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和粉丝交流时表示“电动车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对此观点威马CEO沈晖表示赞同。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可在3月1日的摩卡DHT-PHEV上市会上,魏牌CEO李瑞峰又表示,“造车新势力很会玩营销,以社会心理学上,优越感的构造,成功掩盖了电车的先天不足,又以大众社会学上互联网用户人设的构建掩盖了技术上的缺失。”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两方大佬各执一方观点,似乎让新能源发展又来到了十字路口,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

马斯克的原意是,特斯拉原本在12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600英里(965公里)续航的Model S,但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因为这只会使得车辆的加速、操控和效率变得更加糟糕。同时马斯克认为,400英里(643公里)左右的续航可以在使用和效率上获得平衡。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无独有偶,威马汽车的沈晖表示在2021年年初就说过:“威马未来会推出续航里程800公里+的车型,但不会做1000+”。

双方共同的观点是更高的续航是基于更大的电池包,在如今能量补充越来越方便的前提下,强调长续航是一种浪费。甚至对车辆的驾驶体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车型信息显示,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搭载的是一块60kWh的电池,而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则是搭载一块78.4kWh的电池。前者有556km的CLTC纯电续航,后者则是675km的CLTC纯电续航。加速方面,后者零百加速更是做到了3.3秒。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更大的电池,更强的性能,从特斯拉自家的产品策略来说,似乎和马斯克的观点又是不相同的。

同时根据有关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特斯拉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试点工厂生产出了第100万块4680电池,标志着4680电池进入量产阶段。同时首批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车型预计将于本季度末开始交付。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4680电池,全称4680型无极耳电池,是一款直径46mm、高80mm的新型圆柱电池。它由950个电芯组成,能量密度约为300kWh/kg,相比2170电池,它的尺寸更大,容量提升5-5.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同时单车所需电池单元能从4000-8000个减少到500个左右。

更直观的说,用上新型4680电池后,特斯拉Model Y的整车行驶里程能增加16%,同时成本降低14%!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沈晖说电动车堆电池意义不大还能理解。但特斯拉在拥有更先进电池的前提下为何依然会有如此观点?也许有读者会认为,马斯克是为了产品着想,同时不希望公众因为错误的观念而对电动车的续航产生盲目的执念。

如果真有人报有该想法,那么笔者必须要泼一盆冷水。马斯克本质上是商人,是资本家。他讲出所谓“善意”的话,背后自会有其他思考。如果真的在意产品体验,为什么没有想过提升特斯拉产品的品控,做出一辆品质合格的车?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想清楚这个问题后再来说马斯克的观点。前文说过,应用新型电池后单车成本能降低14%,但特斯拉车价会因此下降同等幅度吗?显然不会,凭本事省下的钱没人会拿去做慈善。

其次Model Y在保有同等电池体积、质量的前提下,能否大幅提升车辆续航,做到超长续航,相信是可以的。但特斯拉要这样做吗?显然不可能,这与一家企业的产品规划是相悖的。

因此当公众、业界沉迷与马斯克的“神言论”时,是不是已经落入其营销套路中了。

客观点说,一辆电动车的电池尺寸是相对而言的,就比如宏观MINI EV不可能塞进去50kWh的电池,蔚来ES8能轻松放进去100kWh的电池。而在2021年初就说要推出800+km续航的沈晖,至今车辆最高续航不过是威马W6的620km(NEDC工况)。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有用户反馈使用100kWh的蔚来ES6或ES8驾驶体验不好吗?想必很少听闻吧,甚至前者还在国内不少赛车场上取得了不逊于高性能燃油车的单圈成绩。因此归根结底是技术与营销,毕竟更稳定更长效的续航对于消费者而言是能够让用车变得轻松不少的。

再说魏牌CEO李瑞峰在摩卡DHT-PHEV上市发布会上的发言,明眼人应该能看得出来他是在暗指理想汽车没技术,靠营销。令他感到骄傲的摩卡DHT-PHEV则能实现WLTP工况下个204km的纯电续航(单电机版),是目前市面上续航最长的混动车。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事实真实如此吗?在此笔者列出一些重要信息供各位参考:

马斯克说长续航没意义,这是在打WEY的脸?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摩卡DHT-PHEV宣称的行业最长续航无非是在大电池、小车身的前提下才获得的。如果选择双电机版本的话,WLTP工况下车辆续航只有175km,和定位中大型SUV的理想one相比,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以接近唐DM-i两倍的电池容量,却无法做到两倍以上的续航,这才是摩卡DHT-PHEV的真相。

在如今全行业电池技术接近的情况下,有哪家品牌能真正在续航上超越其他人呢?能做的不过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优化电池的排布与管理。行业之间的营销包装消费者都能理解,但通过贬低同行、同业的行为来太高自己,当真相被披露时,丢脸的只会是自己。

笔者坚信新能源会是将来世界的主流,但就现阶段新能源技术、社会服务普及的情况来说,还远未到新能源说了算的时候,因此各家新能源品牌,切勿在十字路口就迷失了自己,因为真正露锋芒的时机还未来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