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是早产宝宝,出生胎龄不一样,差距居然这么大!

早期早产儿VS晚期早产儿,宝宝胎龄的大小到底有什么影响?

众所周知,早产宝宝由于过早出生,出生时身体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许多宝宝出生后都需要住院或入住保温箱一段时间才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家。即使是出院后,早产宝宝仍普遍存在比足月宝宝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高、消化功能差、免疫功能差、运动发育迟缓等等多种问题,而且存在早期早产儿比晚期早产儿更严重、风险更高的现象。

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如何划分?

早产宝宝有多种分类方式,本文以出生时的胎龄为划分依据1,2:

早期早产儿:出生胎龄<34周(<239天)

晚期早产儿:34周≤出生胎龄<37周(239~259天)

*早产儿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来源,上述分类以【参考来源1】为依据,仅为本文内容观点,不能作为诊治依据使用。

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都有哪些不同?

1

晚期早产儿更常见

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保胎和延迟分娩的手段也在逐渐增加,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延长宝宝在子宫内的时间,为宝宝争取更多的发育时间,因此近几年晚期早产儿的占比也越来越高,有调查显示,近年早产宝宝中晚期早产儿占总数的比例可达71.5%3。

2

晚期早产儿各系统功能相对较好3,4,5

晚期早产儿的胎龄相对较大,各系统及功能发育虽然仍未达到足月宝宝水平,但比早期早产儿更加完善,如:

凝血功能:出生后几天内,晚期早产儿的凝血功能相对更好,这一点可以通过宝宝的凝血相关指标得到验证,且胎龄越大,指标数据越接近正常值。

消化系统:晚期早产儿的吮吸-吞咽-呼吸协调能力相对更好,喂养难度比早期早产儿低,管饲喂养次数更少,甚至部分宝宝不需要管饲喂养,出生后即可自主进食,且吮吸时误吸、呛奶的风险也相对更低。

呼吸系统:妊娠末期是宝宝肺的成熟期,早产宝宝出生后普遍存在呼吸系统风险,常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动脉高压等问题。有研究显示,晚期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几率少于早期早产儿,但仍比足月宝宝更多。

3

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新生儿期疾病发生率更低6

早产宝宝出生后,近半会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感染、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但总体而言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随着宝宝的出生胎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也就是说,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早期早产儿要低很多。

早晚期早产儿更接近足月宝宝,可以当作足月宝宝护理吗?

晚期早产儿的出生胎龄较大、体重相对更重、身体各系统发育相对更成熟,基础状态比早期早产儿更好、更接近足月宝宝。但无论晚期早产儿的表现如何接近足月宝宝,也不能完全等同于足月宝宝,他们的健康风险仍远高于足月宝宝。

而且由于晚期早产儿的表现更接近足月宝宝,他们在出生后的早期追赶更容易被忽视,导致宝宝由于喂养和护理的疏忽而发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速度过慢、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因此,晚期早产儿同样需要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并注意随访与复诊、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在早产宝宝中,早期早产儿需要爸爸妈妈更多呵护、更细心的护理;同时,即使晚期早产儿的整体状态都要比早期早产儿更好,依旧无法完全达到足月宝宝的状态,爸爸妈妈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过,早产宝宝的生长潜力非常大,爸爸妈妈选择适宜的喂养方式、细心护理,可以帮助早产宝宝迅速追赶生长,与足月宝宝“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周金君, 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1): 109-110.

2. 王卫平, 等. 儿科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86.

3. 谢露, 尹晓娟. 中华儿科杂志. 2011; 49(7): 522-525.

4. 徐发林,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6; 34(1): 25-28.

5. 尹晓娟, 封志纯.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6; 31(5): 395-397.

6. 顾蔚蓉,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8; 11(1): 10-15.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了这里, 阅读完文章的你,不要忘记点个“在看”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