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作者:金色甘州

守得清寒抱月归

——读《天行者》有感

黄玲

一群平凡的人,在一个叫做“界岭”的小山村,做着不平凡的事。——题记

《天行者》这本书以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张英才讲起,他通过当教育站站长舅舅的特殊照顾,来到了偏远的界岭小学,做了一名民办教师。界岭小学里,在张英才没来之前就有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三位民办教师,他们每人拿着微薄的七十元工资,却用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地教书育人,坚守着三尺讲台。

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在日思夜想的期盼中,他们终于盼来了转正的好消息。可是转正的事情又是一波三折,当转正名额只有一个时候,三位同病相怜的人惺惺相惜,互相推让,谁也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转正而丢下其他两人……

他们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课本,在学生们的心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捧着这本书,有很多情节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在界岭小学孩子们的眼里,最奢侈最好吃的饭,是用剩饭做成的油盐饭;老师和学生们,竟然为了省鞋子而打赤脚;可怜的叶碧秋,初潮来临时,连卫生纸都买不起……

艰苦的地理环境,隔断了界岭周围村庄和外界的联系,可是隔不断老师和学生那纯真的感情!学校里的三位民办教师,常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力所能及地给学生提供帮助。

书读完了,有三个情节震撼了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忘记。

第一个情节:张英才的舅舅万站长带来了一个转正的名额,包括张英才在内的四位民办教师要参加投票来决定这唯一的机会到底给谁。要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张英才没有听从舅舅的好意劝告,没有给自己投票,而是写上了余校长的名字。张英才以为,有他的一票,加上余校长投给自己的一票,余校长肯定能胜出。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四个人还是每人得了一票,显而易见,余校长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张英才。几个淳朴的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高尚的情操。

将最热切渴望的事情,拱手让人,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做到?界岭小学的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做到了。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第二个情节:经过许久的辛勤努力,余校长攒下了一千块钱,本打算用这笔钱作为儿子余志以后读大学的费用。谁知开学之初雷电交加之时,滚落的一块巨石砸毁了教室,村长又坐视不管,为了孩子们不至于在露天场地里读书上课,余校长将这笔钱全部用在了教室的维修上。要知道,在每个月只领几十元工资的民办教师家里,这可是来之不易的一笔钱啊!做民办教师做到这个份上,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多余,纵使最美的词汇也不能完全表述余校长对农村教育和孩子们的一腔热情啊!

第三个让人心酸泪目的情节是因为邓有米。邓有米在知道了转正机会来临时,他将二十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交给了教育局,第一个转成了公办教师。余校长和孙四海,倾其所有,也拿不出上万元钱来缴纳转正的钱,邓有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夏雪的父母拿着十万元钱来捐资建学校时,邓有米做了手脚,和乡建筑队的人私下里达成了协议,留下了两万元钱作为提成,偷偷替余校长和孙四海上交了钱款。可恨的是乡建筑队的包工头,没有将剩余的八万块钱全部用于盖楼,而是偷工减料,做了豆腐渣工程。事情败露,邓有米被开除公职。

在部分人的眼里,邓有米是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他不应该私动公款。但事情总有来龙去脉,他是听了村长余实的“点拨”,才出此下策的,另外,他把两万元钱全部用于学校另外两位民办教师转正的事情上,自己没有私吞一分钱。这样的“傻”事儿,没有人想得出,而邓有米却做了!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这本书讲述的是民办教师的苦与累,同时也讲述了农村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艰难和无奈。书中浓墨重彩叙述了朴实的余校长、命运坎坷的孙四海和让人唏嘘不已的邓有米,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和老师一起生活着的界岭的人也让我的情感此起彼伏:余校长的妻子明爱芬原本也是一名民办教师,由于失去了转正资格,又在参加转正考试时落下了病根,最终瘫痪在床,就在看到自己可以填写转正表格的同时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这个让她痛苦一生的人世间;学生叶碧秋有着执着的追求,在城里当保姆时利用空闲时间考取了大学文凭;孙四海的“情人”王小兰一生苦难,最后却死于一场政治权利的争夺之中;即使是早已埋在土里的“老村长”,还有那个被大家笑为“女苕”的碧秋妈妈也让我泪眼婆娑。

这些故事让人内心震撼的同时,也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透彻与清醒,更会让人由内到外得以洗礼,逐渐变得强大。

界岭小学的升旗仪式,没有正规的伴奏音乐,没有像样的旗杆,但总是那样庄严地进行着:邓有米和孙四海两位老师在徐徐吹起的清风中用笛子吹奏国歌,余校长升起那面早已破旧的国旗,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但依然和老师们站在晨曦中升起神圣的国旗……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这些民办教师是界岭的“天行者”,他们更是界岭的灵魂。老师们每逢周末要将寄宿的孩子送回家,他们历经磨难,翻山越岭二十里路都是小问题,有时会遇到野狗群或狼群,这才是真正的可怕。有一次,一位老师让一个女孩独自回家,这个孩子被一群狼围困在一棵树上,幸亏余校长带领村民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作者笔下的“天行者”就是这些让人感动的民办教师,书中的教育站万站长曾告诉过张英才这样一句话,界岭的人你不能沾,一旦沾了就会上瘾。这话是对的,我或许也对界岭的人上瘾了,他们是有情有义的民办教师,虽然他们的生活那么苦,可是情意却很深厚。他们没有在意生活对他们有多么苛刻,依然无私地付出,正如书中所说,民办教师都是把学生当亲生的孩子来教的,他们的生命与周围的一切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用心用情,或激昂,或忧伤,时而欢快,时而缓慢,奏唱着:“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支教生夏雪,将青春的美丽纯洁留在了界岭的山上。玻璃板下唯美怅惋的诗抄,记载了那段动人心魄的年华。界岭纷纷而下的雪净化了她的心灵,一本本认真批阅的作业本是她人格的见证。还有一位原本出来只想做秀的骆雨,没想到在冰冷的教室里光着脚丫,最后因为哮喘不得不回省城休息,最终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归界岭,关心着界岭的发展。

书中的界岭小学,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农村小学中的一个,也和其他农村小学一样平淡无奇,夏天烈日炎炎,冬天白雪皑皑。一批批村里的孩子走进这里,又从这里走出去。几十年来一直留在教室的,只有三四个民办教师,他们没有编制,仅靠着乡、村政府给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他们直言不讳,不懂圆滑世故,不肯妥协,典型好面子、没能耐,却又不得不在课后种地赚钱,为的是稍微贴补家里,改善学生们的伙食;他们无比深爱着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也深爱着默默耕耘的这片土地;他们古板,一身褂子缝缝补补穿了几十年,却也会浪漫地坐在漫天白雪的操场上,吹着笛子抒发胸意,宣泄情绪……

伟岸的形象、坚定的目光是英雄定格在相框的画面,读着小说里的故事,五味杂陈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不舍掩卷的同时我还想看看身边的风景,触摸身边的感动。君可知,在我们中间,有老师将荣誉相让,帮助别人不计报酬,大公无私,不乏品质高洁者,默默做着那些点滴善事。

其实所谓的界岭之毒,不就是人性的光辉么,予人灿烂明媚,如兰如梅,如莲如菊,馨香四溢,在人群中漫延。

亲爱的朋友,就让我们追寻着他们的足迹,用真诚孕育花开,用微笑涌动关爱,开启新的征程!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

(作者简介:黄玲,民族幼儿园教师,一个喜欢写写画画的女子。)

黄玲:守得清寒抱月归——读《天行者》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