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作者:环球网

来源:中国 Daily.com

近日,十几名居住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受邀参加2021年"遇见美丽的江苏寻星紫金峰"联合访谈,了解当地文化,增进两岸友谊。此行的第一站,在江苏省省会南京,几位台湾同胞接受了《中国日报》的采访。他们表示希望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拉近两岸的距离。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Wei Wei,30岁,是一位来自台北的创作歌手和演员。她在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正是这一次,她才真正开始与这座城市取得联系。

对于南京的景点,魏伟印象最深刻的是"总统府"和中山陵。她从小在学校的教室里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一幅画,三文明也是必修课。从那时起,她就期待着有机会访问南京。这一次,孙中山先生的头上印着新台币100元,在中山陵攀登了392级台阶。

在南京的第一个晚上,魏伟骑着自行车在两边种植桉树的林荫大道上。这让她想起了在台北骑自行车,突然间她觉得自己离南京很近。

薇薇自2016年开始在内地发展,有一段时间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虽然双方都说普通话,但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许多好人,并逐渐在新的环境中成为自己。回想起来,她很高兴自己决定去北京。

这些年来,她花了很多时间与大陆的朋友在一起,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去年,她访问了四川省和东北地区,在电视上露面。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遇到了400多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作为公众人物,魏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拉近两岸人民的距离。她爱自己的家乡和大陆,相信爱情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23岁的陈玉军来自桃园,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研究生。从小学开始,她每年都随父母到福建省厦门探亲。

这是陈玉军第一次来南京。她知道南京历史悠久,担心自己缺乏知识会把这次旅行变成一朵观马之花。

她对南京的第一印象是,中午特别热。但当她在下午5点.m走出酒店时,她感受到了城市的舒适。潮湿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和路边桉树的树荫使她在这里感到非常舒适。她出去拍了很多照片,其中一张是祖父在躺椅上读书。就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爱上了这座城市。

陈玉君喜欢台湾悠闲的生活和复古的氛围,以及大陆充满活力的生活。在她看来,大陆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里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见面,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接下来,她将继续在南京和更多城市的旅程,以丰富她的生活。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Wang来自新北,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大陆工作,目前在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家公司工作。

这次南京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秦淮河夜游,灯光璀璨,小桥流水,画梭其中,美不胜收。秦淮河两岸都有历史典故,伴随着古文人的经典诗歌,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说到南京菜,王说自己最喜欢鸭血扇汤。她说,鸭血扇汤不亚于"金墓鸭菜下世界"的美誉。

她经常和台湾的亲戚朋友聊聊她在大陆的工作和生活。自从住在厦门以来,她没有奇怪的感觉。一方面,當地的語言和習俗與台灣相似。另一方面,她的公司也非常关注来自台湾的员工。

在王子网看来,在大陆交朋友很容易,年轻人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很容易有共同的语言。她想继续在大陆工作,在稳定的生活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王晨轩来自桃园,现居广东省东莞市。这次来南京,她很高兴看到游客在主要景点,特别是在夫子庙。疫情爆发后,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了。

在著名的旅游景点,她看到一排排的食品和工艺品摊位,其中一些摊位在它们前面排成一排。在当地人的推荐下,王晨轩去品尝螃蟹黄汤袋。在她看来,这种零食是众所周知的,完全符合人们的期望。她制作了一段视频,记录了她第一次品尝南京的美味小吃。

王晨轩吃饱饭后,在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散步。她由衷地感叹,大陆已经很好地控制了疫情,让人们可以四处旅行,享受美食,我们可以面对面交流,做生意。

她于4月接种了新冠疫苗,并说服了身边50多名台湾同胞接种疫苗。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她感到更安全。她呼吁接种疫苗,以便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好的保护。

展望未来,王晨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文化交流,让台湾同胞更多地了解大陆,搭建海峡两岸和平的桥梁。

台湾青年南京行:大陆抗疫得力机遇多 希望两岸增进了解拉近距离

来自新北淡水的陈浩群,在大陆生活了十年,但这是他第一次来南京。

当他提到南京市时,他想到了南京大屠杀。"这是我们历史的痛苦,所有中国人都处于痛苦和愤慨之中,"他说。这次在南京,他参观了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碑。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详细的指南介绍,给了他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在他看来,这是一段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应该被用作对暴行和战争的警告。

博物馆馆长张建军告诉陈浩群等参观者,这不仅是对南京的记忆,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的记忆。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大陆的十年间,陈浩群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用文字和视频记录自己的一生,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大陆。

未来三年,陈浩群计划制作更多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影像,为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做贡献。他还希望为偏远山区的希望小学项目做出贡献,在那里,更多的孩子将获得更好的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