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作者:象棋残局解析

临局中都知道争取“先手”和避免“后手”的重要性。因为争“先手”是要取得局面的主动权,而落了后手即陷于被动,就要受对方的摆布。但衡量“先后手”的价值标准,主要看所开动的子力是否符合于“整体原则”以为断。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如果颠倒了全局和局部的主次关系,错把局部的便宜当作“先手”,结果往往会造成全局的失利,似先实后;反之,为了照顾全局,对局部的暂时让步似乎落后,却往往由此换得了全局的利益,似后实先。但是如何明确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呢?如何体现整体原则呢?必然要落脚到一定的“形”,才有格局可指,规律可寻,得失可言。撇开了具体的“形”作为依据,就失去了战术中的物质基础,所谓“先后手”,所谓“整体原则”,只能是空泛的不起实际作用的抽象概念而已。这样,通过对“形”的认识的积累和学会对“形”的灵活运用,由之而懂得在临局中怎样适应攻防的需要而“组形”、“展形”,结合具体的“形”掌握“整体原则”,进而辨别先后手争取主动,便易于抓住战术的中心,深刻体会“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的高级战术的意义。

不难了解,我们提出的“形”作为战术中心概念的理论,说明有关象棋战斗中的战术问题,它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残局。克实而论,布局的工作正是要组成适宜于攻防的“形”,而中局工作则是依据布局所组成的“形”,展开形势投入战斗。都需要依据“整体原则”,从全局观点出发,通过“组形”、“展形”争取先手,掌握主动,制胜对方,和残局并没有两样。我们在论究中局时,还要对此作较为详尽的讨论。但必须指出,由于残局阶段所具有不同于布局、中局的特点,更有对于“形”的问题特加强调的必要。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理由是:在布局、中局里,兵种齐全,子力密集,因而“形”的组成和展开,步调比较迅速,形象易于突出。整体协作的观念,较之徒逞个别子力的活动方式,自然而然地易于受到重视。例如“飞象局”仅仅开局的第一着——象搭中宫,左右相连,分布均匀,先守已而后攻人的阵形已跃然如在目前;又如“当头炮局”在三两回合后急进中兵,集中火力,夹马盘头,突破中线的阵形已基本上成立。到了中局,子力的进退配合,队形的纵横变换,更是紧锣密鼓步步成“形”。再来看有关布局、中局所用的名称术语,如“当头炮局”、“屏风马局”、“单提马局”等;更较具体化的如“平炮兑车”、“左炮封车”、“五七炮”、“五九炮”、“缠角马”等等,无不是表明所用的阵形或阵形中的结构特点,具有“形”的意味,更可以证明“形”在布、中局里有自发的受到重视的倾向。

进入残局则不然了,子力由全而残,秤场由狭而宽,行列由密而疏,距离由近而远,短兵相接的场面依次减少;微弱的优劣差距,大多依靠子力的往复调动,极大幅度地发挥个体性能而逐渐扩大。受着子力流动性较大的影响,“阵形”的展开和组成既不得不放缓进度,也没有如布局、中局中的形像易于突出,瞬散孤零,“形”的形成每在若有若无之间。这一切使得临局对己方的子力保留和对敌方子力消灭的感性较之中局加浓,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形”重视的倾向下降,亦即对“整体原则”的掌握放松。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同样,从习见于说明残局中双方形势的一些口头术语上看,大多是以枚举子力的名称数量作强弱对比的。如当问到“现场局势情况如何”时?答复每每是“车、炮、兵对车、马、兵,差不多”;或“双车兵对车、炮、全士相,可能和”,等等。大不同于布局、中局中的局有定名,名有定形,以“形”表示全局结构的重点所在。这种自发性的重视个别子力的倾向,也证明了由于残局中子力的流动多态,“形”不像在布局、中局中那样易于形成易于把握。

由此在实际战斗中产生了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残局中既然子力减少,不能速战速决,吃子保子就成为当务之急。纵然由此影响了全局的协调和进度,但由于残局的进程较缓慢,可以藉多子之力徐图由被动转入主动。”诚然,这也是一种战术,并且有时可以收到实效。但这是不完整的,不正确的,并且有时是很危险的。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如图所示,黑先。正确走法应当将6平5。如果忍俊不禁车2平1吃掉马,则车二进六,将6进1,马四进二,便面临马再二进一的威胁。至此有两种走法:(1)车1退2,马二进一,炮2平7,马一进二,将6进1,车二退一,象5退3,马二退三,将6平5,车二退一,士5进6,马三进四,将5退1,车二进一,将5进1,马四进三,红胜。(2)士5进4,马二进一(车二平五有炮2退8变化),将6平5,兵七进一,红占主动。

完整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只能是让个体子力的进退去留,服从于整体子力有组织的行动,即必须以有利于“形”的组成和展开为依据。

象棋残局先后手整体原则的形,“形”在残局阶段更应受到重视

这一原则贯通于象棋每局棋的从头到尾的全部战斗,绝不因为进入残局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应该加以重视。所不同于布局、中局的唯在于个体服从整体的原则如何结合残局的特征实现“组形”、“展形”而已。