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陈玮
“今天是妇女节,我却开心不起来,因为现在仍有很多妇女被拐被卖。”3月8日,刚结束完上午人大会议的陈玮说道。
曾多次救助发病的路人、伤者,被誉为“最美医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玮,除了提出急救相关议案和建议外,身为女性的她,目光也聚焦到了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以及保障女性权益等方面,并提出了“将打拐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等建议。
“在经历奴役、强奸、虐待后,被解救的妇女与儿童又该如何走出心理创伤?”,对此陈玮颇感担忧。
撰文|刘 蓓
统筹|张喜斌
“让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无法在当地落脚”
该如何加大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力度?
对此,陈玮提交了“刑法应加大对收买方处罚力度”的议案,并提出了五项建议:一是完善机制、树立正确观念;二是加大惩戒力度;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将虹膜录入、指纹采集全面覆盖,利用好全国认亲、寻亲平台,遏制买方市场;四是深化法制宣传;五是纳入到政府考核。
尽管认为“很多买方确实很贫穷”,但“深化法制宣传依然必不可少”,陈玮对此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建议:
(一)深化法制宣传,形成不能买、不敢买、不愿买的良好氛围。
“法院要深化法制宣传,目的是要形成不能买、不敢买、不愿买的一个良好氛围,所以要加大对此类犯罪案例的总结提炼,帮助民政机关在早期堵住漏洞,从而完善相关机制。”
(二)强化以案说法,扩大此类案件审理裁判的影响面。
“第二个要强化以案说法,扩大这一类案子审理裁判的影响面。特别是山区、老区,因为真正买卖妇女的很多都是到了这种地方。”
(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通过录制宣传片、编辑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比如媒体就可以大力宣传推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都已彰显出,我们要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决心和信心。”
“我相信,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的合力,拐卖妇女儿童事件会大力减少,甚至是不发生”,陈玮说道。
而针对建议的最后一点——纳入到政府考核,陈玮表示:“应落实被拐卖妇女儿童落脚地乡镇、县(市、区)一把手的法律责任,严格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法律责任,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无法在当地落脚,无法办理户口。”
为此,陈玮还到浙江各级法院就此类案件进行了详细了解,根据20多件30人左右判处刑罚的案例分析,发现对拐卖妇女、儿童判处的刑罚普遍在五年以上,最高1人为有期徒刑十三年,而对收买妇女、儿童的普遍刑期在一年以下,且多数适用缓刑。
对比全国案件,在此期间全国共审结拐卖妇女儿童案件500余件,逐年递少,其中被判处无期徒刑的10人左右。而共审结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案件350件余,大部分均判处缓刑,甚至免于刑事处罚。
“立法、行政、司法应三管齐下,既要打击,也要保障,更要防范”。
“一个人被拐卖,整个家庭的伤痛”
陈玮认为,在妇女或儿童被拐卖的背后,“并非是一个人被拐卖,而是整个家庭的缺失与伤痛。”
陈玮谈及曾看过的一则新闻:一父亲在外地出差时接到家中妻子打来的电话,称孩子不见了。父亲的心如坠冰窟,但仍强装镇定地指导妻子寻找。父亲发动了所有的亲友力量,并报警到市区各个路口拦截,四十分钟后传来消息,女儿找到了。
父亲立马订票回家,此后整整三个月没有出差。
“四十分钟的丢失,造成他三个月不敢离女儿半步”,陈玮有些激动,“更不用说那些妇女儿童被拐卖以后,家人一辈子都在寻找,那该是种怎样的心情。”
除了解放被拐卖者本身,陈玮也强调:应重视被拐者的心理问题。
奴役、强奸、甚至是虐待……遭受这些后,“心理肯定会有不小的恐惧。”
陈玮还提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一女大学生被人贩子骗走后关在窑洞,一次次逃跑,一次次被整个村子的人围堵,被抓被打遍体鳞伤,为买方生下子女后仍在逃跑,当她被解救后,记者发现窑洞墙上写满了同一个字。
“你知道是什么吗?”陈玮停顿了一下。
“是‘跑’”。
从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到被折磨到“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妪,“希望一次次被磨灭,眼睛已经哭瞎,喉咙里只能发出咿呀呀的声音,难以想象她是遭受到了多大痛苦。”
“心理创伤是一辈子的问题,我们要尽可能帮助她们慢慢愈合。”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人“见怪不怪”,甚至法院在面对被拐妇女提出离婚时,“都不宣判离婚,怕破坏家庭的幸福”。
“但那叫家吗,那不叫家,地方的责任真的无法逃避”,陈玮说道,“现在的中国已经走向了法治社会,我们不希望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要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妇女权益”
同为女性、又身为人大代表的她,始终致力于为女性权益疾呼。
“妇女不是半边天,而是几乎整片天”。陈玮认为,现代女性身兼多重角色,“妻子、母亲、女儿、职业女性。”
“而随着生育政策的到来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对我们女性而言可能会增加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履行责任与义务的同时,“女性也应享有同等的权益保障。”
其中,“资产的保障尤为重要”。
对此陈玮呼吁用人单位,“要正确看待我们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上的双重角色,对女职工出台弹性工作机制,出台更多政策和福利的保障,降低用人单位聘用育龄妇女成本,从而为保护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政府、社会等层面应给予妇女更多的保障,让我们新时代的妇女可以绽放出更多的女性力量。”
自称“‘人大代表’的帽子给予了我更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动力,“促使我去做更多传递正能量传递的事情。”
“我现在当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群众发声,然后这个建议被采纳、被落实,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