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15权益观察|长城汽车“交付难”被大量投诉,小鹏、哪吒们“货不对板”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陶原

新能源汽车已是近年市场最热之行业。据中汽协数据,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达到了33.4万辆,同比上涨184.3%。

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新能源新势力,争相涌入的赛道信心,让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充满无限想象。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21.8%,较2021年2月8.1%的渗透率提升了13%。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1.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7.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3.5%。

与此同时,一些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家也对此表达了高度兴趣。2021年一度传言中的小米系掌舵人雷军将进军新能源汽车,最终得到证实:9月1日,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100亿人民币,他亲自出人法人代表。在日前刚刚召开的2022年两会上,雷军的四份提案同样都与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

今年2月16日,美的集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奠基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其中固投资产投资约65亿元。项目规划一期用地458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圆梦新区。

火爆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劲态势近两年无论是一二级市场,还是街头巷尾消费者的众多议论,没有人能对此视若无睹。

不过,同样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汽车自燃、锁电、延迟交付、配置缩水”等事件也屡屡出现在大众眼下,安全性以及“一次性消费”也成为该领域吐槽者众多的现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陆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6.6%和28.8%。其中,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59次,涉及车辆83.0万辆,占全年召回汽车总数量的9.5%;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和召回数量比上年增长31.1%和75.9%。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033例,反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的52.5%。

01

新能源汽车交付难题

“我就是大学刚毕业,想买个代步车,又不懂车,喜欢就买了。”刚毕业的小马在说起买第一辆车的情形时,无不流露着后悔,“在买之前还没爆出芯片的问题,现在一想愈发觉得当时订车太草率了。”

2021年10月底,小马在线下订购了一辆欧拉黑猫351续航舒适版,回想定车细节时,小马提到,销售曾表示两三个月左右就能提到车,并且当自己要求在购车合同上填写交车日期时,遭到了拒绝,销售表示要么等要么别买,想着短时间内并无用车需求,小马选择了“等等就等等吧”。谁曾想这一等,就等了近五个月。

耐心等待的同时,小马在其他社交软件平台发现有人似乎比自己订车的还晚,却更早提到了车,疑似出现排单不透明的情况。问及维权的时候小马表示,并没有那么容易,曾与其他车主一起自发维权,加入了数百人的群聊,但进行的并不顺畅:“当时创建了共享表格,收集了三百名车主的信息,包括订车时间联系方式等等,后来却出现了篡改车主信息的情况,信息就被搞乱了,并且维权期间‘内鬼’不止一次出现。”

在多次维权过后,小马终于等到了结果,十月份的订单到过年没有交付的,继续等待交付,将会给60元×7天,共420元的补贴。有趣的是小马提不到车的同时,欧拉官方抖音直播间却承诺到:“核销后50天内完成提车,逾期支付2000元的补贴金。”

315权益观察|长城汽车“交付难”被大量投诉,小鹏、哪吒们“货不对板”

(欧拉官方直播间截图,图片来源:小红书)

销售对于线上直播间的承诺并不承认,告知小马,不愿意接受420元补偿不想再等交车的,建议退定金或者降版,萌宠版换萌动版。简单来说就是减配不减价。耗费几个月的小马,选择了退定金,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欧拉品牌隶属于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其宣称是中国主流自主车企中第一个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广东越启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民商事领域主任律师李天赐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口头承诺的交车日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法典》第601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限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限内的任何时间交付。故汽车销售者逾期未交付的,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就此主张权益,比如就对方迟延履行造成的损失索要赔偿。”

对于交车问题,欧拉品牌CEO回应称:“黑、白猫停止接单,不是停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猫单台亏损超万元。”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似乎好像都面临着交车问题。2022年2月,哪吒Vpro的车主因交付问题进行了投诉维权,同月,多名消费者也在多平台投诉小鹏P5 460E不按时交付。

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09868.HK,XPEV.US)回应:“P5 460订单无法交付是由于受疫情影响,行业面临着核心零部件供给的极度紧张。延期交付的用户可以选择退订、改配或继续等待,目前暂无赔偿计划。”

似乎消费者及资本市场都对小鹏汽车信心不足。从2021年7月7日至2022年3月11日,小鹏汽车上市以来八个月的时间,股票下跌了37.26%,股价为105.400港元,较去年发行价165港元,仍破发不少。

并且在合法经营方面小鹏汽车还需更为重视。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2月23日,北京小鹏汽车有限公司因税收问题受到行政处罚,处罚金额10.27 万元。《港湾商业观察》就相关问题联系了小鹏汽车,未能获得回应。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关于国内现有的小鹏,蔚来,理想等华尔街上市的企业,股票确实是在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包含两方面,一是美国现在对中概股披露要求比较严格,二是国内对这种新业态管理监管依然很严格,所以在宏观政策和美国SEC打压下,内外环境都不好,自然就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总的来说,现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由于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导致交不上车,也印证了企业芯片储备不足,原材料储备不足,没有做好风险预估的事实。

02

技术有待加强,质量如何保证

如果说材料涨价、芯片短缺为不可控因素,导致了新能源汽车近段时间的交付产生问题,那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的掌握与质量问题却总是保持着亘古不变的热度,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还需要亟待提升的丰厚能力去落实。

还在辛苦维权的小戒与蕾蕾,正是被曝出“芯片门”事件欧拉好猫的车主。“直到芯片不对版了我才想起来要购车合同,当时签约售车的合同被4S店收回,仅给了发票。”

《港湾商业观察》了解到,虽然欧拉好猫“芯片门”已过去数月,并且当时长城汽车提出了1万元充电权益现金的补偿,但是仍有不少车主认为芯片事件为整车欺诈,要求“退一赔三”。

截止2022年3月1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长城汽车,共有289条投诉,已回复194条,完成了91条。近三十天内共有83条投诉,主要问题仍集中在车未交付与质量问题。消费者“积怨”,多名欧拉车主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企业吃相难看,接单时不顾生产能力,售后也不给好好处理。

315权益观察|长城汽车“交付难”被大量投诉,小鹏、哪吒们“货不对板”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自称“更爱女人”的欧拉,言行不一的态度正令消费者信任下降。《港湾商业观察》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消费者确有抱着好看及对国民品牌的信任而去的。小马说到:“当时看着马路上都是这个车型,正好我不太会开车,想买个小小的车才去的。”

从财务数据来看,长城汽车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07.97亿元,同比增长46.11%,净利润为49.45亿元,同比增长91.13%。但同样增长的还包括营销费用,截止2021年度三季末,长城汽车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44亿元、24.44亿元、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1.1%、126.9%、71.1%。

同样出现营销费用倍增的,还有蔚来汽车。从蔚来汽车(09866.HK,NIO.US)三季报来看,第三季度单季净亏损为8.35亿元,销售成本为78.12亿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98.3%。此外第三季度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8.25亿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94.1%。

营销宣传是不可避免的,但如若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那后果可想而知。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的故障可谓层出不穷:充电故障、动力缺少、续航虚标、车内异响、互联故障、车身共振等等。

2022年3月,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集体投诉,表示小鹏汽车p7首批670被召回后,续航无故锁电,80.3kw电池容量只能装70kw左右。

同月,长安车主控诉频率相当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三十天内,搜索长安汽车发现,投诉量高达263条,平均每天就有8条投诉。诸如: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方向无法自动回正,长安CS55电瓶亏电严重,在长安的发布会上,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宣传的UNIK有L3自动驾驶,APA6.0自动泊车的功能,而实车并没有。

2022年2月,有媒体报道,一位江苏车主反映称,自己购买的2021款哪吒U Pro 400续航版,官方宣称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实际上续航只有165公里。几乎在官方宣传的续航里程基础上打了4折,续航里程严重虚标。

2021年7月,山西太原接连发生几起长城欧拉iQ汽车在充电时自燃的事件,车辆召回后又被消费者投诉有锁电嫌疑,续航大缩水。而近期,大火的理想ONE也出现撞上道路中间的水泥墩后出现自燃起火情况。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技术不够成熟时却夸大宣传,就很容易“自食其果”。

李天赐提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对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都可认定为虚假宣传。”

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虚假或者夸大宣传,李天赐表示:“使用工信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广告语等行为,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对此可以正当维权,比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造成损失可以走诉讼程序追索赔偿。因产品缺陷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期限为二年,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同样,安全问题的频发,可见新能源技术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芯片及电池关键材料等核心部件的缺少必然会影响到安全问题和交付。油价上涨以后,或许也会造成新能源汽车需求较大,而安全问题的保障,仍需从技术研发上多多打磨。

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研发型企业的毛利,一般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准。从毛利率方面来看,第三季度理想汽车(02015.HK,LI.US)的毛利率达到23.3%,同比上升3.5%;蔚来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3%,同比上升7.4%;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最低,为14.4%,2020年同期为4.6%,同比上升9.8%。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毛利率虽然呈现增长,但是似乎并没有赚到钱。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9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1.49亿元。从研发数据来看,小鹏汽车第三季度研发投入12.64亿元,第二季度为8.64亿元,第一季度为5.35亿元,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为26.63亿元。高额研发投入,毛利却逊色同行业,或许小鹏汽车的研发能力仍待优化

“对厂商而言,竞争对手的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要行稳致远,不仅要注重保护自身权益,也要以用户为中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李天赐如此建议。

随着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日趋重视,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拿出足够的实力才能立足行业,对于企业而言,保障安全质量为根本,如何在减少补贴,物料缺乏的情况下走下去亦是一大难题。《港湾商业观察》也将持续对行业保持高度关注。(文中小马、小戒、敏敏均为化名)(港湾财经出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