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摄影/bmc

继上回看完名为“这不是一个展览”的展览之后,相当一部分读者朋友留下了自己的小问号——不是展览,不是小说,《上海胶囊》到底是什么?总不能真的是一粒胶囊吧。

问题悬浮太久了,总要得到解答。没有比策展人更适合来做导览的了,带着问号听完三爪主持,btr、沈大成、赖非关于本书的对谈,好像悟了。“他要是不说,你永远也看不见。”但这次,btr亲自把打开胶囊的钥匙交给了我们。

讲到那个名为“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的街景地图截屏摄影展,btr说:“在疫情期间,可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旅行方式,我们现在哪也去不了,但是你打开地图还是可以去世界各地。”在旅行日渐成为奢望的疫情时代,《上海胶囊》作为一个“纸上展览”,或许也有同样的作用,翻开书页,也能如同实地看展览、旅行一般,游走于btr创造的世界里。

小说不是VR,它是AR。一个好的小说,会扩展你的感受力,给你不同的视角。

他的小说是非线性的,你更像看展览。比如你接近一个装置艺术品,它摆在那边,你要去找一些角度,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绕着它走一圈,这是你要去做的。

他写什么都有一点自传性质,但这个自传又完全不是他,他其实在不停地虚构自己,这个虚构的东西又可能是你在破碎的镜面中都能看到的、被折射出的一个形象。

01.

“这不是……”系列

三爪: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关于btr这部小说的简介,它是由19个故事串联成的一部很难界定的作品,可以说它是小说,也像纸上的展览,19个篇章就像19个展厅。btr作为创作者,他自己是怎么理解这样一部小说或者作品的?首先请他为我们做一个大致的导览。

btr:我想解释一下题目,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不是一部小说”。在这本书里,有几篇后面有一个自问自答的环节,我曾经问了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创作计划?由另外一个我回答,要写一个七部曲。七部曲里面就有七个名字,所以最初的这几场活动都挪用了其中一个名字来作为活动的名字。这七部小说其实真有其书的,美国作家大卫·马克森写了本书叫《这不是一部小说》,后来《这不是一部小说》跟他的其它小说做成了一部合集,就叫《这不是一部小说和其它小说》,里面讲了一个作家厌倦了写作,开始讲起各种作家的轶事,比如哪个作家生了什么病、他们怎么死的,就是用简短的一句话。所以整本书里面可能是文学史上死亡率最高的书,里面的作家都死了,他们是各种各样的死法,是一个很特别的书。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左:大卫·马克森《这不是一部小说》封面

右:贾法·帕纳西《这不是一部电影》海报

但是“这不是……”已经成为一种句式,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贾法·帕纳西拍了一部新的电影,叫《这不是一部电影》,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伊朗当局禁止他拍电影,但他仍然用一个简单的设备进行拍摄,把拍完的东西藏在一个U盘里,把U盘塞到一个蛋糕里,把这个蛋糕偷偷运到戛纳参加电影节,所以这部片子叫《这不是一部电影》。但是在家里面怎么拍电影?如果我们能够讲述一部电影,为什么我们要去做一部电影?他这个电影就是一个人在家里讲故事,但是通过观众的想象,他同样把这个电影拍了出来或者说讲了出来。所以这已经成为一种语法,它暗示了某一类东西,我称为“这不是……”系列。

“这不是……”系列当然可以追溯到更远的时候,比如马格利特这幅著名的画,叫《形象的叛逆》,或者《图像的反叛》。这是一个烟斗,下面写着“这不是烟斗”,很简单的一幅画,但是意义是很复杂的,福柯为它写了一本书,讨论了很多关于图像和文字之间关系的问题,关于文字能不能再现现实的问题等等,这些东西也都是跟我的写作密切相关,也跟今天我们要聊的东西密切相关。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马格利特《形象的叛逆》

这本书里想讲一些啥?我的脑子没有一个线性的思路,这是小宇宙爆发式的乱七八糟的一堆,所以这本书里讲了这些东西,讲了上海,也写到香港、澳门、里斯本、都柏林、厦门,多数都是在上海。这也是基于一种陆上的观察学,可能有的人关注我的微信公号,里面有很多街上观察的东西。

当然《上海胶囊》显然是带有时代记忆的意思,这里面很多小说的主人公是小说家,也是关于小说的,所以它是一种元小说。和所有的元小说一样,它也探讨现实和虚构的问题。里面也有一些文体的练习,也尝试不同的小说方法,探讨虚构的边界问题,挪用和致敬很多大师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探讨展厅和小说的关系、图像和文字声音的关系,以及当代艺术,里面讲到很多艺术家,有些艺术家是真的,我们认识的,有些是假的,我虚构的,有些展览也是真的,有些展览也是假的,这些假的也可以是真的。

02.

盛放记忆的胶囊

我非常简单地讲讲胶囊这个概念。大家知道安迪·沃霍尔的《时间胶囊》,里面就像一个盲盒,反正是一个时间胶囊。但是capsule这个词有时也能用作太空宇宙飞船的舱,所以space capsule也是一种capsule。但胶囊是由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组成的,所以大家看到时间胶囊和空间胶囊,我们都称之为胶囊,当然我们常吃的,还有连花清瘟胶囊等等,是治病用的。今天就讲《上海胶囊》,因为毕竟是标题作品。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安迪·沃霍尔《时间胶囊》

《上海胶囊》首先是关于一种感官的,这种感官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你蒙上眼睛的时候听到的更多。它也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真实的经历,小说第二段写到在我家发生的一场火灾,那是2019年11月,我快到家的时候在楼下看到收垃圾的阿姨,我说你有空来收收垃圾,她说好,我等会儿就上来。过了一会儿她打电话给我,她说你快下来,你家着火了。这时候我才想起前面一刻钟发生的经历,我闻到一种电线烧焦的味道,我打开窗闻闻,没有。我想可能哪里有味道?走廊里也没有味道,我就跑到浴室里把排风扇打开,打开之后这个味道越来越浓,后来才知道,大楼里面整个排风系统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开的时候反而越来越浓,所以我冲下去,下楼看到几个消防员进去,跑到外面的时候所有消防车都在外面停着,后来证明它就是一个小小的火灾,而且很快被扑灭了。

但是我为什么那么紧张?因为我家离胶州路着火的大楼只有两个block。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调动了自己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所以有了这种过激的反应,这个我也写到小说里。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讲到《上海胶囊》,当然不能不提这个著名的画廊,叫胶囊上海。胶囊上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画廊,它在安福路的一条弄堂里,如果你沿着这个弄堂走进去,走到弄堂底就是这个画廊,在他们的微信公号上你能看到那个地图很像我们面前摆的这个水,你沿着这个吸管走到底就是一个杯子状的画廊。它是一个非常美的画廊,外面有一个小花园。

这是当时王智一的展览“意义”(meaning),非常美,非常白,我特别喜欢这个展览,“意义”的英文meaning在上海话里读起来就是“迷人”,就很有“意义”。他做了很多彩色的玻璃。这是小说后面的自问自答,讲到画廊主里柯先生,他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非常好的画廊主。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胶囊上海画廊

这里面经常会调动一些集体记忆,里面我也用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个当然不是上海胶囊里的艺术家,但是我挪过来讲一讲。第一篇《赤鱲角之夜》里面讲到一个艺术家,这是在香港,看起来跟上海差不多,在香港中环顶上站着一个人,这是当时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在那里搞的一个项目,他在城市的很多地方,包括天台,竖立了很多用自己身体翻模做成的雕像,当时有很多香港市民打电话给当地警察局,就说那里有人要跳楼,希望干预一下,警察赶到之后发现是一个雕塑。离它很近的地方,曾经张国荣在那里自杀,还有一个证券交易人,因为金融危机失败跳下去了。所以很多城市的记忆会影响到我们个体的记忆。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再讲几个展览和小说的关系。我也做过几个展览,其中有几个展览最后的文字出现在这本书里,有一篇是《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21.4平方米是衡山和集一个展厅的大小,我在里面做了一个展览,叫朝圣之路。

这个作品虽然不是在疫情时代写的,但是回应疫情时代这种隔离的状态,我就用在线地图的街景图,不断地去点这个街景图,沿着街景图上的小路,从法国一直走到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走的过程当中如果我看到街景图里有什么,这个街景图是360度的,跟现实世界没什么两样。我会考虑构图,比如这张是仰拍的,比如这些椅子的构图,因为人可以稍微前进后退,可以转来转去,在这个街景图里搞了所谓的“截屏摄影”,把这些沿途的截屏摄影,像旅游日记一样写出来,但它只是一个在线的旅游。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Burgos

(42.3404032, -3.702365 )

距目的地481公里

Burgos 是一个突然到来的梦。大教堂美丽的穹顶让人养成仰望的习惯。河滨大道两侧的梧桐树神奇地挽起枝条,连接成树的拱廊,就好像天地本身成了一座巨大的教堂。

修道院门口的椅子错落着,仿佛有一场聚会刚刚散去。我想用一个与“神迹”对应的词“人迹”来描述这样的场景。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San Juan de Ortega

(42.375969, -3.4372488 )

距目的地502 公里

后来我想,在疫情期间,可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旅行方式,我们现在哪也去不了,但是你打开地图还是可以去世界各地。有一次我去了巴黎圣母院,到门口之后发现被拦住,因为那张地图是圣母院着火之后的,现在可以选择好几个日期,我选择了十年前,顺利进去了,因为那时候它还没有着火。

03.

AR小说,破镜小说

沈大成:btr的小说不是线性的。我们看一个经典的小说,或者一个经典的电影,你必须按照顺序进入,必须读了第一个字、第二个字,然后把整个小说贯穿起来,看电影必须看第一分钟、第二分钟,你才知道这个电影在说什么。但他的小说是非线性的,你更像看展览,比如你接近一个装置艺术品,它摆在那边,一下子呈现在你面前,你要去找一些角度,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绕着它走一圈,这是你要去做的,而不是有一根线索线性地进入。

另外,他的小说非常有空间感。一个是他主动地像布展一样在小说各个空间中放置一些东西,他的小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他的小说还有一个主题,就是他在探讨真和假,你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他的小说中真和假是并列的,同等重要。这是他的小说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一些还原现实生活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在镜子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btr的小说是一个破碎的镜子,上面有很多裂纹,有一些小的镜面已经碎落了,掉下来。在一个破碎的镜子中再去照,它的每个碎片中都会出现一个不完整的人物,这种人物,你可以支一个破镜子,破镜子里面产生很多变形不完整的印象,但这些印象都是真实的反映,同时又会脱落一些小的碎片,那些掉的东西就好像拼图板缺一块,或者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上海小姐》

btr:好的,破镜小说,我又创造了新的概念。沈大成最喜欢问我一件事情:你有什么小说观。我哪有什么小说观啊?有时候小说观是为了宣传作用而存在的,但是如果真让我说有什么小说观的话,我有一个想法,小说不是VR,它是AR。

什么是VR的小说?大家看VR戴着一个头盔,看不见眼前的世界,看到那个人在手舞足蹈,他其实看到的是一个代替眼前世界的世界。什么是AR?AR是一种扩增的现实。现实还是在那里,但是我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一种增强的感受力去感受它。就像扫福字的时候,拿这个东西照着它,去判断它是不是福字的时候。是机器打开感官,机器的感官也成为我的感官的一种扩展。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小说,会扩展你的感受力,给你不同的视角。

赖非:我觉得“破镜”这个比喻很到位,你在一面镜子中看到的是一个形象,它可能是确切的、现实的形象,但在破碎的镜子里你会看到无数的自己或者写作者。我觉得btr的小说,他写什么都有一点自传性质,但这个自传又完全不是他,他其实在不停地虚构他自己,这个虚构的东西又可能是你在破碎的镜面中都能看到的、被折射出的一个形象。他这样的创作方式又不是无边无际的,无论是他的创作方式还是他本人,你会觉得他用非常明亮的方式去体现一些可能在现实中有些暗淡的东西。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左右滑动纸上看展

三爪:你每天看到的这些景象,你也经常用照片或者在公众号里面以碎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怎么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作品,或者你每天拍多少照片,其中多少是有用的,可以用于你的创作,传授一下?

btr:都有用。照片最喜欢,每天会拍好多照片,我觉得照片拍得越多越好,看到一个什么东西刺激了我,我就拍。可能跟大家唯一的区别是,拍完之后我会回头看,但我不会马上看。我会拍了一堆,过了大概半个月把它们一起看看,看看当中有什么关联,或者有什么想到的东西。有的照片太有意思,我可能当天晚上就发了,比如昨天我在五原路上看到大家贴的春联,门上贴了很多“福”,结果旁边门上贴着“发”,它们单独看都很正常,但连在一起就是“发福”,就不正常了,我写了一个东西说在五原路上看到最奇怪的新年愿望,就是发福。有时候忍不住觉得太有趣,但说不定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得到一些新的东西。

我对拍照的兴趣还是很大的,我觉得这个东西永远是有用的。有的时候你经常后悔当时有一张照片没有拍下来,但是这样也好,你后悔没有拍下来的照片在我脑子里也是有的。这些东西会刺激你的创作。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既然哪也去不了,不妨试试它

这到底是不是一部小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