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前段时间,在外网上,有一条消息被热议,这条消息的发布者,是美国的一名记者,名叫安德鲁·琼斯,他的主要采访、报道内容,普遍都与中国航天有关的,可以说,他一直都非常关注中国航天的发展,不过,却不是为了从正面去可观宣传、报道中国航天,而是为了寻找中国航天“技不如人”的地方。

比方说,这一次,安德鲁·琼斯就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获得了一张中国航天内部会议的时候,展示的一张PPT照片,而从这张PPT上可以看出,中国航天打算研发一种可重复利用的二级火箭,对此,安德鲁·琼斯称,中国航天在搞抄袭,而抄袭的对象,则是马斯克的星舰。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那么,马斯克的星舰究竟是什么样的?

提到马斯克,我们都知道他研发中的星舰,主要就是为了运送人类去往不同的星球,比方说月球、火星,当然,这都是未来才会实现的事情。

而为了让人人都有机会去往太空,马斯克在星舰研发方面,也是一直都以“压缩成本”为主,火箭更是讲究重复利用。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在火箭组装的时候,事实上火箭是分为很多级的,每一级火箭的燃料和发动机也都是独立的,而在成功发射之后,火箭的每一级,也都会自动脱落,一直到顺利抵达目的地。

而马斯克的星舰,其中最主要的飞船舱部分,就是二级火箭,当它飞离地球抵达目的地后,会重新加满燃料,然后在动力的作用下重新起飞,再一次返回地球,而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二级火箭,也就是星舰的重复再利用。

自然,由于飞船是可以使用多次的,这就好像是飞机一样,自然,成本也就降下来了一大截,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未来人类就真的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就实现太空旅行了。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那么,中国航天真的在抄袭马斯克的星舰吗?

安德鲁·琼斯提到,中国航天不仅想要仿照星舰那样,研发出可以重复利用的二级火箭,而且从燃料创新方面,也是和星舰一样,都是采用液氧甲烷。

什么是“液氧甲烷”呢?这是一种非常容易形成、提取的新型燃料,日后如果人类的飞船真的可以往来于月球、火星之上,那么,在返回的时候,是不需要提前就在地球上,准备好返回的燃料,可以直接在月球、火星上就地取材,这样一来,也会让成本变得更低。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而在安德鲁·琼斯展示的PPT上,除了中国航天设计的火箭形态,看起来的确和星舰有点相似之外,而在燃料的使用方面,也的确提到了液氧甲烷,自然,安德鲁·琼斯一发布这条消息,很多本身对中国就不友好的外国人,也就都“炸了锅”,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抄袭。

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中国航天真的是“技不如人”吗?答案当然不是,上文中我们提到过,这张被安德鲁·琼斯公布的PPT,不过是中国航天某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展示的其中一张而已,而且它并不是最终的定稿,只不过是用来大家讨论研究用的。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说白了,这就有点像是我们在进行方案讨论的时候,会举一些值得借鉴的例子,然后大家从中分析可行性和利弊关系等等,说白了,这张PPT本身就不具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被安德鲁·琼斯故意用来“博眼球”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天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可重复利用”的运载火箭了,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进行载人登月、载人登火,以及建造月球基地、火星基地之后,可以让航天员,甚至是普通人更好地往来于太空。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并且可重复利用的飞行器,本身也不是马斯克的独创,因为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就有可重复利用的航天飞机了,目的就是为了执行太空任务的时候可以节省成本,只不过后来因为经常出问题,才停用了。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马斯克的星舰,本身最初的概念也是抄袭NASA的航天飞机呢?而且中国航天在多年来的发展方面,也都是一直都在“走自己的路”,无论是采用哪种燃料,本身也都是为了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即使最终真的想要使用液氧甲烷作为燃料,也不意味着,这是抄袭马斯克,难道星舰使用了液氧甲烷,其它的火箭就都不能用液氧甲烷吗?这显然不合理。

美国记者称中国航天“技术不行”,抄袭马斯克的星舰,真相如何?

此外,从中国航天的发展来看,显然,马斯克的SpaceX和我们也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安德鲁·琼斯将中国航天比作SpaceX,这其实也是在贬低我们,当然,不管他怎么说,我们做自己就好了,大家觉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