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与博,哪个更好?这是很多人都会讨论到或者经历的事情。哪个更好呢?让郭靖来提供答案。
01 郭靖躲过致命伤害
郭靖本来武功就不怎么样,第一次在战场上真正显示武功,竟然遇到了武功比较高强的“黄河四鬼”。虽然在后来的小说中,这几个角色都已经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还是比较厉害的,起码可以让江南七怪都不敢小视。
就是这几个让七怪不敢小视的人,却几乎败在了郭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手里。那么,郭靖如何做到的呢?先来看主要过程。
郭靖这一剑本可取他性命,终因经验不足,未能得手,心中暗呼:“可惜,可惜!”忙俯身把敌人的单刀抢在手里,只听背后风响,哲别叫道:“小心后面!”郭靖也不回身,后退向后反踢,踢开刺来的枪杆,乘势一刀撩向敌手,这招正是南希仁所授外家“南山刀法”中的“燕子入巢”,这一腿踢出时眼睛不见,只要部位稍有不准,敌枪早已插入背心,这一踢却是他练了几百遍才练成的。
……那人只道郭靖剑法有独得之秘,眼见他长剑脱手,忙抢上来动手,存心要拣个便宜,不料他武学甚广,非拘一路,使起刀来也是颇为熟练,见郭靖飞脚踢来,双手回枪里缩,郭靖踏上一步,单刀已顺着枪杆削了下来。那人在这杆枪上已用了二十多年苦功,师父又是武林中的佼佼健者,枪法实非等闲,当下盘打刺扎,红缨闪动,与郭靖打了个难解难分。
斗到分际,郭靖见敌人枪力沉猛,每一招都在想将自己单刀砸飞,招数灵动,出枪甚快,显然是想急切之间取胜,好在三军阵前扬名露脸,是以一味贪速贪巧,但数十招之后,那人枪法已渐见涩滞。郭靖把“南山刀法”使发了,已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只见他刀光闪闪,劈刺截扫,斩削砍剁,越斗越是凌厉。四人中的大师兄本是单刀名家,在旁也看得暗暗心惊。
酣斗中那人挺枪当胸刺来,郭靖一个“进步提篮”,左掌将枪推开。按照原来招数,推开敌枪之后,右足进步顺手一刀,但他掌心与枪杆一触到,立觉敌人抽枪竟不迅捷。他修习了两年内功,身子感应迅敏之极,远比他脑中想事为快,一觉有变,未及思索,左掌翻处,已用分筋错骨手抓住枪杆,右手单刀不斩敌身,却顺着枪杆直削下去,敌人如不撤枪,十根手指无一能保。那人使劲夺枪,竟是纹丝不动,已自吃惊,突见刀锋相距前手不到半尺,急忙松手,撤枪后退。
原来江南六怪想到杨铁心是名将杨再兴的嫡派子孙,于杨家枪法必有独到的造诣,丘处机将他子嗣访到之后,除了传授其他武功之外,对枪法一定特加注重,好教他不堕了祖宗的威名,是以南希仁在传郭靖刀法时,于“单刀破枪”之术,督促他练得滚瓜烂熟。想不到这套刀法未在嘉兴显威,已先在漠北立功。
郭靖取胜之后,精神一振,右手用力一挥,将单刀远远掷到了山下,挺枪而立。四人中的老四大声吼叫,双斧着地卷来。郭靖把枪使开了,那人双斧怎抢得进去?武学家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分短,一分险。”凡是用短兵刃的,定要抢到敌人身边肉搏,方能取胜。江南六怪既防到嘉兴比武时对手擅用长枪,自然也命郭靖精研枪法,那是知己知彼之意。全金发秤杆的打法本从枪中脱胎而来,因此郭靖的长枪是从刘师父学的。有宋一代,军中最为着重枪法,进入岳家枪法,那不必说了,北宋名将如杨业、呼延赞等都是使枪的英雄。这时郭靖所使的正是军中流传甚广的呼延枪法。那人双斧挥舞,斧口上白光闪烁,风声呼呼,却始终攻不进郭靖身旁一丈以内的圈子。
其实郭靖防身有余,但那人双斧上功力甚深,要想伤他,却也不易,再斗数合,想起六师父所授的古怪法门,突然卖个破绽。那人大喜,好容易有这良机,岂肯放过;猛喝一声,直扑倒郭靖身边,双斧直上直下的砍将下来。郭靖横枪挡格,咔咔两声,枪杆已被斩为三截。那人待要挥斧再斫,突觉小腹上一痛,已被郭靖一脚踢中,身子直飞出去,这时左手已收不住劲,顺势圈回,利斧竟往自己头上斫去。
……哲别等见郭靖被压在底下,各挺兵刀来救。那使单刀的大师兄对两个师弟道:“那么挡住鞑子,我来杀这个杂种。”俯身下去,将刀尖对准郭靖露在外面的肩头,右手运劲,挺刀插将下去。郭靖突觉肩头疼痛,腰腿用劲,一个“懒驴打滚”,滚开两丈。这时抱住他双腿的那人已被他叉的喘气不得,晕死过去。郭靖跃起身来,眼见敌人提刀赶来,待要抵敌,右腿鞭伤甚重,立足不稳,又自跌倒。
那人挥刀砍将下来,郭靖忽然想起,伸手在腰里一带,顺势都出,已将护身软鞭取在手中,仰天而卧,使开一路“金龙鞭法”,将各处要害防得风雨不透。马王神韩宝驹身子矮短,专研攻敌下盘的法门,郭靖此时卧地而斗,这套鞭法恰是得其所哉,使开来得心应手,那人狂呼怒骂,却也无法伤他。
后来,郭靖的六位师父都过来了,结局当然可想而知,就是他们获得了胜利。不仅打败了完颜洪烈的部队,还把桑昆扎木合等人的军队给彻底打败了。结局是好的,这个过程却很值得思考。
这一大段材料实际上的核心是,郭靖一会运用这个武功,一会运用那个武功,与四鬼反复周璇,并且逐渐占据上风,迫使四鬼施展绝招,力图尽快杀死郭靖。但是,最终郭靖还是没有被他们杀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郭靖施展了多种武功,针对不同困境展开了拼杀,反而起到了比较好的自保作用。
他先后施展了越女剑法、分筋错骨手、南山刀法、单刀破枪术和金龙鞭法等武功。结果,他成功在对手的严密打击下坚持下来,并逐渐取得了可望的胜利。
02 郭靖的武功基因
每个人在幼年学习工作技能时,都会形成影响以后发展的初始基因。这种基因之所以能够得以形成,是因为在身心处于初发期的时候,最容易被刻印出深度印象,最容易形成惯性。而这个初始刻印一旦形成,就会留存下来,继而影响后续个人发展。即使以后再加入新料,也会在这个基础上融入进来,并且按照是否符合这个初始刻印的方式来决定能否融入。
练习武功的人也如此,他们往往因为幼时刻苦练习的武功,容易形成武功基因。幼时所练习的武功如果符合练习者的内心气质,就更容易留下初始刻印,使练习者更加容易学会,也更加容易练习出成果。
郭靖的武功基因就是从他的七怪师父那里得来的。虽然郭靖本身因为资质有限,以至于不能完全领会师父们教授的武功,但是他还是因为马钰道长传授的金雁功而使武功大进,从而有效形成了自己的武功基因。
武功基因的内容会比较丰富,比如武功路数、武功性格、武功正义程度、武功练习难度、武功依赖品等等。所以,熟知某些武功的人,会在别人施展这个武功的时候,就认出这个武功,这就是对武功基因的认识比较深的表现。
郭靖的武功基因有很多组成内容,比如他学会高级剑法,还有刀法,更有手法。汇总来看,他的武功基因的突出表现,就是博采众长的多样性。
这个武功基因,在关键时刻帮了他的大忙。在与黄河四鬼的打斗中,他能够根据对手的不同态势,根据打斗实战的具体需要,变换不同的武功,提取出足够的武功对应性,从而最终占据了比较主动的实战位置。
03 博采众长很有必要
郭靖采用多样性武功基因,让自己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地位。需要问一下,为什么他能形成多样性武功基因呢?
主要是他的武功是六位师父共同教授的,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武功精华,被郭靖吸收之后,就形成了多种因素从多个方向融合起来的基本格局,表现在外部就是博采众长。
郭靖的这种博采众长,实际上是被迫的,因为什么武功他都得学,要不然师父们会感觉对不起他似的。但是,这种博采众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实际上还需要主动去促进博采众长,形成更加自觉的多样性。为什么呢?这需要从郭靖对战黄河四鬼的具体细节谈起。
黄河四鬼采用车轮战,你不行我上,我不行你上的原则,想困死郭靖。他们四鬼虽然都号称是鬼,但是运用的武器都不一样,他们的武功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有的主用刀,有的侧重剑,有的更多展现出来枪法的本事。
这就要求郭靖需要对应性地施展自己的武功。对方用剑,那郭靖就得用剑,施展越女剑法。对方用刀法,郭靖就得采用南山刀法对之。对方用近身搏斗,你就需要使用分筋错骨手。总之,对方变你就要跟着变。
你怎么才能变呢?如果你就会几招剑法,你怎么变呢?当然你变不了。所以客观上就要求你必须有自己的武功多样性,就是说你要会的多些才行。而恰巧,郭靖经由六位师父教导,还真得就会了比较多的武功,由此产生比较大的武器适应性和功法适应性。
由此,面对黄河四鬼的时候,郭靖的武功运用竟然逐渐进入自如状态。他凭借经由长期苦练带来的功力记忆,与四鬼反复纠缠,最后取得了胜利。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的基因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如果仅仅是被动的自为恰巧,碰上可以符合你武功基因的场合,那就比较被动。重要的还是要自觉起来,自觉地去锻炼自己的多样性。那么,应该怎么去锻炼适合自己的多样性呢?
首先,需要寻找到自己的主要方向。这个方向对自己意味着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生涯。所谓事业,就是需要付出很大,但自己仍发自内心地热爱的事情。有了这个事情,有了以这个事情为基础的方向,其他一切都有了附着上去的前提和基础。
对郭靖来说,报仇雪恨就是他的事业。符合这个方向的多样性,是他应该有的。江南七怪教给他的武功,就是符合这个方向的。
其次,要符合方向地尽量多样性一些。有了更多武功,就会有更多可能性。郭靖与黄河四鬼的斗争,就展现出了这个基本方向和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让专博之间的配比,能够达到最佳结合比例。必要的专与必要的博之间客观上都会出现配比,然而它们之间如果不能达到最佳比例,就会出现过多逸出的现象,对当事人就是不利的。所以,当事人需要采取方法和行动,使二者之间尽量靠近最佳结合比例。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佳比例呢?让专更加源源不断地催生出来,同时符合专的基本方向。此外,专能够引领必要的博。这些所谓的博,是能够用得上的博,即在专的辐射领域内活动,才是有效的博。否则,两者之间不能相互紧扣,从而产生最大化的结合效率。
确实,一定的博是产生更优化的专的基础。如果没有江南七怪传授的多样性武功,郭靖后来也不可能学会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从而让自己的武功晋升到更高级程度。
在符合专的方向下,展开高效的博采众长;在博的基础上,激发出高效的专。二者结合起来,使宽度与高度有效融合,彼此互生到不断良性循环的程度和方向上。这是郭靖战胜黄河四鬼的过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