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吗?宋代一个诗人喝醉后才对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是李贺在感受到大自然无情之后发出的感叹。这句诗只有上半句,但是一直没有人对出来下一句。虽然唐朝是一个诗人倍出的黄金朝代,但是李贺的诗依旧没有人能接下一句。

直到宋朝才有人接了下一句。宋朝时期的诗人石延年在醉酒时作出了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这样的对仗工整,意境大同,令许多人拍手叫好……

三李之一

唐代"三李"分别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李贺,字长吉。现今河南洛阳人,李贺也算得上是唐宗室的后人。李贺的祖父是李渊的表兄弟,但是到了李贺父亲时候却因为武则天继位杀害了过多的李姓宗族,李贺家的宗室关系也渐渐的没落。

李贺年轻时怀着一腔热血想要匡扶国家和发扬宗族,但终究事与愿违,仕途之路并非一片光明。

因此他后期的诗呈现一种生不逢时,悲愤的情感。

在《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生动的形容了敌军的强大——"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用一首诗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敌军来临时的压力。但是抱着一腔爱国热血,战士们也怀有必胜的决心。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士们抱着即便死也要为国而战,李贺将这些意境用文字让大家来感受战场上的硝烟弥漫。

诗鬼

李贺的诗与诗仙李白大不相同。李贺的诗集让人们读后无不感叹他的能力,

他诗集里的意境不停的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奇思异想和鬼斧神工,他的奇思异想不止体现于一腔爱国,也有写生活的凄苦和官道上的黑暗人情世故。

李贺身形细长,眉毛长,手也很长,幼时生活艰苦一直消瘦的李贺。恍惚中就像一个鬼影。

李贺常常借神鬼之说来作诗,人们能感觉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凄苦,抑郁,悲凉。悲凉到给人鬼神真的存在的感觉,就像这句诗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这诗中的百年老鸮变成了"魅",绿幽幽的火光中隐隐有着笑声。李贺的诗歌总是让人感觉恍惚之间真的有鬼魅一般。

凭借独特的诗,李贺在那个能人倍出,诗人盛行的唐代。李贺不仅创造了属于他的诗体诗体被叫做"长吉体",而且这个"鬼才"也被世人叫做"诗鬼"。

诗名远扬

李贺能得到鬼才的称号,与他自身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他从小博览群书,七岁就开始作诗。他自小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对于学习并没有半分松懈。天资聪颖的,对于作诗十分热爱。

他的家族在唐代毕竟还是有些"裙带关系",他的父亲在恩荫制度的庇护下做了一方小官员。

有一年韩愈到访李贺家,早就听闻这个小儿聪慧很早就能写诗。便前来见识一番,果不其然李贺信手拈来就写了《高轩过》送给韩愈。韩愈读了这首应酬诗便大喜,不停的感叹这个小儿果然厉害。

这诗的首联一句"

入门下马气如虹"

由听觉开始引入又赞叹了韩愈的气势,紧接着又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由表入内。最后来了一个"

笔补造化天无功

",这每一句的意思深的韩愈赏识。韩愈越发喜爱这个少年,李贺的事迹也被传开了。许多人知道这个少年的才气,之后的李贺更是开启了创作高峰,由于韩愈的赏识更是让李贺在十八岁诗名远扬。

仕途受挫

本以为有韩愈这样一个导师的带领,李贺前途无量。却不曾想因为他的父亲,致使他与科考失之交臂。李贺的父亲叫做"李晋肃",这"晋"字与科考的"进"有谐音。在这个时候李贺的父亲又因病离世,本着孝义,李贺就在家中守孝,科考之路也耽误了三年。

韩愈在李贺守孝期间也在四处张罗着想要帮助李贺参加科考,最终也因为腐朽的统治者李贺未踏上科考之路。韩愈也只能写《燕河南府秀才》来感叹李贺的生不逢时,也警惕其他考生珍惜此次考试。

人生路还没有开启就已经结束,这对李贺有着不小的打击。后来李贺因为家族恩荫,又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在一个小地方做着一个九品小官。

仕途的不顺利,让李贺有些郁郁寡欢,他心中对朝廷免不了有些愤懑。

思想上总是奇思妙想的李贺,在官场黑暗之后来来回回的走动,也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这些都是写诗的背景与灵感。如《牡丹神曲》讽刺权贵的奢侈生活,《吕将军歌》讽刺了宦官掌权,更有《老夫采玉歌》抨击统治者残暴的剥削……

李贺也避免不了接触儿女情长,他也遇到了自己心爱之人。

在与妻子在一起之后李贺也过了一段岁月静好的时光,但是世事无常,李贺的妻子因病早逝,官场上的形形色色李贺已经厌恶不已,妻子的早逝让他感觉到了丝丝凄凉。

作出千古绝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贺的妻子去世后,李贺在失去妻子的寂寞之中辞去官职。李贺后半生游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他借着大自然的无情披露出人人事的无常。

自此唐朝就流传了一句无人能接的上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意思是上天若是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这句诗伴随着唐朝灭亡也无人能对的上。也不是没有人去尝试

仗,但是都不让人满意。

直到宋朝才在石延年醉酒之中脱口而出,"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石延年这一句成为了千古之间的绝唱。

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诗的意境符合当时的悲凉之意。但是在很多年后,主席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也道出了人生在世的真谛。

这样的引用虽然算不上是工整,但是气势磅礴的笔风沁人心脾

这句话也被更多人知晓,大多数人都对于后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熟知的比较多。我也较为喜欢后一句,因为格局上大了许多。但是两句的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意境和人生态度,过于悲观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