一贯的幽默:“全世界都知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出院后,离家三年多的季羡林回到北大朗润园家中,刚到家就收到了一个惊喜。

都说猫这种生物大多性情高冷,不太重感情。

可是季羡林刚到家,从前养的那只猫就认出了他,一跃扑到了季羡林怀中,不肯离开。

见此情景,季羡林一贯幽默地对身边人说:“谁说猫猫是白眼不认人,应该平反啊。”

其实他早已被猫感动了。

回家之后,没几日便是中秋佳节了,季老许是为了庆祝节日,出去“逍遥”了一把。

这一逍遥,可了不得。

据说,季老去了留给无数人美好记忆的莫斯科餐厅,享受了1杯啤酒,外加1份冰淇淋。当消息传到季羡林的好友耳朵里时,好友立即就给季羡林拨了电话。

好友劝告季羡林当心吃坏了肚子。季老听后幽默地回答:“放心,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

这下,好友焦急的心情,完全被季羡林的幽默化解了。

季羡林活到98岁,被问养生之道,答: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三 | 季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季老先生晚年常被问及养生之道,他首创了一个“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三不”主义名闻全国。

当然也不是杜绝锻炼,只是他主张适度。

季羡林最看重最后一点——不嘀咕。换言之,要心态好,心胸开朗比什么都重要。

这正是他一直践行的,毕竟95岁以后,季羡林在面对来访者时还能说:“我的身体还可以,唯一的变化就是头发没有了,真是无法无天。”

但其实他的头发只是越来越稀而已,并没有完全消失。

季羡林的晚年并不悠闲,由于社会兼职太多,会议不停、访客不止,是他的常态。

但他面对这些繁杂的事物时,却只是笑称,自己成了中药方里的“甘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调和作用。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