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孩子会怎样?

养育一个小孩,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育儿模式都呈现出这种状况:爸爸常年缺席、妈妈持续失控。

在这种不平等的育儿模式下,孩子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呢?答案,想必你们都清楚!

爸爸在哪儿?缺席成常态!

“丧偶式育儿”被大家广泛提到,它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而结合目前中国家庭育儿现状来看,它泛指的是父爱的缺席。

这种缺席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缺失,父亲常年忙于工作或者玩乐,很少抽出时间来陪伴妻子和孩子;另一种则是心理上的缺失,父亲虽然人在孩子身边,对子女的教育却并不上心。

以上两种情况,恐怕是很多中国爸爸的常态!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孩子会怎样?

“我要挣钱养家”、“带娃是老婆的事”、“孩子更粘他妈妈,跟我不亲”……

以上几个,多成为父亲不带娃的借口。殊不知,当你成为父亲的那一刻,就有责任和义务跟妻子共同承担起育儿责任,上面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你“缺席”的理由。

提到这,或许会有人反驳,“不就是带个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女人就是矫情!”但你们真的了解,妻子独自拉扯孩子长大,这是件多么辛苦又残忍的事情吗!

妈妈是超人?其实,她们也经常失控……

而在大家的潜意识中,提起母亲,我们经常也会用上“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妈妈是超人”,这一类的形容词,当上了妈妈=无坚不摧,但事实并非如此呀,她们也会经常因为丈夫的缺席而持续性失控下去。

一个母亲的兵荒马乱,彷徨无助,她也是人,可却24小时待机,365天全年无休,这难道不比上班更累。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孩子会怎样?

更加过分的是:在工作中,你通过付出和努力能看到直接的回报,但育儿却并没有可量化的酬劳,妻子兢兢业业照顾小孩,可能只能等来丈夫一句:“你怎么又没把孩子看好,是怎么当妈妈的。”

这对妻子的打击又该是多么大呢!她们为了家庭牺牲奉献,画地为牢,可并没有换来同等的感激,再加上独自育儿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打击,往往很容易情绪失控,抑郁焦虑。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对孩子有两大隐形伤害

爸爸和妈妈育儿分工上的不平等,不仅妻子受罪,孩子其实也挺受伤——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孩子会怎样?

1、爸爸角色的缺失,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身高、体重和动作等方面的发育往往比其他孩子要滞后,而且普遍存在焦虑、自控力弱、没有安全感等情感障碍。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从父亲身上,他感受到男性身份认同感,学习男子气概。

童年父爱的缺失,可能是他们一生都难以疗愈的痛,即使成年之后,父亲想要弥补这一缺失,依旧会有难以消除的隔阂,父子双方关系淡漠疏离,也是常见的事儿。

对女孩来说,她们可以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学习到勇敢、自信这些可贵的品质。

教育专家认为,很多女孩长大后不自信或者在情感上屡受打击,被渣男欺负,多数就是小时候没跟父亲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

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妈妈,孩子会怎样?

2、妈妈角色的失控,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

由于爸爸这一角色的缺席,妈妈需要在育儿过程中唱“独角戏”,所以往往容易失控,具体表现在:掌控欲望强,紧紧抓住孩子不放手,干涉孩子的一举一动;或者是道德绑架小孩,经常用自己的“牺牲”为由,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这些不健康的情绪,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作用。

她们为了逃离这“令人窒息的母爱”,可能会变得叛逆乖张,经常跟母亲作对,试图反抗,尤其是在青春期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膨胀,更会反感母亲的管教。

或许压抑自己的性格,因为体谅母亲为这个家庭的付出,所以尽量听妈妈的话,这一点可能是女孩更容易跟妈妈共情,但长期如此,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将来可能会过于顺从。

父母如何改变?

1、妈妈学会放手

心理学家胡慎之认为,父亲角色的缺席,其实也并非是父亲的错,也有一部分原因跟妈妈不愿放手有关。

如果妈妈学会放手,耐心、大胆地把孩子交给丈夫多带带,夫妻双方可以多分享一些育儿的经验,多鼓励、多引导,少点批评和教育,这样或许自己能轻松点,丈夫也会高兴一些。

当然,这种情况也并非使用于所有家庭,有的新手父亲可能悟性比较高,沟通效率会比较高,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父亲,可能并不好使。

2、爸爸学会参与

有些父亲可能心底也想跟孩子亲近,但确实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例如平时要工作,跟孩子亲近时间少,不知道如何拉近跟孩子的距离。

这时,你们就需要学会参与,学会高质量的陪伴小孩,例如每天下班后,抽出半小时跟宝贝玩耍,做一些亲子互动的小游戏,增加亲密度,每天睡觉前陪孩子讲讲故事,这些小事其实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以能多陪伴一会,就尽量多陪一会!

相处之道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解析两性情感、男女心理,解读爱情婚姻家庭本源,讨论职场、朋友相处智慧,分享恋爱技巧、婆媳关系、学习子女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让你人生更和谐.

公众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