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买电动车省油费?多款产品涨超1万,网友哭了:能抵1年油费|明镜pro

作者:张佳

编辑:David

“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这一段子俨然直击了当下燃油车车主心里的“痛处”。而买一辆电动汽车似乎成了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最优解。但随着特斯拉一周两次涨价和比亚迪两月两次涨价的消息径走,给不少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又泼了一盆冷水。

3月15日23点50分,当天结束还有10分钟,比亚迪发布了涨价通知,通知显示,3月16日零时起,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在此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这打了许多仍在观望阶段的“迪粉”一个措手不及。

据悉,比亚迪本轮涨价车型主要针对2021年上市的车型,共涉及10款车(39款配置)。其中,DM-i车型涨价3000元,而纯电动车型涨价6000元。另外,汉EV、汉DM、唐DM和宋MAX DM-i三款车型价格未调整。

实际上,早在1月份,比亚迪就已经发布过一次涨价通知。当时的通知主要是因为补贴退坡调价。当时的涨价情况是:从2月1日起,比亚迪汽车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而这一轮之后,意味着,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价格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已经上调了4000-13000元。

在比亚迪的车友圈里,聚集了不少“迪粉”。已经早早下定的车主暗喜又“赚了一波”,而另一波还未来得及下定的准车主们则对比亚迪这一次半夜通知次日涨价的行为感到不满。林一(化名)在车友圈发言称:“本来订好了这周六去4S店参加团购会订车签合同订车,已经报好了名,结果官方来这么一出。”

而未能赶上涨价前购买下定的车主又可以再分为几种。“等等党”们表示,将继续观望,对降价仍抱有期望。另一波已经决意要购买新能源的车友表示,考虑到涨价导致性价比降低,可能会转而投向其他品牌的怀抱。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两个月涨两次价在业内已经较为罕见,而不愁卖的特斯拉比比亚迪涨价还更狠。3月10日,特斯拉高配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 长续航版/高性能版均涨1万元。3月15日,Model 3高性能版的价格再上涨1.8万元,售价36.79万元起;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的价格分别上涨1.8万和2万元,售价分别为37.59万元和41.79万元。而此前,特斯拉也已经经历过多轮涨价。

接连大幅的涨价,让部分特斯拉用户终于笑了,“不是在买车,而是在买理财产品。”一些用户笑称。相对于前两年的割韭菜,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至少感觉上是赚了。以22款Model 3后轮驱动版为例,在去年11月涨价前的售价价格为23.59万元,如今的售价为27.99万元。5个月,涨幅解决20%,可以说跑赢99.9%的理财产品,就问这样的收益率你心动了吗?

别忙着心动,涨价的可多了去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宣布涨价的品牌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蔚来、小鹏、哪吒、零跑、威马、欧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飞凡汽车、极氪、几何等,涨价车型基本涵盖了市场热销车型。其中,零跑T03涨幅最大,超12%;随其后的是欧拉好猫GT版、特斯拉Model Y入门版,涨幅分别为8.89%和7.51%。

这一波新能源车涨价潮的开启,可以追溯到2021年年底。彼时正值补贴退坡前夕,由于难以抹平成本,陆续有车企宣布即将上调新能源车售价。而从各个车企的涨价通知和相关负责人的发言中,我们也能清楚地认识到,其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电池。

兴业证券的研报显示,主材环节来看,电解液、正极环节价格上涨最为显著,仅2021年初至2022年2月27日,磷酸铁锂涨幅332%,电解液价格在六氟磷酸锂推动下上涨189%;三元正极材料在金属价格推动下,年内普遍上涨超100%。

如今,随着“妖镍”横行,无疑是为车企的供应链压力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此前表示:“镍的价格在一天内就上涨了67.2%,这意味着制造每台电车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约1000美元。”

即便是家大业大的长城汽车也难以内部消化持续的原材料价格,甚至连忙停止接收欧拉黑白猫两款热销车型的订单。欧拉品牌CEO董玉东此前也想飞灵汽车坦言:““我们已将费用分摊做到了极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降30%,现在每卖一辆车就要亏损一万元。”

除了供应链压力外,强烈的市场需求也是众多车企涨价的原因。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6.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如今,在诸多车企手中握着大量订单,可以说不愁卖,而是愁如何交付。

以特斯拉为例,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2月特斯拉厂商销量高达42,546辆,同比增加25.9%。飞灵汽车小编查询特斯拉中国官网发现,现订购特斯拉相关车型,至少需要2个月才能提车。其中,Model 3预计交付日期在16-20周,Model Y预计交付日期在10-20周。

尽管许多车企都对涨价原因做出了解释,但涨价也的的确确伤了消费者。面对新一轮新能源车涨价潮,不少消费者发问:这到底是新能源车的春天还是冬天?

今年初,乘联会预测,2022年大陆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5%左右。而在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影响下,不少业内人士表达了对2022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担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从车友圈里车友的发言也能窥探一二。

受到油价上涨影响,李冰(化名)想置换一辆海豚。但是两轮涨价让其放弃这一打算。“结果他给我一下子涨9000,3000加6000,四舍五入一万块,够我两年油费了。电动车保费也涨价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而李冰也是众多被涨价劝退的准油换电车主的缩影。

总之,油价在涨,电车价格在涨。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唯一逃不掉的越来越高的用车成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