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最近应六神磊磊老师之约,跟大家逐回聊《红楼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六神磊磊老师的公号,也许能找到路径。这里分享其中一些片断。)

《红楼梦》里经常写到宝玉对女孩子的怜惜与保护,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写的却是两个女孩对宝玉的保护,她们就是平儿和晴雯。

先说平儿。平儿是王熙凤的丫鬟,贾琏的侍妾,平日里跟宝玉没什么交集,但宝玉知道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子,有很自然的倾慕之意。我不觉得宝玉有什么问题,作为同性,我若是看到一个平儿这样的好姑娘,可能也会希望有机会为她做点什么。而宝玉,一不小心撞到这么个机会。

在凤姐过生日那一回,贾琏在家里跟鲍二媳妇偷腥,俩人在枕上缠绵时,鲍二媳妇就很留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说,要是你那阎王老婆死了,把平儿扶正就好了。大概觉得平儿能够容忍他俩的关系。

这种想当然的话激怒了王熙凤,回头就扇了平儿一耳光,平儿只好去撕扯鲍二媳妇,表示完全是她栽赃,自己很无辜,恼羞成怒的贾琏又去打平儿,场面相当混乱。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当然这场闹剧很快被贾母平息下来,平儿被袭人拉到怡红院洗脸,宝玉亲自把自制的胭脂水粉拿给平儿,剪下并蒂秋蕙帮平儿簪在鬓上,还把沾染了平儿泪痕的手帕子给洗了。

我看到有道德标准比较高的人就说,宝玉太恶心了,连堂哥的妾都勾搭。这些朋友估计在生活中都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人,觉得男女之间除了那点事就没有别的事,大家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看好就行了,不可以为别的异性有片刻分神。

唉,人生已经苦短,我们还要把爱情变成一座四面都是高墙的监狱吗?相信我,但凡欣赏其他异性,绝不是对你的背叛,如果不是这样,那是你找的这人品行有问题,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有问题,不用代入贾宝玉了。

好吧,我们回到红楼梦里来,宝玉为平儿做这些事,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她做什么,她觉得平儿太不容易了,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帖,然后还受这个气,简直比黛玉还要薄命。他不由为平儿洒了几点泪。

这是为平儿落泪,实则是为天下女子落泪,在作者笔下,女孩子们都是那么美好又那么命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平儿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代表。

可能有些人又要不愿意了,若是在网上发个帖子“男朋友为别人掉眼泪你介意吗”,分分钟会上热搜。当然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儿能够懂得宝玉对她的这份心吗?

要知道,被误解是宝玉的宿命。他爸贾政就不用说了,就因为他抓周时抓了些胭脂之类的,就怀疑他是色魔,我总觉得这个抓周是钓鱼,咱就不能全摆上正能量的东西吗?贾政就算了,贾母也曾经因为宝玉喜欢和丫鬟们亲近,怀疑他是不是懂人事了,经过观察之后发现也不是那回事。

就连宝玉同样怜惜的香菱,对宝玉某些做法也大不以为然,宝玉对香菱的心思跟对平儿差不多:“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但香菱看到宝玉埋葬夫妻蕙和并蒂菱,就说:“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

宝玉听说薛蟠要娶大老婆,表示担心香菱的命运,香菱立即翻了脸,觉得宝玉这话唐突了,是个亲近不得的人,宝玉白讨个没趣,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那么平儿对他的行为会怎么理解。

五十二回里,通过平儿处理坠儿偷窃一事,给出了答案。

坠儿是宝玉屋里的小丫鬟,人很机灵,帮贾芸和小红传手帕的就是她。但是这丫头可能太机灵了,平儿她们下雪天在芦花广撸串,平儿把一只虾须镯摘了下来,就被这丫头顺走了。偏巧被怡红院的宋妈看到了,将赃物送到平儿这里来。

平儿的第一反应是,坠儿是宝玉的丫鬟,宝玉又专门在这些丫鬟上留心用意、争强好胜的。这啥意思呢?我们可以看前文,宝玉成天说女儿好,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对自己屋里的丫鬟也是各种呵护,惹得老婆子们都很有意见。现在好了,他屋里出了个贼,平儿的话是打他的嘴,可不是让人看笑话,她就要想个办法保护宝玉。

平儿好像对全世界都有保护欲,书里还写到她想保护探春,保护尤二姐等等,但她对宝玉的保护欲,是基于她理解宝玉对女孩儿们的一片苦心,她想保护的,也是这种苦心,这就非常难得了。

她叫宋妈不要跟人说,找来宝玉屋里的麝月处理。让麝月防着坠儿,不要使唤她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商议着找个借口打发她出去就完了。平儿还特地叮嘱说,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碳,不要让她知道,不然她忍不住,或打或骂的,依旧嚷出来不好。

然而晴雯已经注意到了,她本来生病在床上躺着,看平儿叫麝月出去,就觉得一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然后被迫害妄想症大发作,认为平儿肯定是说自己生了病不出去,因为按照荣国府的规矩,丫鬟生病要隔离,怕传染别人。

她把这个话跟宝玉说了,宝玉安慰她说,平儿不是这样的人,晴雯还是觉得蹊跷,宝玉就表示要帮她去偷听。

然后宝玉就听到了平儿这一番话,是又喜又气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偷东西,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喜放在最前面的,这是过望之喜,一个“竟”字反应出,他并不指望人人都能懂得自己。

不过他是带着使命来的,少不得要把这事儿给晴雯讲,这时你就能看到晴雯的反应,是”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宝玉忙劝道:“你这一喊出来,岂不辜负了平儿待你我之心了。不如领他这个情,过后打发他就完了。晴雯说她忍不住。

说实话,晴雯实在不必有这么大气性。受害者平儿都没这么生气,麝月听到只是感到不理解而已,又关她晴雯什么事呢。

我以前说过晴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职场当成家,把上司当朋友了。袭人就很拎得清,荣国府就是职场,她原本是老太太的人,王夫人提拔她做准姨娘后,她知道自己从此要对王夫人负责。

她把宝玉照顾得很好,但主要因为这是她职责所在。宝玉希望她永远在自己身边,袭人就说,难道你以后当了贼当了强盗我也跟着你不成?是啊,公司破产肯定要跳槽啊,袭人这么说没毛病。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一个袭人不够可爱,我们都喜欢性情中人,但职场最重要的是工作态度,而荣国府恰恰是职场而不是家。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晴雯就没明白这一点,她觉得小红丢了怡红院的脸,就是丢她的脸。虽然被宝玉劝住,没有当场发作,她也没能忍到袭人回来,第二天就把坠儿叫进去,一通打骂,拿着一丈青簪子朝坠儿手上戳,又把坠儿娘叫进来,说宝玉说的,坠儿很懒,袭人使唤她,她就在背后骂袭人,宝玉要立即把坠儿撵出去。

懒这个罪名,近乎莫须有,还说是宝玉说的,谁信呢。宝玉写诗说“自是小嬛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因为懒就撵丫鬟,这也太不风雅了。所以坠儿她妈就说宝玉哪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

很明显,坠儿她妈这意思是,这事晴雯挑唆的。当然晴雯也不care,一个成天只在三门外混的媳妇,怕她怎的。

但问题是,生活深不可测,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小人物获得某种加持,忽然就技术爆炸了,随手就把地球撬动了。

所以薛宝钗听到小红的私密事,发现有可能被发现时吓得不行,知道小红“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怕她狗急跳墙,给自己带来麻烦。宝钗都有点怵的人,晴雯倒不怕,小红还在怡红院时,晴雯动辄就指着她的鼻子骂,跟宝钗一比,晴雯这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世间有多少可能。

另外,她这一闹,除了和坠儿妈结仇,群众影响也不好。宋妈知道来龙去脉,别人不知道,就会觉得你晴雯特别嚣张霸道。后来王善保家的告晴雯黑状,不能说是空穴来风,只是她单说晴雯霸道,不能够一招制敌,加上个作风问题,才能点到王夫人穴位。

然后王夫人也想起来了,晴雯曾当着自己和贾母的面骂小丫头。大领导在跟前,你算那颗葱?对下属耍威风就是作死啊,晴雯连这点都不懂吗?估计是习惯成自然了。

晴雯是典型的恃美行凶,她曾靠美貌就能获得万千宠爱,形成了路径依赖。却不知道美貌只是一个支撑点,一旦坍塌,就是万劫不复。平儿也美,平儿的支撑点就有很多,聪明,德行,耐心,实力,所以平儿受了委屈,很多人为她抱不平,尤氏更是勇敢站出来帮她讲话,活在这危险世间,尽量多给自己一些支撑点太重要了。

在荣国府,晴雯的人缘不咋地,鸳鸯和袭人平儿聊天,历数在丫鬟层面上的好闺蜜,没有晴雯的份,虽然宝玉说黛玉对晴雯很好,但是黛玉这么个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晴雯这样的丫鬟,敬而远之比较好,那些不得势的丫鬟媳妇婆子就更不用说了。但是,问题来了,晴雯的读者缘很好。不用统计都知道,喜欢晴雯的人远比喜欢袭人的人要多。

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两个缘故。一是委屈是我们的国民情结。

以前上外国文学课,老师不管是讲希腊神话还是讲莎士比亚,动辄会用到一个词叫“愤怒”,那位老师咬着后槽牙念出这个词,就感觉外国人特别暴躁。我们的文学人物很少会愤怒,我们讲究的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情绪是内化的。

这可能因为哀怨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情绪,哀怨的大臣,还是哀怨的妻子或情人,都是忠诚的,不会造反,上面容许甚至享受这种感情,而我们的文化里总是有个“上面”,自身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我们很容易跟那些受委屈的人同频共振,比如屈原、李白、林冲、林黛玉,乃至武侠小说里的令狐冲和萧峰。晴雯美丽能干,虽然有点懒散,脾气火爆,有时也会占点小便宜,欺负一下可以欺负的人,但是心地不坏,都是明枪,没有暗箭,偏偏上级有眼无珠,提拔了那个疑似腹黑的袭人,怎么样,有没有想起职场上的自己和那个绿茶同事?

是的,你不会代入袭人,首先当袭人太难了,也很无趣。袭人不漂亮,也不机智,很多人以为她的晋升是因为跟宝玉睡过,事实上她在来宝玉屋里之前,就是贾母房中月钱一两银子的八个大丫鬟之一,她靠勤勉谨慎和专注上来的,要不是业务能力刚刚的,贾母也不会把她派到宝玉屋里来。

其次,作者对袭人,也是有怨气的。前八十回,作者写尽了袭人的温柔可爱,宝玉的心里话,都愿意说给她听,说着说着还会落下眼泪,把袭人当成了解语花。袭人的风评也特别好。

但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作者也透露出,袭人这个人不仗义,你拿她当可以同生共死的人,她拿你,当工作。如果你这个工作成了夕阳产业,她可能就会跳槽,对待下一份工作,一样地尽心尽责。撇开高鹗他们弄的那个后四十回不谈,我姑且猜一下,贾宝玉有可能亲眼看到,袭人跟她的下一份工作多融洽,让作者愤然写下“堪羡优伶有福,可惜公子无缘”这种罕见的酸溜溜的话。

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想起晴雯来,晴雯对他非常非常仗义。

就像袭人所说,晴雯这个人是有点懒散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的,但是她对宝玉的事情很上心,比如第八回里,宝玉一高兴写了绛芸轩三个字,让晴雯帮他贴到门斗上,晴雯恐怕别人贴坏了,亲自爬高上梯,贴了半天,把手都冻僵了才贴好。虽然袭人交代她的事,也都是给宝玉做针线活,她就是不喜欢从袭人那里转一道,把宝玉的事变成袭人的事。

第五十二回,作者更是用不太长的篇幅,写出了晴雯的忠肝义胆,可以想象,当大厦倾覆曲终人散,作者,也就是宝玉的原型面对栖惶余生只能靠想象穿越回过往时,他一定会想起晴雯,想起她在那个夜晚,拼死为自己补裘的情形。

那天贾母给了宝玉一件雀金裘。这是贾母压箱底的珍品,贾母特地要宝玉穿上去给王夫人看看,王夫人也算见过世面了,看了只说“可惜”,叫宝玉仔细穿。

但世上事往往是这样,越是珍惜,越容易出问题,当天晚上,这件很稀罕的雀金裘就被烧了一个指尖大的洞。偏偏老太太太太叫第二天还穿这个出门,宝玉就犯了难,这不是太扫老太太兴了吗?麝月知道其中利害,叫人送到外面找织补匠人和裁缝绣匠织补,结果这衣服太高档了,人家都不认得。

关键时候,晴雯出场了,到底是在老太太面前待过的人,她一眼认出,这衣服是孔雀金线织的,要拿孔雀金线,使用一种界线工艺界密了,就能混得过去。

听晴雯这么一说,你就知道,这事儿,她能干。后来贾母也说,她看中晴雯,除了模样过人,晴雯针线在丫鬟里面也属上乘。

问题是晴雯本来就在生病,又大动肝火打了坠儿,跟坠儿妈吵架,闪了风,着了气,更不好了,这会儿喘口气都嫌累,别说干活了。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但要不怎么说是晴雯呢,她说:“说不得,我挣命罢了。”便挽了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补上几针,就要伏在枕上歇一会,头晕眼黑,气喘神虚。

补完时是凌晨四点,“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晴雯咳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

看到这样一个晴雯,是不是对她所有的不满都没了?这世上有人让人永远如沐春风,也有人只是让你在某一刻泪如泉涌。一旦离散,你知道她绝不是完美的姑娘,但她在你心中定格的一定是让你落泪的那一刻,你会记得,有个人,曾经用她的方式为你拼过命。

《诗经》有一首《绿衣》,说:“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he)维其亡。”说的是一个男人望着妻子做的衣服,物在人亡,不胜感伤,许多年后,不知道这件孔雀毛织成的氅衣可还在,即便还保存着,也不能如当初那般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只留晴雯补过的痕迹,印证着那些美丽的日子,不会随岁月变迁而黯淡。

五十二回的回目叫做“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平儿的灵慧固然难得,晴雯的勇同样令人珍惜。这两个女孩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保护了宝玉,她们都不是用眼泪葬他的人,也许,等到宝玉死去时,身边就没有能够用眼泪葬他的女子,但这些情意就是他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陪他度过各种各样的苦境。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闫红说|这世上,有人让你永远如沐春风,有人只是在某一刻让你泪如泉涌。

文 / 闫红 图 / 33

(未经新安晚报和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