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创作谈|“他是一个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人”

大众日报记者 刘兰慧

创作谈|“他是一个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人”
创作谈|“他是一个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人”

张炜在近50年的文学长旅中,不断地开拓创作疆域,也取得了丰盈的收获。他不仅以《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21部长篇小说,奠定了作为一位当代优秀作家的地位,还以大量的诗歌、童话、散文、学术随笔和文论,丰富了文学的高原。他在每一个创作阶段,在每一部重要作品中,都有新的探索和突破,有令人惊异的文学创造。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重要作家,从学术意义上扎实、系统、深入梳理其写作生命并有开拓意义的专著尚付阙如。

近日,张期鹏、亓凤珍合著的《张炜评传》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作为第一部关于张炜的评传,作品系统回顾了张炜从1956年出生直至2021年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深入挖掘了他的文学根脉和精神背景。更为重要的是,与一般的作家评传不同,该书始终紧贴张炜的创作之路和文学作品,充分开掘第一手材料,向读者提供了尽可能丰富的史实,从而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丰满、可信的张炜。这是两位作者在30多年的资料积累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于2018年秋天完成《张炜研究资料长编(1956—2017)》之后,应约撰写的一部作品。就对张炜作品的熟稔程度和对张炜研究资料的占有数量而言,他们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使《张炜评传》突破了“传记加评论”的藩篱,实现了张炜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的映衬、文学作品与有关评论的互动,也实现了张炜与其所经历的整个文学史的映衬和互动。就是在这种映衬和互动之中,展示了张炜文学道路的内在逻辑关系,张炜文学之于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认为:“张炜是一位写作历程近50年,创作总量近2000万字的重量级作家,而且正健步走在文学长路上,创作活力旺盛,新作接连不断,撰写这样一部评传可能为时尚早。”因此,他们更愿意把这部作品看作是“抛砖引玉”之作。但这并没有影响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好评,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部“功夫与功力皆非凡”的评传,因为正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魏建所说,撰写《张炜评传》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张炜作品体量大,创作类型也非常丰富,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学术随笔、儿童文学等;其次张炜作品思考深,他将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变成文学作品,增加了对作品解读的难度。”张期鹏也表示:“张炜作品中纪实性文字比较少,也增加了写作评传的难度。”

3年中,张期鹏、亓凤珍很多个周末都是在档案馆、图书馆度过的,有时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就以面包充饥。张炜的著述总量近2000万字,有关他的研究文字更是难以计数,要梳理这浩如烟海的文字,两位作者下足了功夫。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显示了作者极大的学术勇气。张炜认为:“书中呈现了大量不同于以往的作者的独立见解,在图书面世后可能会有争议,但张期鹏、亓凤珍不盲从于成说,坚持自己的观点,很有勇气。”

张炜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有中国气派、中国风度的作家”,张期鹏曾多次提及自己对张炜的这一理解。“这体现在他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雍容高贵的非凡气度上。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又从不排拒世界优秀文化的滋养,更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思考和个性化表达。这些,对于张炜之所以能够成为张炜,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一位成名已久的作家,以往一些评论家给张炜贴上了很多标签,如道德理想主义、保守主义、反现代化、塑造乌托邦等。对于这些,张期鹏、亓凤珍在《张炜评传》中没有进行争论或反驳,而是用大量翔实的资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地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张炜曾说过“一个作家一生就是在写一部作品”,张期鹏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张炜。这部评传也表达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张炜,其实一直在为他们这一代人、在为他的出生地书写,这是他全部作品的“统一的思想内核”。

47万字的《张炜评传》历时3年才与读者见面。亓凤珍在回忆创作曾经遇到的困难时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张炜曾经评价泰戈尔说:“时光之水从他心中流过,就变成了芬芳的液体。”亓凤珍认为这也是在说他自己,“他是一个把葡萄变成葡萄酒的人。”亓凤珍将《张炜评传》的创作过程视作“一直在品味张炜带给我们的玉液琼浆,这个过程既艰难又让人着迷。”谈及这本书的写作思路,亓凤珍认为张炜本人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大书,他们要做的就是从逻辑和精神上把这部“大书”鲜活而充实地展现出来。

多年的资料积累,加上写作过程中进行的大量实地踏访,以及许多张炜研究者的支持和帮助,使这部评传具备了较强的权威性、史料性、可读性。“我们希望在创作过程中,寻找到张炜创作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还原这个过程。借由这本书对张炜的作品进行一种阐释,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张炜的作品。”这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期许,也是每个严肃的学者所必须秉承的原则——言而有征。正是在这种坚实的历史文献考证基础上形成的学术评传,成就了一部难得的好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