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中国汽车发展不算久,虽然目前已经在快速追赶,在新能源领域甚至已经做到了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发动机与海外发动机仍然存在差距,并且在高性能发动机领域,国产品牌目前还是空白状态。

为什么国产品牌就是不如合资?内燃机已经经历如此长时间的发展,工作原理早就烂熟于心,为什么自主品牌就是做不出一台令人惊喜的发动机?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内燃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17世纪,通过燃料爆炸产生化学能,再通过活塞连杆机构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辆做功。

原理大家都懂,制造出能正常工作的内燃机也不复杂,但要做到行业内顶尖就不是易事了。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内燃机的进步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即便是同样的原理,经过不同技术、工艺的加持下,发动机性能也有明显区别。

个人认为,国内发动机发展势头缓慢有几个原因

根据某个公司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品牌对研发的投入为:长城42亿、上汽55亿、广汽50亿、长安45亿,比亚迪84亿。

相较之下,丰田为100亿美元,大众169亿美元,通用73亿美元,福特80亿美元。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投入跟技术高度是成正比的,正是由于对发动机技术的投入不足,发动机技术自然不会有领先世界的进步,这是客观规律。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众所周知,机械加工需要高新的机床,正规名字叫数控机床。大陆国内的顶尖数控机床基本依靠进口,据相关统计,中国高精尖数控机床的进口量为全球第一,而德国则是出口量第一。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其中,高精尖行业需要用到的模具,目前大多数都是依靠进口,虽然国内有少部分企业能够做这种加工设备,但从性能、成品率、速度、稳定性来看,目前国内的设备与海外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汽车发动机又是对精度要求极高的设备,任何的差池都有可能导致用户在用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而自主品牌的口碑刚刚开始建立,任何差池都可能将努力毁于一旦。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目前,顶级的发动机拼的就是细节上的钻研,所谓的细节除了发动机的细微数据统计以外,还有发动机加工精度的细微区别。例如,由于加工精度引起了压缩比不同,将精度提升±0.06,发动机就能提升0.7%的功率和扭矩,降低0.5%的油耗,这就是高精尖数控机床带来的提升。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目前,在政策的驱使下,各大厂家早已经不会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内燃机的研发中。在如今这个时代,汽车已经不再是拼发动机功率了,新能源、自动驾驶、互联网、移动出行已经逐渐取代内燃机成为汽车行业中的风向标。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从2020年开始,众多品牌已经发布了自家停止销售纯燃油车的消息,在这种大环境下,内燃机的进步自然也会相对放缓。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自主品牌都推出自家混动车型,个人认为这是在纯内燃机过渡到新能源最好的方式。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混动系统同样需要有内燃机的存在,只不过相比起单一内燃机动力,混动系统对于发动机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主要在效率、油耗方面做文章。目前,自主品牌在混动专用的内燃机方面似乎成绩不错,例如比亚迪DM-i系统就是使用首款专为混动研发的发动机,从油耗表现以及整体的车辆表现来看,这套动力系统算得上是一流水准。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从目前情况来看,内燃机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上文说的主打效率,通过各种高新技术实现更低油耗为目的。不过这种发动机的寿命并不会特别长,等到新能源技术成熟,混动发动机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另一种是顶级多缸大排量发动机,搭载在超级跑车或者赛车上,成为顶级人群中的享乐机器,实现体感、听觉、视觉上的三重刺激。

油耗高动力弱?中国品牌发动机不如合资 原因是这!

在全球环保理念的驱使下,内燃机已经从普及型设备转变成享乐型设备,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就是电子表和机械表,当电子表实现了精准走时、可靠耐用之后,机械表就成为人们对精品工艺的追求与审美上的物品,内燃机同样如此,当新能源完全占据主流时,传统内燃机追求的是更高端化的享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