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母的情感回应,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很多新手妈妈在养育孩子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惑。

有的人在做了父母之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原生家庭,但有的时候,如果没有觉察,也容易出现问题。

有的人会因为小时候妈妈对自己不好,然后就拼命地对自己的孩子好,走到另一个极端。

但其实,我们说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只是拼命的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正常的心理发展。

很多人在长大之后,都跟父母谈起过自己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些痛苦经历,比如说,曾经目睹过爸爸喝多了酒,动手打妈妈,或者说,曾经走丢了,站在路上哇哇大哭等等。

这个时候,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小孩记什么事啊”;或者“3岁以前的事你怎么会知道,肯定是听我们聊天说的吧?”我还听有的父母说过,孩子小的时候吃饱穿暖就行了,反正他什么也不知道,等他长大了你再对他好就行了。

在一些父母的观念里,觉得小孩是不记事的,饿不着冻不着就可以了,即便小时候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长大后也不会记得了。

但实际上,随着心理学的普及,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早期的心理发展,特别是18个月之前的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回应,就相当于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地基。

罗马尼亚的孤儿院现象就能证明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尼亚就陷入了经济困顿,人口数量也消减的特别快。当时政府就出台了一项政策,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5个孩子。由于很多家庭当时经济都很困难,根本抚养不起这么多的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在出生后就被送到了孤儿院,由国家统一抚养,最多的时候,被送到孤儿院的孩子就有十几万。

那可想而知,孤儿院里面的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可能一个人就要看几十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能保证孩子不饿肚子,就已经不容易了,根本没有精力去陪孩子玩啊,或者是爱抚啊等等,也没有办法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及时去抱一抱,哄一哄。那这些孩子呢,基本上每天就是看看天花板啊,看看墙啊,这样打发时间,没有人能给他们一点点的关爱。

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呢?当时还有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一起到孤儿院去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那当时他们是这么描述的:在这家孤儿院里,很多孩子在坐或者爬的时候,都会前后摇晃,头也不停地左右摇摆,甚至反复把手放在自己脸上,还时不时地打自己耳光。这些孩子动作空洞,循规蹈矩,就像动物园里的老虎或者大象在踱步。

这个描述非常的形象,这些孩子不仅看上去行为很古怪,而且智力、情感都发育不良,也没有沟通能力。后来虽然有一些孩子被正常的家庭收养了,尽管养父母给了这些孩子很多的关爱,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办法健康的成长,在成年之后还是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出现了精神分裂症这样的情况。

通过这样一个惨痛的历史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光吃饱穿暖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照顾者能够及时回应他,给他情感上的关注。那为什么在孩子小的时候,缺乏照顾者的关注和及时的回应,会给他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

这就要从一个婴儿的成长史开始说起了。

一个小婴儿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并不知道周围都是怎么一回事,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自我的概念,所以他也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他唯一拥有的就是身体上紧张和放松的感觉。

你可以来感受一下哈,用尽你所有的力气去握紧拳头然后再放开,你感觉到的这种握紧跟放松,就是一个婴儿所拥有的所有感受了。那个时候他觉得全世界只有他自己,没有其他人,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叫做一元关系阶段,大概的时间段是从婴儿刚出生到6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婴儿身上,还是会有一些出入。

我们知道,当一个婴儿饿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胃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有不舒服的感觉,他就会哭。

那他的哭带来的是什么?如果他有一个全心全意照顾他的妈妈,那妈妈会很本能的知道这个小婴儿这个时候需要什么,她会马上过来喂奶。这是妈妈很本能的反应,可能外人是看不出来这个小婴儿是为什么哭了,但是妈妈就能意识到孩子的需要。

这个时候这样的一个互动,实际上对于小婴儿来说,他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人的存在,他可能会觉得我饿了的时候,我就能吃饱;我困的时候,我就能睡过去;我冷的时候,我就会变暖。

对于处在一元关系阶段的婴儿来说,一切他想要的东西都是源于他自己的,全世界只有他自己没有其他人,他会觉得只要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就像一个神,或者说像一个魔法师一样,有一种全能感,这个叫做原始的自恋状态。

可能有的人,一听到“自恋”这个词,就会想到自大狂啊,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啊,觉得全世界人的人都嫉妒我呀,等等,总之就是觉得不太好。如果说这些感觉是出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那我们会去考虑是不是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情况。

编辑但是如果这些感觉,像觉得我是最好的,这个世界就是围着我来转的等等,这样的一些感觉是出现在一个小婴儿身上,那就是非常正确,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内心感受了。

这种原始的自恋会让一个小婴儿觉得,你看我多厉害,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他会觉得自己的需要都可以被看见,并且可以被满足,这是一个人形成自我存在感,形成自尊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一个小婴儿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会怎么样呢?虽然在现在的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像罗马尼亚孤儿院那样极端的情况了。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比如说,妈妈有产后抑郁,自己的情绪就很低落,根本没有办法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马上回应他,只能保证孩子不会饿坏。

或者说,有的父母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孩子是在用哭来操控父母,如果孩子一哭就抱,那这个孩子会越来越难带,所以只要孩子不是饿了、尿了这样的情况,就不用回应孩子的哭声,等他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像这样的情况,孩子虽然饿不着,没有生存上的威胁,但是他会形成心理上的创伤,因为在他哭的时候,总是没有人能回应他,换句话说,他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会出现,那这样一种情况,从心理层面来看,就会极大的破坏孩子的全能感,同时他的自尊感也是会比较低的,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方面的情况。

如果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看,孩子在大哭大闹的时候,总是没有人理会他,这会大大增加孩子大脑内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影响到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光给孩子吃饱穿暖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他在有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够回应她,保护他的全能感。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可以关注我,并把文章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