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端平入洛:一次仓促的北伐,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的正月初十,南宋正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北方的金国却迎来了自己的终结。在宋蒙联军的攻势下,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被攻破,金哀宗自杀,金国灭亡。

按照宋蒙两国事先约定,宋军和蒙军都在灭亡金国后各自撤军。南宋终于灭掉了金国,为北宋报了仇,朝野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而蒙古方面考虑到战线漫长,天气转热,粮草运输不便,所以将大军撤到黄河以北。就这样,河南成为了无人占领的地区,只有黄河的南边驻扎了几支蒙古的机动部队。

端平入洛:一次仓促的北伐,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

相比之下,南宋的前线已经从荆襄一带推进到信阳、邓州一线,在中原一带占据着主动权。河南是北宋的三京所在,那里有北宋的帝陵和南宋百姓的故土,上至皇帝群臣下至万民百姓,都渴望着有一天能够收复河南,光复三京。

对于皇帝宋理宗来说,这种渴望尤为强烈。宋理宗是权臣史弥远扶持起来的傀儡皇帝,史弥远专权二十余年,宋理宗几乎成为提线木偶。宋蒙联合灭金的时候,史弥远已死,宋理宗终于得以亲政,他大力推行“端平更化”,革除弊政,选拔新人,希望扫去史弥远的阴霾,重振他身为南宋皇位的威严。

任何政绩,都没有收复河南,光复三京重要,宋理宗渴望一次成功的北伐,奠定自己的威望。而宋理宗提拔的革新派,比如赵范、赵葵兄弟,也都极力拥护皇帝的意志,支持出兵北伐,收复河南和陕西,将边疆打到黄河。

收复三京,光复潼关,不论是战略目的上来说,还是从法统上来讲,都是站得住脚的,但赵氏兄弟支持北伐,有着自己的心思,他们在灭金之战中输给了史弥远的侄子,因此希望再立战功,打败史派。

端平入洛:一次仓促的北伐,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

所以,这一次北伐从提出之日起,就注定不是一次纯粹的光复失地的光荣战争,它其中隐藏着朝中大臣们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这也为北伐后来的混乱留下了隐患。

其实朝中大部分人都不支持北伐,原因是收复中原虽为必须,但现在南宋并没有充足的准备,尤其是骑兵力量不足,仓促北伐即使收复了洛阳、开封等地,也没有实力去守住。如真德秀所说:“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之弊立见。”

有着前线作战经验的军队将领几乎清一色的反对仓促北伐,简而言之,便是“河南取之虽易,守之则难”。

可是年轻的宋理宗急于建立功业,彰显自己的英明,所以他不顾群臣的反对,强行通过了北伐的主张。然而南宋的体制和其他朝代不同,皇帝虽有最终决定权,但受下属约束较多,宋理宗在没有与群臣达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下,坚持北伐导致的结果就是将领们纷纷不出力。最后,南宋只凑出来六万步卒。

宋理宗让主战派的赵范、赵葵兄弟二人作为北伐的主官,以五万人作为主力渡过淮河北上,其余军队策应吸引蒙古大军的注意力。

端平入洛:一次仓促的北伐,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

由于蒙古并没有在河南一带设防,所以宋军很快就抵近汴京城郊。蒙古将领塔察儿并没有阻拦宋军,但他下令掘开黄河大堤,导致两淮出现大片的黄泛区,严重阻滞了宋军的行军。尤其是宋军的补给线,必须要绕过黄泛区才能送到河南境内。

战争的初期十分顺利,宋军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就光复了汴京城,实现了岳飞的梦想。可是经过战争的摧毁,这座曾经的繁荣都市成为废墟,百万人口只剩下居民一千余家。

宋军收复了汴京,五万主力军全部抵达,附近的敌军大部分望风投降,可是宋军却无法进一步展开攻势,因为河南北部成为一片汪洋,大军无法在泥淖上行军作战。

先锋将领全子才认为城中无粮,要先等粮食再图进取,可是赵葵立功心切,他将粮食集中给予先锋部队,让一部分部队先攻打洛阳,开封城里剩余的部队等到粮食运到后再会师。宋军于是分批前往洛阳,而这就给了蒙军逐个击破的机会。

很快,宋军就收复了洛阳,当然洛阳这个时候也只是一座空城。收复两京的消息传回南宋以后,宋理宗沉浸在喜悦的心情中,但他却对宋军的危险视而不见。

由于黄泛区的存在,后续的军粮难以运抵。首批13000宋军安全进入洛阳城,但第二批15000宋军艰难抵达洛阳城郊以后,遭到了蒙古骑兵的突袭。这支宋军以弓弩手为主,仓促间来不及列阵,全部被蒙古骑兵屠杀殆尽。

端平入洛:一次仓促的北伐,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

洛阳城中的宋军成为孤军,尽管他们作战英勇,和蒙军互有胜负,但由于援兵早先就全军覆没,城中又断了粮,所以宋军只能突围。宋军以步兵为主,一旦突围撤退,就成了蒙古骑兵的猎物,从洛阳到南宋光州的路上,全都是阵亡的宋军将士。

留守开封的赵葵得知入洛的两支宋军溃败以后,以粮草不足为由,决定放弃支援洛阳的宋军,直接从开封撤回。可由于他们没有给士兵们交代清楚,军队由一开始的增援指令突然变成撤退命令,顿时陷入慌乱。结果宋军从撤退变成了溃逃,所有人都争先往后地逃回南宋,辎重全部扔在了路上。

就这样,端平入洛以南宋的大败而告终。这次战役对于南宋的打击是巨大的,南宋以六万兵力北伐,寸土未得却损失过半。南宋不仅失去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士气,还将自己的羸弱暴露给了蒙古。蒙古也因为南宋先起战端,有了攻打南宋的理由,自此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参考资料:

《宋史》

《齐东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