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湘文艺】高三九/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

作者:高三九

原来我在单位上班,虽然工作忙碌但生活充实,自从没有班上了,一下子生活失去了规律,很不习惯。我平时不打牌,很少交朋结友,闲下来难免心里空虚,坐立不安,总觉得要找点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经过了解,我听说由国家一级作家张步真老师创建的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反响很好,是老年文学爱好者理想的家园,就这样,我走进了文学班。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人也不认识。上课时,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怯生生地坐在教室最后靠窗户边的位置,如同小学生,小心翼翼。

想当年,读书条件差,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上山劳动,砍柴,打栗子,摘茶叶,挤占了上课时间。老师文化水平不高,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教。进入初中,老师还是原来那些文化不高的小学老师,又恰逢张铁生考试交白卷的年代,根本没学到什么就辍学了。应征入伍后,有一次,连长安排我和文书写训练计划,我们两个人思索半天,不知如何动笔。后来,有文化的战友先后考取军校,升职带兵了;复员工作后,那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同事设计工程、绘制图纸,办公室的同事写总结报告、下发文件,是多么自豪啊。我喜欢上了看书读报,对文字慢慢产生了兴趣。

如今,我重新坐到了教室,好像走进了大学,心里非常高兴。我渴望知识,专心听课,生怕漏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记得我第一次听蒋正亚老师的课,是学习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的《观世音菩萨》的五字写作要诀和《三言二拍》的古文赏析。他非常敬业,课件准备充分扎实,能坐五六十人的大教室,他不用话筒,声音洪亮,讲起课来浑身是劲。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讲古典文学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我对他充满了敬意,深深喜欢上了蒋老师的课。虽然我肚子里的“墨水”少得可怜,听古典文学课,就像从小学直接升到了大学,但我决心向蒋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晚上,我坐在沙发上,回想白天老师讲的古典文学课程,回想班里的陌生面孔,我拿起手机,打开班级微信群,逐个认了一遍,查找是否有我认识的朋友。当读到网名劲松之歌的文章时,看到了“石柳家”,我为之一振,因为我姐夫就是石柳家的。立马添加了劲松之歌的微信。他叫柳平国,热情友好,会写文章,给了我很多鼓励。慢慢地,我认识了很多文学班的学友,心里热乎乎的,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以前,我在书报上,读过张步真、梅实、彭见明等著名作家的文章,久闻其名,不见其人。张步真老师的著作《魂系青山》,深深吸引了我,一直印记在脑海里。进了文学班后,我非常荣幸见到了很多作家真人,听过张步真老师、梅实老师为我们讲的文学课,有幸参加了彭见明老师的新书发布会,有幸得到了这三位作家签名的个人著作。张步真老师十分重视关心岳阳的文化建设,有一次,张步真老师来文学班指导、看望大家,我非常荣幸与他同坐一桌。心想他是国家一级著名作家,大名鼎鼎,出版了很多著作,应该有点架子。可是,我没有想到他是一个朴实慈祥的老师,德高望重,没有距离感,对人亲切随和。他是我崇拜的人,我请张步真老师签名留念,看到“张步真”这三个字,我如获至宝。此后,我们成了朋友,一见面我喊他步老,他叫我的名字,很自然,很温馨。有一次,他亲自打电话给我,鼓励我写文章。我受宠若惊,十分感动,倍受鼓舞。

我刚刚进入文学班《朝花夕拾》群时,便发现这个群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每天都有诗歌散文阅读,我这个小学生躲在角落里,不敢吭声,只能静静地学习老师和学友的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熟悉了老师和学友,经过他们热心帮助和耐心指导,我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我壮大胆子学着写文章,学着写点评,有时也跟着大家在群里一起互动。群里精彩的文章配上风趣的点评,特别是匡柏春老师和胡桂香老师的点评,很有诗情画意,文采飞扬,为作者的文章增加了不少的色彩,是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群主谭湘岳班长,学委会副主席史建国、班委都明生、杨西霞、何霞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文学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特别有亲和力,像磁铁一样,把全班学友紧紧“吸”在一起。班委是一个会想问题,会动脑筋的班委,善于发现人才,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文学班会讲课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文学班进行文学沙龙活动,把文学班的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好评如潮。根据班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的特点,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学们在班群里,发表文章后,大家互相学习鼓励,积极点评文章,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每个学期,班委精心研究,充分考虑,组织文学班外出采风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讴歌新时代,善于发现美,传播美,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用自己精彩的文笔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同时,在期末,班委精心组织策划,老师、同学共同参与,发挥大家吹、拉、谈、唱、跳的特长,汇演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精彩节目,使“朝花”开得鲜艳夺目,结出了丰硕成果。文学班在岳阳的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在2020年获得了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南省优秀学习团队》荣誉称号。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关心老年工作,成立岳阳市老年大学,为广大老年朋友提供了学习、锻炼的好场地,好环境,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发挥余热。有人说:八十岁,学郎中。我说:正好弥补了我们小时候读书少的遗憾,好像又回到了青春焕发的年代。在文学班,我深深感受了浓浓的文化熏陶带来的快乐,我深深感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使我零基础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进入文学班以来,我在潇湘原创之家这个网络文学平台上,发表了18篇文章,得到了亲友的好评和鼓励。我感恩老师和同学,我爱文学班,老年大学是我们快乐的大本营。

作者简介

高三九,岳阳县人。一个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看书旅游。

图片: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