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意外的惊喜。戴杏芬就因为当年的善举,在21年后收到他人的回报。

21年前,何荣峰17岁,是何家最大的儿子。何家的家庭条件不富也不穷,家人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何荣峰的父母都是农民,不过在务农之余,何荣峰的父亲还会在村子里收活猪再到县城里去售卖,自己赚个中间钱。然而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后来致使何家支离破碎。
这一天,何荣峰的父亲像往常一样去县城里出售猪肉。在回村子的路上,他不幸遇到了小偷,卖猪肉获得的一万多块被偷得一毛不剩。在以前,一万多块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最令何父崩溃的是,这些钱并不是全部属于他的,大部分是村子里提村民们的生猪钱。而且这时的何家根本拿不出一万多块来填补这个巨大的损失。等到村民来何家取报酬时,何父得知事情无法再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们。
大家听完后都急眼了,因为很多人都等着钱去购买农作物、补贴家用。他们认为这个事情何父应该负全责,所有人都逼着何父还钱。在不停地争执下,气氛一时变得十分焦灼。有几个气急败坏的年轻人激动下对何父动起了粗手,何父这下也急了,跟他们扭打在一起。有个人更是在冲动之下找来一把菜刀朝何父砍去。看着出血的何父,众人皆是一惊,何父急忙逃走。
只要钱一日不到村民的手上,何荣峰的家中就每天都堵满了来追债的人。得不到钱,他们就对何家人冷言冷语。何母与其中一个债主争执中,债主惊动不已,看到母亲受伤后,何荣峰箭步上前挡在母亲前面。一天天下来,何荣峰身上积累了不少伤口。然而此时的他没有心思计较这些事,他不想再看到家人受到伤害了,他只想替父亲把村民的债务还清,好让全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17何荣峰决定辍学养家,想在村子附近打工是不可能的了,他决定跟两个和他玩得很好的伙伴一起到杭州找工作,因为有一个同伴的亲戚就在那里工作,也许他会介绍工作给他们,三人做出决定后立马启程。
在路经浙江仙居县时,何荣峰因为此前被债主打伤的伤口发炎而发起了高烧。为了他的身体着想,三人决定在这个小县城停留一段时间。经过这十几天的奔波,三人的口袋早已空荡荡的,没钱带何荣峰去治病。这天他们决定到街上去碰碰运气,看是否有好心人愿意帮助他们。此时24岁的戴杏芬刚好路过,三人见她面善想找她帮忙。然而他们又不敢上前搭话,只是一路跟随着戴杏芬。
在回家的路上,戴杏芬逐渐觉得不对劲,发现有人跟踪自己后,她心生害怕,步伐加快了几分。等到戴杏芬走进家门后,三人就停在她的家门口等候。戴杏芬见他们还不走,鼓起勇气从自家院子里拿来一根木棍指着他们质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要跟着我?”得知戴杏芬误会了他们,他们放柔了语气,小心翼翼地解释说:“姐姐别怕,我们并不是坏人。我们只是想请你帮忙。”
戴杏芬细细打量着这三个青年人,一个脸色发白,明显生了重病,其他两个低着头,眼里写满了不知所措,这时她提起的心才逐渐放下。为了让她相信他们的话,他们把自己为何从家乡和来杭州的经历全部告诉她。戴杏芬被他们的经历所触动,她也是贫穷人家出生,心中自然明白生活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决定帮助他们。
她请三人进了屋子,给面黄肌瘦的他们做了一顿红糖饼子。在那个年代,红糖饼子算得上是贵重的点心,人们只有在招待客人时才会拿出来。而才刚见面,戴杏芬就给他们做这般美味的食物,可见她待他们是真心的,而不是施舍他们。戴杏芬还给何荣峰的伤口做了处理,何荣峰对此感激不尽。
村民们知道这件事以后,都纷纷劝阻戴杏芬,说三个孩子来历不明,不要多管闲事,免得给自己惹麻烦。但戴杏芬相信三个孩子说的话,执意要把他们留下来。在戴杏芬的照料下,何荣峰不过几日身体就恢复了。
在养病期间,戴杏芬还好心帮他们在县城寻找工作,虽然都以失败为终,但三人很是感激。他们坐车的票也是她买的,在他们出发前,戴杏芬给他们塞了一大袋自己做的糖馍子以防他们在路上饿着。戴杏芬对他们的帮助让三个小伙子铭记于心。三人决定以后谁发达了一定要回来报答这位姐姐。
到了杭州后,何荣峰谨记戴杏芬的话:“有好的口碑才有机会赚钱。”他脚踏实地地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他从一个底层员工干到了包工头,现在已是一个拥有一所大公司的老板了。有了钱财后,何荣峰不忘当年戴杏芬的恩情,几十年来时不时地打听她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寻觅找了多年,他终于找到了她。再次见面时,何荣峰拿出一百万的支票递给戴杏芬,向她诉说他的感激之情。如今的戴杏芬已是45岁,她没想到当年无意间帮助的小伙子会特意寻找自己还给自己这么多钱,戴杏芬最终没有接受这笔巨款。后来她在何荣峰买给她的补品中发现何给她偷偷塞了五万的红包。
此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何荣峰把戴杏芬当成自己的亲姐姐,一有空就会拜访她的家门,向她嘘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