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作者:沐子馨语

九百多年前,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王希孟用石青石绿绘就了一幅长卷,名为《千里江山图》。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还未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尚未踏遍过山川大河,仅以当时翰林书画院的一名“画学”学生,凭借自带的悟性与学画的执着,有幸被徽宗赵佶皇帝亲自教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名垂青史的巨幅画作。

展卷而望,画中青山绵延起伏,水波浩渺开阔,像宝石一样闪烁着青绿光芒的群山涌动,江河流淌,星星点点的亭台楼阁,临溪人家,轻舟荡漾,被金色霞光笼罩其间,美不胜收。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千里江山图》局部

心中若能容丘壑 下笔方能汇山河

徽宗皇帝是一位天才画家,他对色彩的使用有着非凡的感受力,他喜欢青色,在他心里的青色不知分了多少种。

徽宗曾做过一个梦,“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梦中的天空沁出一抹迷醉的天青色,日后他便让工匠做出独一无二的青瓷来,青瓷的美恰好是“如蔚蓝落日之天,远与雅致的气质”。

为博徽宗皇帝的喜爱,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图》的青绿用色明媚而跳跃,让古老的群山焕然一新。徽宗收到此画后,颇为嘉许,将此画赐予蔡京,幸而有蔡京的题跋,才使后人略知王希孟那极短的人生。

“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千里江山图》中提及王希孟的题跋

王希孟以他的聪明智慧与独到见解,用一抹宝石光绘出心中远山,将无畏的少年底色做基础,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野心,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信造就一番经典与传奇。

王希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近12米长的工笔大幅《千里江山图》,独自跨过漫长冬日,消耗大量的体力和心力,大功告成却沉疴在身,二十岁便英年早逝。

这个少年用尽自己一生才华与心血画出旷世之作,这其间会有很多次的失败,但一定少不了他的执着与坚持,他的呕心沥血让他完成了传世之作,而后的青绿山水画无出其右。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千里江山图》主峰

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以自己的雄心和魄力,让这青绿明艳、灿烂,散发出耀眼光芒。

“只有十八岁的少年,才会把这幅画画得这么繁杂。一般老成一点的画家,会由繁到简。而这幅画里面我们看到石头、长短的水纹、不同的桥、小人、拉着货物的一头驴,都是多么的细腻。只有一个年轻人才有这样的精力去这样去画,倾尽所有放到这幅画里面”,后人如是说。

画家陈丹青盛赞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必须十八岁。再小几岁,再老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只此一眼 念念不忘

《千里江山图》代表了青绿山水画发展的里程,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于创作中,如一曲壮丽辉煌的长诗载入了史册,“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这幅国宝级的传世名画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一百年来,也只开卷过四次。《千里江山图》使用大量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颜色很厚,一旦展开,因年代久远颜色会剥落,极会对画面造成损伤,即便是故宫内部的研究人员也很少能一睹画卷真容。

2017年,《千里江山图》在故宫中轴线上的展厅全卷展出,当时引发了民众前去排队专程观展的热潮,引发了非常大的轰动。两名美女舞剧导演韩真和周莉亚也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当11.9米的长卷展开时,她俩被深深震撼:

那完美明艳的青绿色彩,那极致的意境体会,令她俩久久不能忘掉。只这一眼,念念不忘。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太美了”

这一道青绿色的影子充满韵律,层峦起伏的山川像史歌一样具有节奏感,让一个舞者内心涌起创作的兴奋,想将这幅千年古画“活”起来,让更多的民众走入它的深邃。

创作之初,她俩就被隐藏在千年古画身后的那个十八岁少年所深深折服,“我们相信他一定是经历坎坷,最后才画成的这幅画”。

她们要抓住这种“宋”的气息,去读懂这份孤寂了千年的青绿,要让舞者表现出那个天才少年挥笔而出铿锵有力的山石,传承起那份大气与壮美。

前有古人,后又来者。历时八个月,她俩将这部舞蹈诗剧创作出来,又用时半年之久的排练才得以搬上舞台。

青绿之唯美,古韵之优雅,独步千载,山水相连。散发着宝石般光芒的青绿色串起了从古至今的美学链条,跨越千年时空,用灵动的舞蹈演绎着传神的画作,再一次叩击了世人的心灵。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美跨越时空隧道,当年那个十八岁的少年,你可曾想过九百多年之后人们对你这幅青绿山水有多着迷,场面有多火爆,留恋忘返于你的画作前,有多少人被你的清丽与大气所折服,被你的明艳所倾倒。

你我皆是展卷人。这幅绝美的青绿传奇被钟情于它的人们传递着,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一场最完美的古今对话,完美地体验了宋朝美学,“直接从文化自信走向了文化膨胀”。

一步一青,姿态鲜活。一步一染,山河岁月。那些美好的事物终将被世人接纳、传咏。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青,东方色也

为何古人尤为喜爱青之美?

它是墨,是绿,是蓝。

它是淡、是雅、是出尘超俗的气质。

它是天空、是山川、是大江大湖,是自然界赋予的奇妙颜色。

它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闲适和宁静。

它更是一个十八岁少年留下的传奇,是水墨丹青。在他最美的年华里,给世人留下最美的画卷。

也只有十八岁的少年才会有的意气风发,这青是他的青葱岁月,更是他的繁盛人生。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青,绝美。是水的颜色,是山川的颜色,也是草木的颜色。

“空濛增远意,轻阴带雨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青是形身如玉,美在了风骨。青是少年心中的“千山万壑”,是他笔下的千里江山;青是舞者的“青绿腰”,是清姿绰态,媚于语言,是举手投足间那股冷冽沉稳之气。

只此青绿,一幅千年古画“活”了

山峦本无情,是人赋予了它温度。绝美江山,今生有幸,让我们再次看见,狠狠体验了一把宋朝之美的淋漓尽致,也映照了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并将此完美地传承下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等你那幽静中散发着宝石般光芒的千年璀璨,只此一眼,只此青绿。

盼得春归,青绿永存,回归最初的美。

* 作者 | 李沐子,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