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生在世,做个有德之人

人生在世,做个有德之人

有德之人,最受人尊敬,也最能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尚书·蔡仲之命》云:“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意思是说,上天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人,只帮助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得到上天厚爱,也必将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明末清初学者汪楫,字舟次,安徽休宁人。父亲汪汝蕃,字生伯,自言生平与他人无异,惟不欺二字,才可以俯仰无愧天地。汪汝蕃曾经筑友善庵,出米数百石赈饥,自己却和妻子吃糠咽菜,粗粝自如。后来家道中落,每有余钱,都用来帮助他人。

汪楫从小好古力学,年轻时已经名沸大江南北,闻名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父亲汪汝蕃不喜反忧,告诫汪楫说:“我不期盼你为名士,名气只是空中楼阁,翦彩镂棘,你与其交往文学名气大的人,还不如交往道德品行高尚的人。”父亲的言传身教,为汪楫修身养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二十年冬,琉球中山王之子尚贞遣使进贡,上表清王朝请求封爵。翰林院共推德才兼备的汪楫为正使出使琉球。康熙赏穿绣有麒麟的一品官服,御笔亲题“中山世土”匾额授给琉球世子尚贞。

人生在世,做个有德之人

在任命下达之前,汪楫同第三个儿子,到正阳门关帝庙祈签,父子二人都得到:“一纸官书火急催,轻舟东下浪如雷。虽然目下多惊险,保汝平安去复回。”巧合地是,被任命为副使中翰林麟焻,也曾祈得同样的关夫子签“一纸官书火急催……”。大家谈起此事时,都感叹奇异。

汪楫出使琉球,去时仅花三天三夜,就抵达琉球。琉球世子尚贞亲自到船上接受。册封大典后,长久干旱的琉球,突然大雨如注,琉球人民欢呼雀跃。尚贞素来敬慕汪楫的学识和人品,请其书写殿榜。汪楫纵笔为擘窠大字,尚贞叹为神笔,欲馈赠以厚礼,汪楫正色道:“吾食大清俸禄,衣食无优。作为大使,代表大清国体,岂能以一己之私欲,而坏大清朝纲,为人所不齿?”琉球官民无比敬佩,感动之余,特修建一座“却金亭”,以彰其德。

返回途中,海面波涛汹涌,危险万状,一千多只乌鸦,围绕船帆,护行始终。船破了大洞,又有大鱼堵住破洞,汪楫等人得以有惊无险地回到京城。应验了关夫子签所言“虽然目下多惊险,保汝平安去复回”。

人生在世,做个有德之人

汪楫的道德品行不仅感动上天和关帝护佑平安,也带动了普通民众尊崇道德,洁身自好。康熙二十八年,汪楫出任知河南知府,正遇河南连年大旱,蝗虫遍野,死者枕藉于道,百性流离失所。汪楫自己凑钱,买来粮食,设立东、西两座粥厂,救济灾民,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活了过来。渑池有两个武功高强的年轻人,数日没有进食,有人想引诱他们入伙为贼,两人哭着说:“我们虽然饥饿,做贼可以活命,但我们如果做贼,就辜负了汪公的一番苦心了!我们宁愿饿死,也不给汪公添麻烦。”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德不孤,必有邻。”道德高尚、品行高洁的贤良之人,不会形单影只,孤独前行,因为必将会有更多道德高尚、志同道合的人跟他走在一起,携手并肩。

道德具有磁性,亲近有德之人,远离无德之人,是人类社会的共性。道德高尚的人会自然散发出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得到众人拥戴,成为大众效仿的道德楷模和学习榜样,就像一块磁石,为社会带来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人人崇德向德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积极好转。

人生在世,做个有德之人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道德,以德立身、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民族性格,为中华儿女的处事态度、思想情感、人生理想、艺术审美、价值判断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成为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特征。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受人尊敬的前提。《易经》云:“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道德是承载着人生所拥有一切的基础,没有道德,靠心机手段得到财富、名气、权势、地位,终究不能长久。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做个有德之人,做成有用之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俯仰无愧天地,浩气长存人间,岂不快哉?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