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石油巨头近日增购俄罗斯原油。据观察者网3月6日消息,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壳牌公司,近日购买10万公吨俄罗斯原油。该笔交易也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石油交易的最大优惠程度。壳牌公司拿到每桶28.5美元的折扣,通过这笔交易,壳牌公司预计套利超过2000万美元。而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前的2月28日,壳牌公司刚刚宣布了抵制俄罗斯原油的消息。不到一周的时间过去,壳牌公司即完成“真香”转变,这一方面反映着“反俄”政治正确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凸显着俄欧合作的必要性。
壳牌公司在对这笔交易发表的声明中指出,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壳牌公司正在努力寻求替代品,但那是个很复杂的流程,而欧洲的需求,已经等不及了。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行径正式做出反制以来,美英等国以歇斯底里的姿态对俄发起大规模制裁,甚至祭出了“金融核弹”,将俄罗斯非原油交易的大部分银行,在其主导的全球结算体系中“除名”。美英等国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了针对俄罗斯的舆论、金融铁幕,其一方面向乌克兰持续输出军火,力图将俄乌冲突长期化进行,另一方面在全方面排挤打压俄罗斯。
在核大国间的恐怖平衡下,美俄之间实质上已进入“战争”状态。俄总统普京直言,美英的制裁行径,便是在“宣战”。只是这场战争并非是实体的直接战争,而是金融战、网络战、舆论战、科技战、外交战,美国调集全力“围剿”俄罗斯,在这场美俄“战争”中充当实际的进攻方。俄罗斯则在“战略防守”态势下,以“特别军事行动”寻求战役级别的突围。美俄“战争”已然爆发,而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事”中,能源领域是俄罗斯有数的优势领域,甚至没有之一。
西方的全面挤压下,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极为克制的“特别军事行动”,绝境反击四字,名副其实。但美英的全面打击,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前途的灰暗。俄总统普京、俄外长拉夫罗夫先后发声指出,西方的对俄打击也可以是契机,俄罗斯可借这一机会发展一些本就该发展的能力,这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有着战略意义。西方的全面封锁很可怕吗?奉行自强不息的中国,以70年的艰苦奋斗给出了答案。俄罗斯,显然也正加速探寻,本国的自主发展道路。
而暗中买俄石油赚翻的壳牌公司,其对外发布的声明中,也点明了石油、天然气这一大宗商品交易的长期性特点。俄罗斯能源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其次是俄能源行业龙头地位带来的能源基础设施优势,尤其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其长期构建的油气管道系统带来的价格优势、供应优势,全球没有国家能够代替。
而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能源供应本就紧缺的情况下,仅论产能而言,其他产油国短期内填补俄罗斯产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情况下,美英等国频繁施压、离间中俄关系,不准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妄图以此打压俄罗斯。而中国,则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中俄两国在2月3日、4日分别签署石油、天然气增供协议,双方新协议的结算货币库中,抛除了美元。3月伊始,两国就新建成天然气管道,俄对华年增运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达成一致。中俄两国基于共赢的战略合作,让西方眼红,并为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注入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