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作者:大河报新乡新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石琨 王辉华 张若男

一个个电脑屏幕,一页页电网接线图,一张张检修申请,一排排电话和一条条调度指令,是电力调度员每天所面对的,“迎峰过夏”、“迎峰过冬”,满足群众对用电的需求,就是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使命。关金玉,是国网辉县市供电公司调度班班长,他用30余年的执着,守护着一个职业——电力调度员。

没有实现的承诺

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会在孩子生日的时候摆上蛋糕之类的东西,然后插上很多的小蜡烛。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蜡烛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好运。同时让孩子许个愿望再一口气吹灭蜡烛,这样月亮女神就会实现孩子们的愿望。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儿子,来,快闭上眼许愿。”

“爸爸,我不想许愿……每年的愿望都一样,但从没实现过。”

关金玉愧疚地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每年的愿望是什么,每年他都想去满足下孩子,哪怕只是一次,可总有不一样的理由一次又一次把无助的儿子丢给电视和亲人,因为他用30余年的执着,守护着一个职业——电力调度员。

儿子常常委屈地对他说,别人父母都是趁着假期带孩子外出开心地游玩,而我每次只有妈妈,啥时候你才能陪我一次?每个父母对孩子付出都不怕累,最怕的是有所亏欠,忙完了就回家陪你,关金玉经常这样推辞。他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家人,他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恩、有些情,如东流之河水不复还,只是悄然在午夜里梦回。夜深归来安睡在亲人身边,他才会流露出柔软的内心,天亮了,再次整装待发奔赴岗位。

从不缺席的坚守

2016年7.19洪灾,一大早关金玉就被外面的雨声惊醒,起来一看,发现外面下着瓢泼大雨甚至有内涝的现象,他一手拿着衣服、一手抓起手机起身就要往外走,妻子劝他在家呆着,可拉扯几次后拗不过他,只能嘱咐几句由他而去。

关金玉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徒步朝着单位奔去,一边用手机向家里报着自己的位置和安全,一边向单位值班人员询问电网目前的状况,一波洪浪冲来,一个踉跄将妻子送的新手机掉入水中,来不及再寻找,直奔单位。到达后立即投入到抗洪保电中,直到洪水退去,电网恢复正常运行。回家看着小区所有人都忙着清理自家积水,而家中地下室被淹他却没有帮到一丁点儿。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辉县市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洪水侵袭,电网受到巨大冲击,多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被迫停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作为电网运行的枢纽,担负着保护全市电网安全的重任,身为国网辉县市供电公司调度班长的关金玉至始至终未曾离开调控室一步,忙着协调、指挥处置电网故障,这一待就是10多天。期间家中再次被淹,妻子在电话里埋怨,小区别家都是全家上阵,而我一人孤军奋战。关金玉只是默默听着电话那边妻子在小声哽咽。他告诉我们,当时他希望妻子可以大声吼出来,哪怕是骂他几句,可是妻子没有。那些苦、那些痛、那些伤、那些悲,只剩无限思念。坚守岗位他从不缺席,可自家受灾却迟迟未到,他亏欠妻子。他感谢妻子的理解,感谢妻子为他做的每一顿饭,洗的每一件衣。

难以言说的愧疚

在用电高峰期,关金玉每天有打不完、接不完的电话,做不完的记录,各种责备要电的电话不计其数,但为了电网安全,他们以大局为重,坚持按照调度相关规定执行。因此,客户的冷言相对,甚至谩骂,是司空见惯的事。工作繁忙劳累、客户不理解他们都可以耐心承受,最要命的是工作繁忙时家中有突发事件发生。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2021年12月中旬,关金玉八十多岁的母亲不慎跌断了右臂。当时正值年末,各项工作和指标都处于收官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把老母亲送到医院做完处置手术后就交由家人照顾,然后迅速返回单位。12月23日那天,关金玉正在吴村与供电所人员一齐勘察线路,突然收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刚接通就被母亲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原来母亲因为忍受不了绷带带来的痛苦,连续几天不能入眠,母亲埋怨他几天也没见人影。关金玉无法解释,对于母亲他心里充满愧疚、不安。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硬核”守护电网

近几年,由于电网基建、改建、扩建增容、技改工程比较多,施工任务重,停送电操作比较频繁,关金玉积极与上级调度及运行单位协调、沟通,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不论严冬、酷暑,他及时勘测、验收了无数大中小用户新增设备,共编制各类送电方案89项。从工程验收,到方案制定,再到设备投入,每次都尽心尽责。

电力调度员30年坚守 诠释小城大爱

关金玉勇于探索,积极组织科技创新和专利发明活动,为活动出谋划策,每个项目立项,都要费尽心思去翻阅参考资料、书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调控中心的QC成果从2003年起连续在省电力行业协会的评比中获奖。《具有防短路功能的架空电力电缆》等6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技术创新工作硕果累累。

回顾关金玉30多年的平凡阅历,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却深深的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这是诗人臧克家对“老黄牛”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关班长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