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A:我买的车又涨价了,而且原本踢脚感应尾门功能没有了。

B:缺芯片造成的

A:为何有些车它不受影响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聊聊有些车企为何能在“缺芯时代”下将减配风险降到最低。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全球芯片为何突然减少?

随着全球疫情突然爆发,人们的生活被打乱,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制造业深受其害。汽车离不开芯片,虽然有人说,汽车芯片高级程度不如手机、电脑等,不无道理,但实际上目前市场销售的新车逐渐向智能化转变,让行车更便捷、更安全。如今的一台智能化充足的车,如果行驶起来,全车芯片数量至少也需要数百颗,这里包含控制车辆安全、科技配置以及其他人性化舒适性配置等。全球绝大多数芯片数量握在高通、英特尔与台积电等制造商手中,随着疫情爆发,芯片厂调整生产节拍,产量下滑严重,直接导致芯片价格上涨。因此,在这种销售风险环境中,终端销量数字已经不能真实地反应市场需求。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芯片价格暴涨叠加汽车制造成本

汽车芯片制造工艺难度不及手机芯片,正常情况下单片价格不高。疫情时代下,汽车芯片恶性涨价,单片价格翻了数十倍。直接影响汽车制造成本。起初汽车制造商确实受到芯片数量缺少而减产,甚至有些车辆因为缺芯片导致部分功能缺失,比如新闻报道过,某些合资品牌大批新车没有装车机而停在厂区内等待芯片。这还算不错,并未用减配姿态来应付消费者的需求,但新车旧放对本身也是一种损耗。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汽车厂商不得不调整节拍,为了确保产品能跟上计划节奏,汽车厂商被迫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比如说会在一些功能性上进行减配,某些豪华品牌车型没有芯片不能实现远程启动与道路救援呼叫功能。甚至有些车型缺芯片不仅没了手机无线充电,甚至还涨价。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车内配置,诸如USB接口在某些品牌车型更新后有所缺失。实在没得减,国内某些造车新势力因缺芯片,更换了交付方式等。

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有些车企通过调整制造结构,优化供应商布局,可以有效对冲缺芯片造成的成本问题。下图可以清晰看到,某些品牌投诉集中于减配维度,主因在于缺芯片造成,实际交付给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体验感很差,甚至出现了“提不到车”以及“变相收费”等。而有些汽车制造商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比如说广汽传祺通过调整供应商链条,在芯片价格暴涨的时代下,他们承担了这部分成本,希望造出的每一台车都是最佳状态交付给车主手中,哪怕在交车周期上有所延长,但产品并不会因为缺芯片而减配。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缺芯时代之下,广汽传祺持续加快新品推出的步伐。比如,传祺影豹是2021年8月份上市,代言人为苏炳添,上市当晚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为国人争光。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随后传祺将自家旗舰级SUV GS8进行了换代,新车型不仅保留汽油版,还与丰田合作打造首款混动版,综合续航可达1000公里。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两款广汽传祺“明星”车型,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将“缺芯”风险降到最低。要知道,广汽传祺影豹车型顶配版芯片总数需超500个,而全新第二代传祺GS8则需要更多,顶配版本需要超670个,比第一代GS8多了近一倍。“缺芯”造成成本上涨,是必然的,但汽车制造商并不能单纯在某些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减配对冲成本,这种做法极为不厚道。从目前市场反馈看,广汽传祺主要是努力在供应商层面进行结构调整。因此,第二代传祺GS8能获得“2021年度中国十佳车身”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此外,角师傅了解到,广汽传祺今年1-2月销量开门红,累计达60357辆,同比增长25.5%,这和非常走量的MPV车型传祺M8芯片供应有所好转,逐步恢复正常供应密切相关。官方表示将加快订单车辆交付工作,同时在芯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排产福祉版,并承诺下订后一个月内交车(如遇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另行协商),以满足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士等特殊用户的急切需求。不仅如此,广汽传祺官方还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联合采埃孚集团总部及芯片供应商共同制定产量提升方案,确保网红轻跑影豹所需的采埃孚 DP-EPS 转向系统芯片能保障产品供应。

别让“缺芯”成为减配的借口,有些车企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芯片危机仍未消除,未来将会出现两大派系:要么通过简配来降低产品成本,要么优化产品供应链结构维持产品高品质输出。其实消费者心中高悬明镜,无论哪种做法,都会对产品,乃至车企产生深远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