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作者:浮云索骥

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俄乌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从前面20日的战况来看,打得不可谓不激烈,但俄军并没有完全放开手脚,尤其在攻城战中有所保留,同时已经和乌克兰进行了四轮谈判,可以说,既想把乌克兰打服,又留有一线,不想把乌克兰完全推到对立面,处于又打又拉的状态。

这就说明,乌克兰对于俄罗斯而言,极为重要。有多重要呢?笔者通过阅读乌克兰历史发现: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几乎相当于长安和江南之于中国。

长安,是大陆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都城之一,象征着中国封建时代的高峰,在人们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江南,是大陆古代的经济最富庶之地,隋唐时就有江南熟、天下足的说法。

所以,俄罗斯对乌克兰如此态度,恐怕也是因为这一历史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让我们一起来翻开乌克兰的历史看一看。

乌克兰与俄罗斯本是同根生

乌克兰与俄罗斯人主要来自同一个祖先,那就是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最早聚居在喀尔巴阡山脉北侧。

喀尔巴阡山脉不熟悉?那阿尔卑斯山脉应该知道吧,对,那是欧洲第一山脉,而喀尔巴阡山脉是仅次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第二大山脉,而且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部延伸,位于欧洲中部。横跨了现在的斯洛伐克、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国家。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从公元5~6世纪开始,斯拉夫人逐步往外迁徙,主要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向西,演化为后来的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信奉天主教。他们被统称为西斯拉夫人。

另一部分向南,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化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还有一部分与突厥系的保加尔人相融合,成为保加利亚人。他们被统称为南斯拉夫人。

还有一部分向东,早期生活在乌克兰中西部和白俄罗斯南部地区,继而又向东北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境内扩展,被称为东斯拉夫人。

到了8世纪,东斯拉夫人已经形成几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包括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以斯拉维亚为中心的诺夫哥罗德。9世纪,北欧维京人中的一支——瓦良格人南下统治了诺夫哥罗德地区(知道“瓦良格”号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了吧?),建立了古罗斯国。随后又继续南下,征服了基辅,以及其他东斯拉夫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基辅罗斯,首都就定在基辅。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当时的基辅罗斯,已经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当然普通老百姓主要还是东斯拉夫人,作为统治者的瓦良格人实际上也逐渐被斯拉夫化了,因此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同源的民族。

公元988年,也就是大陆古代的北宋时期,当时的基辅罗斯君主弗拉基米尔大公让民众在第聂伯河边接受洗礼,确定东正教为国教,而第聂伯河正是今天乌克兰的母亲河,之后很长时期内,基辅一直是罗斯人的政治中心。

可以说,基辅罗斯这个国家从宗教、语言、文化上,塑造了东斯拉夫人的民族认同,被视为是现代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

基辅罗斯其实不是个中央集权国家,那时候欧洲实行的都是经典的封建制度。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时期的欧洲,国王把土地封给贵族、大臣,他们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给下属,这些占有土地的人就成了封建领主。封建领主不仅占有农田,还把原来这片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也据为私产,也就是农奴。

而且欧洲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社会阶层世代固化,封建领主世世代代都是封建领主,农奴的子孙永远是农奴。中央集权的制度与之相比则有所不同,社会阶层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封建领主都拥有很大权利,自己的地盘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大一点的封建领主甚至在自己领地内拥有军队,可以制约国王,俨然是一个“国中国”。

所以,基辅罗斯由于封建割据,慢慢分裂为了大大小小的斯拉夫诸国,比如东北方的莫斯科、诺夫哥罗德、苏兹达尔,北方的明斯克,基辅周边的基辅公国、切尔尼戈夫,西部的沃伦、加利奇等等。但名义上还是基辅罗斯的臣子,故而被称为基辅罗斯诸公国。公元12—14世纪,他们逐渐形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

这期间,东方蒙古人西征,建立了金帐汗国,先后征服了基辅罗斯各公国。所不同的是,它对基辅等发达城市实施了直接统治,而对苦寒的、落后的莫斯科等公国,则保留国体,以他们为代言人,采取相对宽松、柔和的间接管理方式,代替自己管理老百姓。

以莫斯科公国为首的罗斯人,经过了200多年的卧薪尝胆,逐步发展壮大,最终趁着蒙古金帐汗国的分裂,一举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占据了原基辅罗斯的东部、北部广大地区,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罗斯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定其国号为“俄”,所以就有了俄罗斯这个国家,也称沙皇俄国。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而基辅罗斯西部地区,早在13-14世纪就被西方崛起的立陶宛大公国占领。到16世纪,乌克兰的大部分领土脱离立陶宛,并入波兰。此后一个世纪,乌克兰实际上是处在信奉天主教的波兰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之下。

也就是从被立陶宛、波兰占领开始,乌克兰人逐渐脱离古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但此时的乌克兰,还只是地理上、民族上的名词,还没有形成国家意义上的乌克兰。它和俄罗斯之间还有几百年的历史纠葛:分分合合,或者半分半合。

乌克兰与俄罗斯如何若即若离

在波兰的农奴制统治下,东欧斯拉夫人出现了很多逃奴、逃犯、流民、破落贵族,他们纷纷逃入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边远地区,形成了一个军事化集团——哥萨克。

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自由人”,意指不满农奴统治而追求自由。随着逃亡农奴及其他阶层流入数量的剧增,哥萨克不断壮大,到16世纪中叶,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民主性质的组织。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它的民主特质体现在其最高权力机关——拉达,这是个会议组织。现代乌克兰的议会就叫“拉达”,名称就是承自哥萨克时期的这一组织。哥萨克的各级军官由选举产生,最高军官称为“盖特曼”,就是总司令的意思。

哥萨克在反抗波兰统治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向同为东斯拉夫兄弟的俄罗斯求助,并承诺,愿意接受俄国沙皇的统治,但乌克兰哥萨克保有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自治权。

俄罗斯便与哥萨克一起,通过两次战争,战胜波兰。1667年,俄罗斯和波兰达成协议,乌克兰被一分为二,包含基辅地区在内的中东部归俄罗斯,西部归波兰。

叶卡捷琳娜二世担任俄罗斯女皇之后,加快了扩张力度,联合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了波兰,把西乌克兰也收入囊中,乌克兰东西部终于回归一体。叶卡捷琳娜不愧是俄罗斯历史上有数的伟大君主,在拿下西乌的同时,把桀骜不驯的哥萨克也收拾得服服帖帖。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后期,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乌克兰顿时陷入混乱。之后,德国、奥匈、俄国临时政府、苏俄的军队,以及邓尼金的白俄军队走马灯似得在乌克兰出场。

十月革命后,德军派重兵进驻乌克兰,威逼当时国力不足的苏维埃俄国。苏俄被迫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承认乌克兰独立。当然,所谓的独立,其实也不过是德国的附庸罢了。

随着一战结束和德国战败,苏俄军队迅速进军乌克兰,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却在与波兰的作战中失利。乌克兰由此又一次一分为二,西乌克兰被波兰管辖。

东乌克兰,也就是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苏俄、白俄罗斯等国一起,于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就是苏联。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初阶段苏联曾把西乌克兰收了回来,但很快又被德军夺走,二战后期,苏联红军反攻德国,从其手中重新夺回了西乌克兰。至此,乌克兰再一次实现了地域上的统一。

但是,这只是地理上的统一,由于乌克兰在历史上长期东西分裂,西部受波兰等国的影响较大,语言和文化亲近于欧洲;东部长期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在宗教、民族、语言等方面受俄罗斯影响较大,更加亲近于俄罗斯。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发布,乌克兰开始正式脱离苏联而独立。自此,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宗教、语言、地缘等因素,始终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西乌克兰地区为农业区,西化程度较高,倾向于向西方靠拢、“远离俄罗斯”,主张乌克兰语成为唯一官方语言;而东部为工业区,俄化程度较高,更倾向于与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主张把俄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

因此,乌克兰的国家政治倾向,受这一因素而左右摇摆,2010年总统大选,出身西部的季莫申科赢得了中部和西部各州的选票,而来自东部的地区党赢得了东部和南部的选票。

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有多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图中可以看出,乌克兰地处俄罗斯西部,与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接壤,其东部是嵌入俄罗斯腹地的,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不过数百公里。而乌克兰西部的沃伦州,到柏林、布拉格、维也纳,也就不到1000公里。所以说,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往西方的战略要地,而其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可进入地中海,是俄罗斯西南方的重要出海口。

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直面中欧、西欧,却没有高山大川、雄关险隘可以作为屏障,主要依靠建立“缓冲区”维护国家安全。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邻居和昔日战友,无疑是最好的“战略缓冲区”,如今却成了美国和北约遏制俄罗斯的棋子,这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的各种武器将直接部署在俄罗斯家门口,就像一把匕首直接顶住俄罗斯喉咙,这对俄罗斯来说就是“如鲠在喉”。

只不过,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还不是一个战略缓冲区那么简单。

从前文描述的乌克兰历史中可以看出,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其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和俄罗斯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兄弟民族;基辅是古罗斯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国家的首都,很多乌克兰城市都是俄罗斯人一手建立起来的。

况且,太多的俄罗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甚至国家领导人,都与乌克兰有着无比深厚的渊源。大诗人普希金曾被流放到克里米亚待了很长时间,讽刺大师果戈里出生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柴可夫斯基将自己的青年时代留在了乌克兰,列夫·托尔斯泰在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服兵役多年,绘画大师列宾出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剧作家布尔加科夫出生在基辅,史诗电影《战争与和平》的导演邦达尔丘克兼具俄罗斯、乌克兰血统,航空界传奇——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创始人之一格列维奇在乌克兰长大,人类宇航先驱科罗廖夫是乌克兰人,苏联的两任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在乌克兰长大。

看完乌克兰历史才明白,为何俄罗斯又打又拉?那是它的长安和江南

所以说,乌克兰这个国家,有着深刻的俄罗斯烙印。而对于继承了基辅罗斯衣钵的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更是寄托了它几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是它的文明故地,若说乌克兰之于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长安之于古代中国,恐怕并不夸张。

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经济价值最高的莫过于乌克兰了。乌克兰领土面积排在整个欧洲的第二位,也就是说,除了俄罗斯这个巨无霸,就数乌克兰最大。乌克兰属于黑土带,是全球三大黑土地分布区之一,另外两个是中国的东北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乌克兰在这其中占了40%。

正是拥有了这样肥沃的土地,乌克兰在前苏联农产品的总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面粉占20%,通心粉占86%,植物油占55%,糖占83%,糖果占52%,肉及相关制品占25%,奶及相关制品占21%。

所以,虽然乌克兰面积仅占苏联3%,但粮食产量却占前苏联三分之一以上,有些时候甚至达到40%。

乌克兰的玉米、小麦、葵花籽,一直位居全球农产品出口前列。2021年,全球玉米出口总量为2亿吨,乌克兰一国就出口3350万吨,占比16.4%。同年,大陆进口葵花油170万吨,其中64%是来自于乌克兰;大陆28%的大麦进口也是来自乌克兰。

同时,乌克兰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蕴藏了70余种矿藏。其境内的东部顿巴斯地区,拥有欧洲第四大煤矿,被称为“乌克兰的心脏”,可开采量超过100亿吨。乌克兰煤炭总储量居世界第七位,铁矿石储量世界第二位,锰矿探明储量世界第二位,铀矿探明可采储量居欧洲第一位。

乌克兰工业也很发达,拥有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值约占前苏联的17%,是前苏联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的中心。其中,钢和钢材产量占前苏联的33%,化学机械设备占30%,农业机械占25%,建筑设备占20%-25%。综合来看,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前苏联的25%。

乌克兰还拥有前苏联最好的海岸线和出海口。前苏联海岸线非常漫长,但大多数海域纬度偏高,常年冰冻,属于苦寒地区。只有黑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不冻港。而前苏联在黑海地区的海岸线虽然俄罗斯也有一部分,但大部分都在乌克兰。

前苏联的四大海域中,北冰洋地处北极,远离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北太平洋虽然离亚太经济发达区较近,但离俄罗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太远,隔着辽阔的西伯利亚;波罗的海虽然可以作为与德国、波兰、丹麦等国家进行商品贸易和商品交换的海上交互通道,但临近波罗的海的俄罗斯西北部因过于寒冷,并不适合作为核心经济发展位置。只有黑海,这个通向地中海的出海口,才是最便捷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战略通道。

而拥有地中海漫长海岸线的乌克兰无疑是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商业文明的地区,尽管乌克兰现在已是独立国家,但俄罗斯如能与其搞好关系,对于经济互利互惠、互为补充、对外交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若说乌克兰之于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江南在中国的地位,恐怕也未尝不可。

当然,说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或者前苏联来说,相当于长安和江南,毕竟只是从其重要性的角度来看。俄罗斯不惜一战,也不能放任乌克兰完全倒向西方,也是从其重要性上来看的。至于将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究竟能到哪一步,这是非常复杂的国际问题,涉及到军事、经济、外交、民族、宗教等方方面面,已经不是通过历史领域的解析所能判断的了,后续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