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春天种进每一个明天

今天是植树节

关于植树节在大陆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大陆的植树节。

将春天种进每一个明天

如果不是下面的数字,我们很难想象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将春天种进每一个明天

《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李白种桃树并写下,“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杜甫在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亲自栽种,并写下自己植树感受:“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

白居易以种树为乐,并写诗表达植树情怀,“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柳宗元,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还因此作了:“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苏轼少年时曾种松树数万株,并在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门土,琐细如稻种。”

将春天种进每一个明天

春风十里 不及一抹绿意

为下一次春天开篇

也将春天种进每一个明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